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子犀

作品数:1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大荒
  • 2篇文学
  • 2篇教学
  • 2篇黑格尔
  • 2篇北大荒文化
  • 2篇北大荒文学
  • 2篇传承
  • 1篇大学时代
  • 1篇电影
  • 1篇对象性
  • 1篇学时
  • 1篇在者
  • 1篇哲学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 1篇诗歌
  • 1篇诗歌形式
  • 1篇释学
  • 1篇视域融合
  • 1篇青春

机构

  • 8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作者

  • 8篇叶子犀
  • 2篇姜深香
  • 1篇陈雪婧
  • 1篇胡寅寅
  • 1篇马广原
  • 1篇杨艳秋
  • 1篇沈鸿

传媒

  • 3篇大庆社会科学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文艺评论
  • 1篇科教文汇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知与行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青春”永远不会消逝
2013年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一部以大学生情感故事为主题的电影。该电影试图还原大学时代的友谊和爱情,凸显出不同的人在爱与欲望、爱与责任、爱与人生选择之间的矛盾冲突。表达在残酷的社会当中守护纯真爱情之寸步难行。
叶子犀
关键词:青春情感故事大学时代电影爱情
地域优秀精神传承的解释学基础——以大庆为例被引量:1
2018年
建国初期,北大荒开发建设铸就了北大荒文化。60年代大庆油田大会战,铸就了油田文化。文化的积淀凝结成特殊的内在精神,现如今,大庆作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几大龙江优秀精神的汇集地,肩负着传承和发展本地优秀文化的责任和使命。传承地域优秀精神,既要分析该地域优秀精神的表现形式,还要论述精神传承的内在机理。尝试从解释学的角度,对大庆的地域优秀精神内涵和传承机理进行解读,提出推动地域优秀精神传承的对策建议。
叶子犀
关键词:解释学效果历史视域融合
从理性到精神:黑格尔“民族精神”思想发展脉络探微
2024年
“民族精神”是黑格尔“精神哲学”的重要内容和发展阶段。站在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全局视野下观审其民族精神思想的形成,可将其视为从理性到精神的发展渐变过程。其中,“理性”的内在性和超越性是黑格尔民族精神思想的始点,而“理性”实现为“精神”则是其最终归宿。
叶子犀岳佳宁钟黎
关键词:黑格尔民族精神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目的论思想试析
2021年
一直以来,人们对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理性的狡计""逻辑与历史统一"等命题耳熟能详,但对其内涵及更深层次的理论根源缺少挖掘,这源于学界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核心"目的论思想"重视不够。分析黑格尔历史哲学和他的哲学史中关于目的论思想的重要论述,梳理出他的目的论思想梗概,阐明其历史哲学目的论思想中的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普遍目的与特殊目的的关系"和"普遍目的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中的进展",以期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目的论思想有个总体性地把握。
叶子犀胡寅寅
关键词:黑格尔历史哲学目的论
地域文化传播的文学路径——北大荒文学进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北大荒文化是特定地域、特定群体、特定事业、特定时代的产物,它的精神价值是客观存在。在众多的北大荒文化传播媒介中,北大荒文学的教育传播力量不可小觑。为进一步融合和优化北大荒文化传播媒介的传播效能,有必要把北大荒文学教育作为地域文化传播的有效媒介引入课堂,并借助教育平台引导广大学生正确地解读和传承北大荒文化及其精神。
姜深香陈雪婧马广原叶子犀
关键词:北大荒文化北大荒文学教学模式
论北大荒精神与文化传承机制被引量:6
2016年
北大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地居民经历了由原始部落、女真族群向外来移民的转变,生活在这片大荒原的古人,数千年来多以游牧、渔猎为生,生产力水平较低,文化形式相对单一,与中原文明存在较大差异。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新中国成立,垦荒官兵到此开荒种地,将延安精神带到北大荒,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地域在黑土文化、移民文化、军垦文化、知青文化日益融合的基础上,呈现出以机械化大农业为主旋律的北大荒文化形态。随着现代化大农业的飞速发展,现如今,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的内涵也悄然发生变化,其沿袭与传承也面临挑战。北大荒精神与文化一方面具有开放性功能,它对自身精神特质、文化传统的理解永远处于无止境的视域融合过程中;另一方面,无论这种精神和文化如何发展,它始终无法完全超脱自身所处的传统,无法遗忘在战天斗地的时代环境中孕育的精神及文化形态。那些被传统吸收的完整而成熟的形态,将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在与新视界的不断融合中发展自身,构成新传统,并一直延续下去。
叶子犀姜深香
关键词: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文化文化传承
存在论视阈下的北大荒诗歌探析
2016年
关于诗歌的艺术研究,通常从流派、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诗歌的美学探讨,通常表现为主观论美学和客观论美学的探讨。这些不同的鉴赏角度和分析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然而,无论从客观上针对流派或艺术手法的分析,还是从主观上针对美感体验的分析,都属于"主—客"二元对立模式的对象性分析。而现象学家海德格尔以"存在论"创造了一种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理解方式。
杨艳秋叶子犀沈鸿
关键词:北大荒文学诗歌形式存在论存在者对象性美感体验
论高校教学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构建
2014年
教学管理是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几方面管理的有机结合,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存在重知识轻文化的现象。根据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笔者认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应始终把"人文关怀"视为基本坐标和基本理念。本文将以人文关怀的含义和高校教学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为切入点,从高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方面着眼,阐明人文关怀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实现可能。
叶子犀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人文关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