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
- 作品数:47 被引量:435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东营凹陷沙二段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 2024年
- 针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二段油气成藏特征和主控因素认识不足的问题,运用沉积学理论和油气成藏理论及方法,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地球化学与储集物性测试资料,结合勘探实践,对油气成藏条件及主要特征进行剖析,厘定主要圈闭油藏类型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两套有效烃源岩不同比例地为沙二段圈闭提供油气;沙二段沉积期存在北、东北、南、东南4个物源方向,沙二段沉积相包括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滩坝等沉积相类型,沙二早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滩坝砂体储集物性较好;沙二段主要发育构造、构造-岩性、地层及岩性油藏等四种油藏类型;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控制了构造油藏的发育,三角洲前缘和滩坝砂体、油源断裂匹配控制了构造-岩性油藏;三角洲平原亚相砂体和地层不整合结构控制了地层油藏的形成。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的研究,对实现东营凹陷高效勘探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张顺
- 关键词:储层成藏特征沙二段东营凹陷
- 东营凹陷南坡西部孔店期—沙四早期原型盆地格局恢复
- 东营凹陷南坡西部孔店期—沙四早期沉积主要是以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勘探结果显示,这套地层具有良好的油气显示。东营凹陷南坡西部经历了多期次的叠加与改造,使得古近纪早期盆地格局被改造。恢复该时期的原型盆地格局对于明确有利...
- 张顺
- 关键词:剥蚀厚度
-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富有机质页岩层系震积岩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
- 2025年
-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富有机质页岩中,发育大量与古地震活动有关的震积岩,围绕其开展研究不仅可以深入认识震积岩和富有机质页岩,而且对页岩油气勘探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识别出的震积岩包括软沉积物变形层和震浊积岩。研究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类型包括小褶皱、液化砂岩脉、负载构造、球枕构造、串珠状构造、布丁构造、小断层和自碎角砾岩。震浊积岩为深湖沉积物滑塌形成的厚度小于2cm的浊积层。古地震活动导致沉积物发生液化和脆性变形,造成沉积物的流动、失稳、压实和破裂,最终形成软沉积物变形和震浊积岩。受震中距、古地形坡度和陆源碎屑输入强度的影响,湖盆中心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震积岩的发育规模较湖盆边缘砂泥岩互层层系明显减小。震积岩的发育对于油气的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也可以作为潜在的页岩油气储层。
- 侯中帅陈世悦杨怀宇张顺梁钊
- 关键词:震积岩古地震东营凹陷
-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细粒沉积岩岩相类型及储集层特征被引量:76
- 2016年
- 通过岩心精细观察描述、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建立了东营凹陷古近系细粒沉积岩岩相划分方案,明确了主要岩相类型的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并对主要岩相的孔隙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富有机质纹层状灰岩相孔隙结构极为复杂,孔径具有多尺度性,微裂缝的存在沟通了孔隙,增大了储集层的孔渗性能;2中有机质纹层状灰质细粒混合沉积岩相孔隙多尺度性特征不显著,介孔开放性较好,大孔开放性较差,孔缝连通性一般;3富有机质夹层状灰岩相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孔径的多尺度性较强,孔隙的连通性较好,孔缝沟通明显,方解石重结晶晶间孔缝成为大孔的最主要部分;4贫有机质块状灰质细粒混合沉积岩储集空间类型较单一,裂缝欠发育,孔隙连通性较差。综合油气生成潜力、油气可流动性、油气储集性能、可压裂性等因素,预测富有机质纹层状灰岩、富有机质灰质纹层状细粒混合沉积岩为有利岩相类型。
- 陈世悦张顺王永诗谭明友
- 关键词:储集空间东营凹陷古近系
- 东营凹陷细粒混积岩发育环境及其岩相组合:以沙四上亚段泥页岩细粒沉积为例被引量:29
- 2020年
- 为了进行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细粒混积岩有利岩相预测,以指导页岩油气有利目标优选,综合运用岩心、薄片、全岩衍射、元素、古生物等资料,系统进行了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泥页岩细粒混积岩沉积环境恢复、岩相精细表征,揭示了沉积环境对岩相及其组合、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泥页岩细粒混积岩沉积期整体上表现为气候由半湿润向湿润转化,自下而上显示碎屑物源输入量在增加、水体水深加大、盐度降低、还原性减弱的过程;有序复杂多变的沉积环境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泥页岩细粒混积岩沉积组构复杂性,进而控制了细粒混积岩相的多样性、组合和分布规律性.建立基于"岩石组分、沉积构造、灰质结构和有机质丰度"四端元划分方案,将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泥页岩细粒混积岩划分为20类,实现了复杂细粒混积岩岩相划分;半湿润少物源条件下,浅湖强还原盐水环境主要发育膏盐、含有机质层状膏质泥岩和含有机质层状泥质灰(云)岩相组合,半深湖强还原咸水环境主要发育富有机质纹层状微晶泥质灰岩和富有机质纹层状灰质泥岩频繁互层岩相组合,半深湖强还原半咸水环境主要发育富有机质水平泥晶纹层泥质灰岩和富有机质纹层灰质泥岩频繁互层岩相组合,深湖还原半咸水环境主要发育富有机质层状泥质灰岩夹富有机质层状灰质泥岩相组合;湿润多物源条件下,深湖强还原半咸水环境主要发育富有机质层状泥质灰岩和富有机质层状灰质泥岩频繁互层岩相组合,深湖还原半咸水环境主要发育富有机质层状灰质泥岩夹富有机质层状泥质灰岩相组合.
- 刘惠民王勇杨永红张顺
- 关键词:沉积组构东营凹陷
- 陆相页岩储集空间微观组合类型及成因被引量:2
- 2019年
- 东营凹陷作为渤海湾盆地断陷湖盆的典型,是胜利油田的重要工区。沙四中晚期—沙三时期是东营凹陷强烈断陷期,广泛分布的深水-半深水环境为泥页岩等细粒物质的沉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场所。咸水-半咸水-淡水环境下的泥质白云岩、泥质灰岩、灰质泥岩、黏土岩和少量粉砂岩等细粒沉积岩构成了东营凹陷古近系一套重要的烃源岩,厚度达200~400 m。
- 张顺张顺王永诗王敏
- 关键词:东营凹陷
- 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4年
- 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是现实的资源接替新领域,具有巨大勘探潜力,是胜利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结合近年来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地质研究与勘探成效,系统梳理了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沉积、成储、成烃及页岩油富集理论认识、配套增产压裂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研究表明:①提出了基于矿物组成、沉积构造、结晶程度和有机质丰度的“四要素三端元”页岩岩相划分方案,揭示了“四古控相”机制,明确了页岩岩相呈“环带状”有序分布。②集成岩心微纳米CT扫描、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FIB-FESEM、核磁共振冻融、X射线小角散射等页岩多尺度孔缝系统量化表征技术,明确了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储集空间孔缝兼顾,以无机孔缝为主,揭示了方解石重结晶、溶蚀作用和伊/蒙混层向伊利石转化作用是最为主要的成储机制,构建了页岩孔缝网络储集模型。③研发了富有机质页岩含油率评价方法,揭示了咸化湖盆富有机质页岩古生产力高、早生、早富特点,初步估算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资源量超过1010t。④纹层/层状页岩岩相成烃、成储时空耦合控制了页岩油富集,表现为“咸化源岩早生、无机孔缝储集、微观源储一体、二元耦合富集”模式。⑤创建了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勘探“四性”“四定”综合评价体系及目标优选流程。⑥研发了适合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的“组合缝网压裂”“水平井多级分段”增产压裂技术。结合胜利油田实际情况,确立了“主力洼陷增储上产、富油小洼陷探索新阵地、外围小洼陷落实资源、兼顾优化矿权”的勘探思路,有序推进济阳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规模增储建产,相关成果认识与配套技术对同类油田的页岩油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 李军亮刘惠民王勇刘惠民王勇李政张奎华方正伟李政刘鑫金刘鹏方正伟魏晓亮
- 关键词:断陷盆地页岩油岩相
- 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成岩事件及其对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9年
- 以东营凹陷古近系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和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及碳氧同位素测试等方法,研究页岩成岩事件及其对页岩储集空间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东营凹陷页岩纹层特征显著,矿物岩石类型复杂,碳酸盐矿物尤其是方解石含量普遍较高,有机质含量高,镜质组反射率中等;纹层状泥质灰岩孔隙度相对较高;游离相油主要分布在微孔隙与裂缝中。(2)页岩主体处于中成岩阶段,3 000~3 600 m是孔隙发育演化的关键深度区间,黏土矿物收缩转化、碳酸盐矿物重结晶以及有机质持续生烃、酸性溶蚀等是页岩成岩史中的关键成岩事件,也是页岩成储的重要因素。(3)重结晶可形成解理缝及晶间孔,伴随生排烃过程的溶蚀作用产生碳酸盐矿物内部溶蚀孔,形成有效的储集空间组合,从而增加了储层孔隙度。(4)层理缝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裂缝,其发育与超压及超压引起的渗流力有关,当埋深大于3 000 m时,单纯靠流体超压无法克服上覆岩层压力将裂缝撑开,酸性溶蚀、有机质生烃超压及黏土矿物脱水收缩等成岩事件的继承与匹配,形成更易于流体流动的储集空间(组合),从而成为有效的渗流通道和储油空间。
- 张顺刘惠民王永诗张守鹏张奎华王敏王勇傅爱兵包友书
- 关键词:古近系东营凹陷
- 一种多通道无线电探测与定位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无线电探测与定位装置,涉及无线电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同时使用多个发射和接收通道,提高了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和对多目标的处理能力;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和系统的整体性能;集成度高;避免了高速信号同步采集...
- 宋华军张顺田岳孙国超
- 断陷盆地陡坡带富有机质页岩基本特征及勘探前景——以济阳坳陷为例被引量:10
- 2021年
- 以济阳坳陷内典型凹陷陡坡带古近系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岩石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高压压汞测试以及地化分析等,结合勘探实践,开展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富有机质页岩基本特征研究,探讨勘探前景,认为陡坡带页岩层系储油和产油条件比盆地中心基质型页岩更为优越;加强陡坡带页岩油认识和勘探力度、刻画砂岩夹层的发育分布将是当今条件下济阳坳陷页岩油获得高产最为现实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陡坡带页岩发育厚度2~30 cm的砂岩夹层,(纹)层状灰质泥岩和砂岩夹层是最发育的岩相组合类型;砂岩夹层广泛发育粒间孔和溶蚀孔隙,孔径范围大,宏孔占比高,灰质胶结现象普遍,渗透率远大于页岩基质部分;页岩基质S_(1)为0.5~6.5 mg/g;热演化程度R_(o)适中,多数集中在0.5%~1.0%,整体均处于主生油窗内;相同演化程度下,陡坡页岩油的气油比较高、原油密度较低,可动性强;脆性矿物质量分数平均超过70%,从后期压裂改造角度,陡坡带页岩岩相组合破裂压力低、具有更强的可压性.总体上,与盆地中心基质型页岩相比,陡坡带页岩层系储油和产油条件更为优越.
- 刘雅利张顺刘惠民王伟庆包友书唐东刘鹏王勇李政王敏陈涛
- 关键词:陡坡带页岩油古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