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明亮

作品数:14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阴道
  • 2篇阴道病
  • 2篇生化
  • 2篇生化指标
  • 2篇体位
  • 2篇体位改变
  • 2篇细胞
  • 2篇细菌
  • 2篇细菌性阴道病
  • 2篇轮状
  • 2篇轮状病毒
  • 2篇科宝
  • 2篇患儿
  • 2篇XS
  • 2篇病毒
  • 1篇毒性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机构

  • 8篇长江大学附属...
  • 6篇荆州市第一人...
  • 4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4篇明亮
  • 13篇杨章元
  • 6篇龙聪
  • 5篇王娴默
  • 4篇雷鸿斌
  • 4篇肖林
  • 4篇鲁锦志
  • 4篇李彦林
  • 4篇谢良才
  • 4篇周正菊
  • 2篇魏运梅
  • 2篇王锋
  • 1篇易光明
  • 1篇祝成亮
  • 1篇熊军

传媒

  • 8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诊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按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9例,糖尿病肾病组49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9例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微量清蛋白(mAlb)、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生化指标水平。结果对照组HbAlc、m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单纯糖尿病组均低于糖尿病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bAlc、m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单纯糖尿病组均明显低于糖尿病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CysC、β2-M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且分别明显高于BUN、Scr指标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糖尿病组CysC、β2-MG阳性率明显高于BUN、Scr指标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提示患者的糖尿病发展情况,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指导相关治疗方案。
王娴默杨章元明亮谢良才鲁锦志肖林李彦林
关键词:胱抑素C糖尿病肾病
多种生化指标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探究多种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该院诊治的脂肪肝患者45例,将其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5例,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采取多种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比较并分析两组受检者多种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情况及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受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指标水平检测平均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受检者ALT、AST、TG、TC指标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78%、93.33%、55.56%、46.67%比对照组高(检出率依次为8.89%、4.44%、15.56%、11.1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生化指标检测对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生化指标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血清学生化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检出率较高。
王娴默杨章元明亮谢良才鲁锦志肖林李彦林
关键词:血清学指标脂肪肝
应用全面生化反应与血清学联合检测沙门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究全面生化反应与血清学检测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疑似沙门菌感染的肠热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检测,研究组予以全面生化反应联合血清学检测,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沙门菌检出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采用全面生化反应试验,再进行血清学检测,可有效检出沙门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王娴默杨章元明亮谢良才鲁锦志肖林李彦林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学检测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轮状病毒性(RV)腹泻与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方法:检测230例RV阳性肠炎患儿(观察组)及60例RV阴性肠炎患儿(对照组)血清肝功能及心肌酶活性,综合分析其实验结果。结果:观察组转氨酶心肌酶谱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以CK、CK-MB最为显著;有脱水酸中毒组ALT、AST、LDH、HBDH、CK、CK-MB明显高于无脱水酸中毒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转氨酶及心肌酶活性各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RV腹泻可引起血清心肌酶谱和转氨酶异常,导致肠道外脏器损伤,早期监测血清转氨酶和心肌酶的变化有利于临床及早预防并采用相应的措施。
周正菊王红霞杨章元雷鸿斌明亮王锋龙聪
关键词:轮状病毒心肌损伤肝损伤
侵袭性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伴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
2013年
侵袭性自然杀伤(NK)细胞白血病较少见,现将本院收治1例结果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31岁,2012年1月20日因间断发热1个月,呼吸困难,伴皮肤淤点、淤斑4d入院。体检:体温38.5℃,血压85/50mm Hg(1mm Hg=0.133kPa)(11.3/6.7kPa)。神志清醒,精神差,全身皮肤可见大片淤点、淤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率齐,心音可,未闻及杂音。腹膨隆,肝右肋下5cm,质中,无触痛。
周正菊杨章元雷鸿斌明亮王锋
关键词:侵袭性白血病噬血细胞综合征
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分析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科住院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 )感染的好发季节、年龄分布、性别差异,以了解RV的感染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婴幼儿腹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3月-2012年3月共收集2400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对其进行粪便常规及RV抗原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2400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有1239例A种RV结果阳性,阳性率为51.6%,男、女性阳性率分别53.6%和4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6~12、12~24、24~36、36~60月龄的腹泻患儿A种RV阳性率分别为26.2%、68.1%、60.5%、40.9%、28.7%,其中6~12龄月和12~24月龄组腹泻患儿A种RV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种RV感染季节分布明显,以每年10、11、12及1月份为发病高峰,其阳性率分别为64.8%、69.5%、69.4%、64.9%;腹泻患儿A种RV感染的粪便性状以蛋花样及黄色水样便为主,分别占41.3%、31.9%。结论轮状病毒是腹泻患儿的主要病原体,6~24月婴幼儿是其易感人群,并以秋、冬季好发,粪便性状多为蛋花样或黄色水样便。
龙聪祝成亮杨章元雷鸿斌明亮
关键词:轮状病毒腹泻儿童
科宝XS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结果对比分析
2012年
目的比较COBIO全自动尿液分析工作站(COBIO)、AV-763尿有形成分分析仪(AVE)及显微镜人工计数对尿液有形成分定量分析结果差异。方法利用上述仪器,对75例肾内科、泌尿外科患者(疾病观察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健康对照组数据进行秩和检验,离心计数板法组和不离心计数板法组与仪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仪器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观察组结果秩和检验,离心计数板法组与其他三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三组结果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心尿直接计数板法进行尿有形成分分析结果偏低,不适合进行定量分析;COBIO和AVE工作站具有过筛作用,对报警结果需进行复判。
魏运梅杨章元明亮
关键词:机器视觉
科宝XS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筛检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使用科宝XS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以标准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法为依据,分析其在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检查方面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收集该院400例门诊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尿液标本,用两种方法同时测定,并按照设定的参考范围分为阴性和阳性两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标准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法为依据,科宝XS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对白细胞分析的特异性为97.8%,敏感性为92.9%;对红细胞分析的特异性为98.8%,敏感性为92.3%;对上皮细胞分析的特异性为96.9%,敏感性为93.6%。结论科宝XS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作为一款尿液分析的过筛性仪器,对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查很有帮助,在阴性和阳性标本分析方面与标准方法比较,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
魏运梅明亮易光明王娴默杨章元
关键词:特异性敏感性
体位改变对血脂检测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血脂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 100名志愿者,经同体交叉配对设计,抽取坐、卧位同一部位的血液,其中25名分别抽站15 min、坐15 min、卧15 min、30 min、卧后坐15 min标本,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与质控品同时检测8项血脂指标。结果以卧位为基线与坐位相比,8项血脂检测结果平均升高11.71%,最高升至22.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性别有关。25名志愿者血脂水平从卧位到站位结果逐渐升高,依次为卧位<坐位<站位。卧位后坐15 min,各指标可恢复到原坐位的95%以上。结论体位改变能引起血脂检测指标的显著差异。
龙聪明亮杨章元
关键词:体位血脂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评价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检验科收治的21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抽取血液标本6mL,分别放于3个试管中,并参照放置1h后的测定结果比较不同时间段的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结果血液标本放置3h后,GLU指标的检测结果与1h后的血液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6h后,ALP、ALT、AST、ALB、TP、BUN、GLU指标的测定结果与1h后血液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24h后,P、Ca、ALP、GGT、ALT、AST、ALB、TP、TBIL、BUN、GLU指标的测定结果与1h后血液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BIL、UA、CHOL、TG的测定结果与1h的测定结果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会影响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王娴默杨章元明亮谢良才鲁锦志肖林李彦林
关键词:血液标本生化指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