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浅埋大跨隧道预加固措施相似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以京沪高铁西渴马1号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研究管棚和双排小导管预加固措施的加固效果。通过分析开挖过程中不同预加固措施下围岩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1)在隧道轴向上,管棚和双排小导管支护起到了梁的作用,能很好地控制上方岩土体由于隧道开挖而导致的松动,且减少掌子面上方围岩应力,保证掌子面的稳定性;(2)在隧道横向上,管棚和双排小导管能与周围的岩体形成承载拱,可限制上部围岩应力释放,提高支护结构的安全性;(3)管棚的纵向梁效应要强于双排小导管,但双排小导管的横向拱效应要强于管棚。
- 李化云张志强王志杰凌云鹏张浩
- 关键词:浅埋大跨隧道相似模型试验预加固措施
- 大相岭隧道断层破碎带围岩变形的GA-BP神经网络预测技术
- 在隧道新奥法施工中,围岩变形量常作为评判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经济合理性的重要指标。隧道围岩变形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数列,一般可以建立一些实时跟踪预测模型和方法。针对雅西高速公路大相岭隧道软弱围岩区段施工断层破碎带围岩变形的...
- 张志强李化云张浩
- 文献传递
- 浅埋大跨隧道预加固措施相似模型试验研究
- 以京沪高铁西渴马1号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研究管棚和双排小导管预加固措施的加固效果。通过分析开挖过程中不同预加固措施下围岩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1)在隧道轴向上,管棚和双排小导管支护起到了梁...
- 李化云张志强王志杰凌云鹏张浩
- 关键词:浅埋大跨隧道相似模型试验预加固措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