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文娇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植物修复
  • 4篇污染
  • 4篇类芦
  • 3篇生物富集
  • 3篇生物富集系数
  • 3篇铅污染
  • 3篇
  • 2篇选冶
  • 2篇水土
  • 2篇水土流失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污染
  • 2篇铅污染土壤
  • 2篇蜈蚣草
  • 2篇污染土
  • 2篇污染土壤
  • 2篇耐性
  • 2篇金矿
  • 2篇金矿石
  • 2篇矿石

机构

  • 11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云南省环境科...

作者

  • 11篇戴文娇
  • 9篇王海娟
  • 8篇宁平
  • 8篇曾向东
  • 6篇范麦妮
  • 5篇刘晓海
  • 4篇王宏镔
  • 4篇赵睿
  • 3篇贺彬
  • 2篇张泽彪
  • 2篇王志芸
  • 2篇彭金辉
  • 1篇李萍
  • 1篇马晓宁
  • 1篇黄小凤
  • 1篇胡若鹏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环境科学导刊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云南省化学化...

年份

  • 1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积累植物在植物冶金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介绍了镍、铊、金以及其他一些金属的超积累植物在植物冶金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植物冶金的优势与局限进行了阐述。
戴文娇刘晓海曾向东王海娟
关键词:超积累植物植物修复
一种治理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
一种治理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将密蒙花通过直接移栽或播种方式种植到受铅污染的土壤中,使其成活生长,控制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偏酸性,定期或视密蒙花地上部中铅含量或生长高度进行收割,每次收割密蒙花地上部之后,应留一段茬,将...
宁平曾向东贺彬刘晓海王志芸王宏镔王海娟赵睿范麦妮戴文娇
文献传递
一种治理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
一种治理铅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将密蒙花通过直接移栽或播种方式种植到受铅污染的土壤中,使其成活生长,控制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偏酸性,定期或视密蒙花地上部中铅含量或生长高度进行收割,每次收割密蒙花地上部之后,应留一段茬,将...
宁平曾向东贺彬刘晓海王志芸王宏镔王海娟赵睿范麦妮戴文娇
文献传递
一种降低含高砷金矿选冶成本的植物提砷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含高砷金矿选冶成本的植物提砷预处理方法,是一种以植物提取为手段,去除和降低金矿砷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大叶井口边草或蜈蚣草通过分苗方式直接移栽或通过孢子繁育手段长成幼苗后移栽到含砷的金矿基质中,通过大叶...
宁平王海娟曾向东张泽彪彭金辉王宏镔戴文娇范麦妮赵睿
文献传递
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泥磷制取次磷酸钠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泥磷是黄磷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一种有害工业废渣,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和破坏。将其作为原料制取次磷酸钠不失为一种治理的好方法,但由于泥磷难以分离的特性需加入分散剂来提高泥磷中单质磷的转化率。通过选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来作为分散剂进行研究,考察温度、水磷比、碱磷比及分散剂的加入量对次磷酸钠得率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
胡若鹏黄小凤宁平马晓宁戴文娇
关键词:泥磷次磷酸钠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植物冶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7年
介绍植物冶金的概念和基本方法,综述植物冶金的研究现状和已经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分析植物冶金可行的经济模型,并总结植物冶金的优点和局限性,认为植物冶金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绿色冶金技术。
范麦妮王海娟戴文娇
关键词:植物修复
类芦对铅的耐性及吸收富集研究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是近几年国内外环境治理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它利用某些耐性或超积累植物从土壤中超量吸收、转移一种或几种重金属,从而达到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目的。云南既是“有色金属王国”,又是“植物王国”,客观条...
戴文娇
关键词:类芦耐性植物修复EDTA营养元素
文献传递
一种降低含高砷金矿选冶成本的植物提砷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含高砷金矿选冶成本的植物提砷预处理方法,是一种以植物提取为手段,去除和降低金矿砷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大叶井口边草或蜈蚣草通过分苗方式直接移栽或通过孢子繁育手段长成幼苗后移栽到含砷的金矿基质中,通过大叶...
宁平王海娟曾向东张泽彪彭金辉王宏镔戴文娇范麦妮赵睿
文献传递
类芦对铅的耐性及富集能力探讨被引量:21
2008年
通过野外调查和盆栽试验,研究了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对Pb的耐性和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类芦对Pb耐受的临界浓度为800 mg/kg,在此浓度以下Pb对类芦的生长基本无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类芦生长变缓慢、出现中毒症状,但仍能存活。从富集能力来看,土壤Pb为中低浓度时,类芦的富集能力较强,但Pb浓度超过1000 mg/kg后地上部富集量增加缓慢,而根部的含量则降低。在各种Pb处理浓度下,类芦地上部Pb含量均大于根部,说明这种植物对Pb有较好的迁移能力。研究发现,类芦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因此其地上部Pb迁移总量较高,在土壤Pb浓度为800 mg/kg时类芦地上部的迁移总量可达到221.77 mg/m2。综合分析可知,类芦对中度Pb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具有较大的潜力。
戴文娇宁平刘晓海曾向东王海娟
关键词:类芦耐性植物修复
个旧有色金属矿区类芦铅吸收积累规律初步研究
测定了个旧有色金属矿区的类芦和土壤的Pb含量及土壤速效N、P的含量。结果表明,该矿区土壤铅含量普遍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土壤比较贫瘠。类芦对土壤中铅的富集能力较弱,转运能力较强,同时表明类芦Pb含量和土壤速效P含量之间存在显...
王海娟宁平曾向东戴文娇李萍
关键词:铅污染土壤污染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