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婉君

作品数:36 被引量:183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6篇基因
  • 16篇蜂毒
  • 12篇前体基因
  • 12篇多肽
  • 11篇溶血肽
  • 10篇相关抗体
  • 10篇蜜蜂
  • 10篇抗体
  • 8篇中华蜜蜂
  • 7篇翻译后加工
  • 6篇重金
  • 6篇重金属
  • 5篇蜂毒溶血肽
  • 5篇大胡蜂
  • 4篇土壤
  • 4篇马蜂
  • 4篇活性
  • 3篇蛋白
  • 3篇土壤重金属
  • 3篇墨胸胡蜂

机构

  • 23篇浙江大学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西南大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5篇施婉君
  • 22篇程家安
  • 21篇张传溪
  • 17篇张素方
  • 8篇周培
  • 7篇沈立荣
  • 6篇靳治国
  • 6篇高扬
  • 5篇毛亮
  • 4篇张春华
  • 3篇曹杰君
  • 2篇陈晓燕
  • 2篇支月娥
  • 1篇奚涛
  • 1篇申广荣
  • 1篇祝增荣
  • 1篇钱振华
  • 1篇蒋明星
  • 1篇高其康
  • 1篇乌晓云

传媒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昆虫学报
  • 2篇Journa...
  • 2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科研管理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研究与发展管...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Entomo...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3
  • 8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胡蜂镇静肽前体基因及其编码的多肽和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胡蜂蜂毒镇静肽前体(Preprosecapin)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多肽和该基因经过翻译后加工产物镇静肽(Secapin)的制备方法。该cDNA序列编码的蛋白是意大利蜜蜂蜂毒Preprosecapin的一...
张素方张传溪施婉君程家安沈立荣
二种胡蜂前溶血肽原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6年
构建亚非马蜂和额斑黄胡蜂前溶血肽原基因的重组供体质粒pBacHT-PhPPM和pBacHT-VmPPM,转化到穿梭载体Bacmid的受体菌DH10Bac中,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PhPPM和Bacmid-VmPPM,再用Lipofectin介导其DNA转染粉纹夜蛾细胞系Tn-5B1-4,最后观察细胞表达时相动态.经ELISA法证实,胞内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证明二种重组病毒Bacmid-PhPPM和Bacmid-VmPPM已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表达.
施婉君张传溪程家安
关键词:胡蜂科
中华蜜蜂镇静肽前体基因及其编码的多肽和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蜜蜂蜂毒镇静肽前体(Preprosecapin)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多肽和该基因经过翻译后加工产物镇静肽(Secapin)的制备方法。该cDNA序列编码的蛋白是意大利蜜蜂蜂毒Preprosecapin的...
张素方张传溪施婉君程家安
2种蜜蜂和4种胡蜂溶血肽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
首先该研究分别从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工蜂和雌性亚非马蜂、额斑黄胡蜂、墨胸胡蜂、大胡蜂毒腺中抽提总RNA,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2种蜜蜂和4种胡蜂蜂毒前溶血肽原的cDNA,再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GEM-Teasy ve...
施婉君
关键词:意大利蜜蜂墨胸胡蜂大胡蜂溶血肽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超积累植物与非超积累植物吸收累积重金属的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为研究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下超积累植物的吸收累积特征,采用温室盆栽方法,对超积累植物印度芥菜和龙葵与非超积累植物萝卜和玉米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物根、茎、叶的生物量随土壤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而Cd和Pb的累积量却逐渐增加。超积累植物对Cd的吸收累积为:叶>茎>根,富集系数(BF和转运系数(TF)大于1;而非超积累植物为:根>叶>茎;4种植物根部Pb含量最大,BF和TF小于1。说明超积累植物对Cd、Pb的富集和转运能力大于非超积累植物。4种植物各部位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其根部和地上部重金属含量与其毒性系数显著相关,但超积累植物对Cd、Pb复合污染土壤的净化率大于非超积累植物,印度芥菜是最理想的植物修复材料。
张春华毛亮周培高扬施婉君靳治国
关键词:超积累植物复合污染植物修复CDPB
亚非马蜂镇静肽前体基因及其编码的多肽和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非马蜂蜂毒镇静肽前体(Preprosecapin)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多肽和该基因经过翻译后加工产物镇静肽(Secapin)的制备方法。该cDNA序列编码的蛋白是意大利蜜蜂蜂毒Preprosecapin的...
张素方张传溪施婉君程家安
高校国际专利PCT申请发展态势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网提供的数据,统计了1994—2009年期间我国高校国际专利PCT中请状况,分析了2001—2009年期间高校PCT申请在国际专利分类表各部中的分布特征,并对2004—2009年期间高校PCT主要申请人和申请的技术热点进行了重点分析.数据表明当前我国高校PCT国际中请主要集中在通信、医药、化工和生物等领域,为我国高校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和海外专利布局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施婉君
关键词:高校PCT申请
Pb、Cd复合胁迫下4种植物抗氧化防御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为了解植物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响应,研究了重金属超富集植物龙葵、印度芥菜和非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玉米和萝卜在Pb、Cd复合胁迫下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Pb、Cd复合胁迫下超富集植物印度芥菜和龙葵的叶生物量显著减少,根和茎生物量在低浓度处理下减少不明显;非超富集植物萝卜和玉米的生物量随重金属浓度升高显著降低。超富集植物的SOD活性随重金属浓度升高逐渐升高;4种植物POD活性随重金属浓度变化规律各不相同,非超富集植物玉米和萝卜POD活性总体上随重金属浓度增加而提高;超富集植物叶片MDA含量随重金属浓度升高逐渐升高;印度芥菜和萝卜的总GSH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植物。超富集植物的SOD、MDA、TAST、总GSH和PC与土壤重金属毒性系数呈显著相关;非超富集植物玉米的POD和总GSH与重金属毒性系数呈显著相关,而萝卜的TAST和PC与重金属毒性系数呈显著相关性。不同植物的解毒机制并不相同,因而进一步了解超富集植物的相关酶基因调控对阐明解毒机制尤为重要。
高扬毛亮周培张春华施婉君曹杰君靳治国时唯伟
关键词:超富集植物抗氧化系统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分布规律及其生物活性变化被引量:15
2009年
为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环境的质量状况,以崇明岛农田、生活区、工业区、湿地、公路旁和港口码头等6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重金属Cu,Cr,Pb的分布规律和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相比,工业区土壤重金属Cu,Cr,Pb全量均值超标率最高,分别为109.43%,7.08%,147.54%,而湿地超标率最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差异较大,但脱氢酶活性变化不明显;微生物中细菌占绝对优势,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变化较小,而真菌数量变化较大;土壤微生物总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湿地>港口>公路旁>工业区>农田>生活区;而土壤呼吸强度没有显著性变化。
靳治国施婉君高扬毛亮曹杰君张春华张进忠周培
关键词:土地利用重金属土壤生物活性
微生物对龙葵的生理活性和吸收重金属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采用温室盆栽实验,接种从垃圾填埋场土壤中筛选的淡紫拟青霉菌和绿色木霉菌,研究其对龙葵(Solanum nigrumL.)的生理活性和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对龙葵生长有促进作用,可增强龙葵对Cd、Pb的吸收能力。单一Cd污染时,淡紫拟青霉菌能增强龙葵的抗氧化能力,促进Cd从植物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迁移;单一Pb污染时,绿色木霉菌能降低龙葵的抗氧化能力,不能明显促进Pb的迁移。在Cd、Pb复合污染时,两种真菌的混合液能较好地促进龙葵对重金属的吸收,龙葵对Cd的富集系数最高可达到4.25,而其对Pb的富集系数最高仅为0.19。
毛亮靳治国高扬周培支月娥施婉君陈晓燕
关键词:重金属微生物生理活性生物吸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