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琛影

作品数:61 被引量:421H指数:11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9篇财政
  • 10篇均等化
  • 9篇政府
  • 8篇支付
  • 7篇转移支付
  • 7篇公共服务
  • 7篇比较优势
  • 7篇财政体制
  • 6篇政府间
  • 6篇公共
  • 5篇税收
  • 5篇公共服务均等
  • 5篇公共服务均等...
  • 5篇财税
  • 5篇出口
  • 4篇政府财政
  • 4篇政府财政层级
  • 4篇税制
  • 4篇考量
  • 4篇分税

机构

  • 43篇东华大学
  • 27篇上海理工大学
  • 11篇中南财经政法...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 5篇湖南大学
  • 1篇重庆工学院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作者

  • 59篇周琛影
  • 38篇田发
  • 1篇张亚斌
  • 1篇程建华
  • 1篇仇旭东
  • 1篇梁劲
  • 1篇王宏

传媒

  • 4篇当代财经
  • 4篇科学发展
  • 3篇经济体制改革
  • 3篇改革
  • 2篇社会科学
  • 2篇现代财经(天...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地方财政研究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商业研究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成人教育
  • 1篇经济工作导刊
  • 1篇乡镇企业研究
  • 1篇财贸研究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经济经纬
  • 1篇上海经济
  • 1篇价格月刊
  • 1篇财会研究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0年
本文关注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利用2008~2017年40国贸易数据构建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总体上,出口目的国贸易便利化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表现为抑制作用。通过分组发现,高收入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升1%,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0.8%;中、低收入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升1%,我国出口产品质量降低0.97%;同时对高技术产品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中、低技术产品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董天琪周琛影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出口产品质量
地方财政体制变革下的县乡财政解困被引量:18
2007年
县乡财政日益困难根源于地方财政体制不规范,事权与财权高度不对称。解困的根本出路在于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地方财政体制变革。但地方财政体制变革不能局限于边际微调,须考虑简化过多的财政级次。可推行"省管县"财政体制与"乡财县管"财政体制两项改革,将财政级次由五级简化为三级。并以这三级财政为架构,重新设计财政体制,合理配置政府间事权财权,达到县乡财政彻底解困的目的。
田发周琛影
关键词:县乡财政三级财政
现代社会治理:一个财政体制的分析框架被引量:4
2017年
财政体制与现代社会治理具有内生关联性,通过"事权划分、财力分配、转移支付、预算控制"四个内在要素作用于社会治理。在社会治理的支出责任分工上,中央承担了26.64%的社会治理支出,地区间社会治理支出均衡水平不断提升;在社会治理的财力分配上,地方实际可用财力占比88.23%,且地区间财力差异呈缩小趋势;中央转移支付分担了22.17%的地方社会治理支出,并提高了地区间财力均衡水平。匹配现代社会治理的财政体制改革路径为:明确社会治理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理顺社会治理财力分配、优化转移支付机制及建立现代预算制度。
田发周琛影
关键词:财政体制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个财政体制变迁的分析框架被引量:19
2010年
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已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内在体制原因是公共财政体制运行不规范。分析政府间公共服务责任分工——财力分配安排——转移支付效果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基本框架,来验证造成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财政体制异化效应,从而设计出财政体制的变迁路径,形成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持机制,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田发周琛影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体制均等化效应
四大区域财政均等化考量被引量:2
2011年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财政能力是否均等关系到能否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研究发现,经过转移支付的调节,四大区域间财政均等化的水平有所改进,但区域内东部、西部地区的财政非均衡性较为明显,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果一般。在引入区域财政标准人分配模型后,度量出均等化区域内各省财力均等化的真实缺口,表现为中部、东北地区的财力均等化缺口较小,标准人财力分配比较均衡,而东部、西部地区的标准人实际财政支出与标准财力的缺口较大。据此,建议提高中央对各区域纵向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水平,及构建区域财政横向均衡与转移支付制度,以提升区域财政均等化水平。
田发周琛影
关键词:财政均等化标准人转移支付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取向分析被引量:11
2003年
根据现代产权理论分析,无论产权的最终归属是谁,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就是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安排。而我国国有产权制度安排缺乏效率的主要症结正好在于国有产权界定不明晰,这说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弊端。为此,须加快国有产权制度创新,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田发程建华周琛影
关键词:国有资产产权理论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评估——以上海为例被引量:11
2013年
健全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支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先测算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示各区县公共服务总体均衡水平较高。随后评估财政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发现转移支付具有较强的总体财力均衡效应,促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中心城区与郊区两大区域内与区域间的财力均衡效应直到2005年后才逐年放大,有效地缩小了区域内与城乡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据此建议:转移支付要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重心应该是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的区域分布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体系。
周琛影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泰尔指数
比较优势的动态分析
比较优势理论发端于古典经济学时代,最初是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静态分析。随着新贸易现象层出不穷,理论解释乏力。新的贸易理论以更新、更现实的角度考察比较优势,或是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分析基础,或是加入时间因素进行理论动态化,或两...
周琛影
关键词: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文献传递
试论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可行性被引量:1
2001年
田发周琛影
关键词:社会保障税税收征管可行性国际惯例国有企业改革
人口老龄化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
2025年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能否克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劣势,是当前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运用2000~2020年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所提出的研究假设。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会显著抑制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检验发现,生产率和市场需求是人口老龄化影响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主要渠道,而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负面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中等收入水平经济体的人口老龄化对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高收入水平经济体中则不显著。上述结论为顺应人口老龄化与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has become a serious reality fac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vercoming the disadvantages brought by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current service industry to enhance its position in the global value chain. Using cross-country panel data from 2000 to 2020,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dual fixed effects model to empirically validate the research hypothe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epening of population aging will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GVC position in service, the conclusion proved to be consistently robust after a series of tests. The mechanism test finds that productivity and market demand are the main channels for aging to affect the GVC in servic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can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population aging on the GVC in service. Heterogeneity analysis shows that population aging in middle-income economies has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GVC in service, while population aging in high-income economies is not significant. The above conclusion provides useful refer
周琛影魏雅雯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