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智
- 作品数:70 被引量:383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西京医院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优化法去细胞兔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 以优化法去细胞兔臂丛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观察免疫排斥情况、早期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情况。方法 以优化法处理新鲜取材的新西兰大白兔臂丛神经分支,移植修复成年sD大鼠坐骨神经1.0cm缺损,分别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行功能评价、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查,观察免疫排斥、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在免疫排斥、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方面无显著差异,却明显优于新鲜兔神经移植组。3个月取材时的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情况优于1个月取材时。结论 优化法去细胞神经在移植修复异种神经缺损时,可以达到免疫耐受,其早期功能恢复和神经再生情况良好,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时有望作为自体神经移植的一种替代疗法。
- 陈冠军朱庆生吕荣段永宏王华溢徐新智李文献
- 关键词:坐骨神经异种移植免疫排斥
- 运动负荷对去卵巢大鼠关节软骨细胞Cx43蛋白表达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探讨运动负荷对去卵巢大鼠关节软骨细胞中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月龄Sparague-Dawley(SD)大鼠30只,均分为(1)A组(卵巢切除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n=10);(2)B组(卵巢切除+立即运动组):双侧卵巢切除术后第2周起至第21周,大鼠在小动物跑步台上运动(20m/min×60min/d×6d/周×20周)(n=10);(3)C组(卵巢切除+延迟运动组):双侧卵巢摘除后第14周起至第21周,大鼠在小动物跑步台上运动(20m/min×60min/d×6d/周×8周)(n=10)。各组大鼠均于术后21周末取材膝关节胫骨端,进行Cx4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合图象分析系统及分析软件,观察和分析关节软骨细胞中Cx43蛋白表达及阳性面积百分比(%)。结果Cx43阳性表达定位于相邻软骨细胞的胞浆和/或胞膜上。A组中关节软骨出现退变,软骨细胞数目减少,Cx43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同源软骨细胞群中。B组关节软骨基质较丰厚,软骨细胞数量多,分布清晰,浅层较幼稚的软骨细胞及其深层的同源软骨细胞群中均可见Cx43蛋白阳性表达,尤以关节软骨负重区为典型。C组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基质菲薄、创伤、溃疡,软骨下骨外露、硬化,关节软骨细胞明显减少、退变、形态不规则、分布紊乱,主要残存于关节周缘非负重区,部分尚存的软骨细胞中表达Cx43。A、B、C3组Cx43阳?
- 马兴刘志斌李起鸿王全平吕荣王军徐新智李晓娟
- 关键词:去卵巢关节软骨细胞CX43蛋白
- 足底压力图像分析系统及骨科应用
- 目的:足底压力的大小与分布能反映人体腿、足结构、功能及整个身体姿势控制等信息.测试、分析足底应力,可以获取人体在各体态和运动下的生理、病理力学参数和机能参数,这对临床医学诊断、疾患程度测定、术后疗效评价、生物力学及康复救...
- 王军徐新智张伟刘亚平刘金祥
- 关键词:足底压力图象处理
- 文献传递
- 脊髓诱发电位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电生理检查已广泛运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及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尤其在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方面[15]。我们根据家兔、犬的解剖特点,确立其电生理检查的方法和正常值,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健康杂种犬48只,体质量(14.3±2.8)kg。健康纯种新西兰兔54...
- 徐新智王军胡蕴玉
- 关键词:脊髓诱发电位腓总神经
- 大块骨组织图象的体视学采集与分析
- 大块骨组织形态由于不脱钙切片制作技术难度高,清晰的整体轮廓与细节结构视野同时获取比较困难,以往的骨组织形态计量中整体轮廓只拍摄大体标本图象用以肉眼观察,定量分析采用高倍视野局部采样进行,应用体视学对大块骨组织整体形态进行...
- 王军吕荣徐新智孟国林
- 关键词:骨病诊断图象采集
- 文献传递
- 周围神经损伤晚期修复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形态学及神经电生理学研究被引量:14
- 1999年
-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晚期修复后脊髓运动神经元数量、超微结构的改变及修复后神经电生理学的变化。方法新西兰兔16只行双侧腓总神经切断1年后,随机分成退变组和修复术后1、3及5个月组。另设4只兔为正常对照组。外膜缝合法修复神经后1、3及5个月行电生理学观察,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标记法显示脊髓运动神经元,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①失神经1年后脊髓运动神经元为正常的4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晚期修复腓总神经1、3及5个月,脊髓运动神经元分别为正常的48%、57%和68%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可逐渐恢复正常。③随着再生时间延长,神经传导的潜伏期缩短、神经肌肉传导速度增快和动作电位波幅增高。结论周围神经损伤晚期修复后,脊髓运动神经元和神经电生理均表现再生迹象。
- 朱锦宇黄耀添吕荣徐新智王军杨光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脊髓运动神经元
- 低能量氦-氖激光对脊髓运动神经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1997年
- 旨在探索低能量氦-氖激光对脊髓运动神经细胞的影响。用4只家兔经皮肤照射L5,6脊髓节段后,测腓总神经潜速率,了解周围神经完整时脊髓运动神经细胞的功能;切断家兔一侧腓总神经而不修复,照射L5,6脊髓节段,2周后取L5,6脊髓段灰质作电镜检查;切断家兔一侧腓总神经,对端吻合后,照射L5,6脊髓节段,2周后观察腓总神经潜速率及展趾反射。结果表明:周围神经完整时,激光照射L5,6脊髓节段后,可引起腓总神经潜速率变化,波幅有明显降低。切断腓总神经侧的运动神经细胞超微结构以每日照射10及15min者的变化较轻微。腓总神经完整侧也有一定变化。吻合腓总神经侧的展趾反射,以每日照射15min者恢复较快。认为,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L5,6脊髓节段后,可引起脊髓运动神经细胞的功能变化,促进神经修复后肢体功能的恢复。
- 石凯军吕荣徐新智刘健
- 关键词:激光疗法脊髓
- 胸腰段骨折与脊髓损伤的MRI改变及临床意义(附34例报告)
- 1997年
- 探讨胸腰段骨折与脊髓损伤的MRI改变及临床意义。本组34例,男32例,女2例,平均30岁。该损伤MRI改变主要为:受累节段推体压缩、移位,连同骨折的椎板在椎管内形成信号减弱的致压物。受压脊髓弯曲、变形、移位,甚至连续性中断,脊髓受累节段及其上下出现异常信号。这些改变直接反应了外伤后脊柱、脊髓损伤的程度。作者对脊髓损伤后MRI改变进行了分析,认为MRI对胸腰段骨折脊髓损伤的恢复判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 丛锐王全平李新奎徐新智
-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磁共振脊髓损伤
- 通用数码图像分析系统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通过实验选择能与显微镜相接的数码相机,配以微机WIN95环境下通用图像分析软件,组建通用数码图像分析系统。方法:将大口径取景目镜替代照相目镜与通用数码相机相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实现显微镜下图像的摄取。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柯达DC210、DC260和阿可发E-1280数码相机,与Leica及Olympus系列显微镜的取景目镜相接下,均能比较理想的采集镜下图像。配以Scionimage图像分析软件后,完全可以达到一般图像分析系统分析需求。
- 王军徐新智
- 关键词:数码相机显微镜
- 小鼠胚胎干细胞-聚酯复合物在体多分化特性的初步实验观察
- 2005年
- 目的初步探讨胚胎干细胞聚酯复合物在体多分化特性。方法取BALBc孕鼠3.5d的囊胚,制备内细胞团(ICM)细胞用鼠胚成纤维细胞(MEF)饲养层及条件培养液培养,挑选胚胎干细胞(ES)集落并扩增传代。应用先进快速成形技术(RP)制备聚乳酸聚羟乙酸(PLGA)人工聚酯载体,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超微结构,并对3mm×3mm×3mm大小的粒度均匀的颗粒型聚酯载体进行Ⅰ型胶原表面修饰。取10只裸鼠,于裸鼠体部左侧皮下植入2粒Ⅰ型胶原表面修饰的颗粒型PLGA聚酯载体并同时复合ES细胞(1×107个)作为实验侧;于裸鼠体部右侧对应部位皮下仅植入2粒Ⅰ型胶原表面修饰的颗粒型PLGA聚酯载体作为对照侧,术后30d取材组织学染色对比观察。结果制备和筛选出生长旺盛、传代稳定的ES细胞。先进RP制备的PLGA聚酯载体具有规则的空间网状支架结构、相互贯通的孔隙及材料表面微孔特征。组织学发现,实验侧植入体内30d,能形成包含各胚层细胞成份的“畸胎瘤”样组织,并可观察到较为典型的软骨细胞、软骨基质以及新生骨,且在多分化新生组织形成的同时载体材料逐渐降解;对照侧术后30d未见多分化新生组织形成,并仍有相对较多的聚酯载体有待降解。实验侧的多分化新生组织形成能力、生物相容性以及聚酯载体的生物可降解性均明显优于对照侧(P<0.01)。结论先进RP技术结合载体材料表面修饰的新工艺,对ES细胞全能分化特性无明显不利影响,将有望适用于以ES细胞为种子细胞的骨、软骨组织工程构建。
- 马兴胡蕴玉颜永年熊卓王哲吕荣王军徐新智李丹
-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聚酯复合物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