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双岚
- 作品数:48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市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白云区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广州市白云区登革热防控灭蚊杀虫剂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近3年以来广州市白云区各种常见杀虫剂的使用情况,评价目前白云区使用灭蚊杀虫剂的合理性情况,为控制登革热传播媒介科学合理用药提供相关建议。方法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研究期间内的各镇街用药情况和药物使用喜好程度进行分析,并与相应年度省市抗药性研究结果比较,开展白云区白纹伊蚊抗药性监测。结果广州市白云区常用杀虫剂成份前5位分别为:残杀威、烯丙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胺菊酯;杀虫剂种类和成分每年有所不同;白云区5个片区白纹伊蚊幼虫对测定的杀虫剂主要处于低抗水平,其中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水平较高(抗性系数为18.12~7.21),而残杀威对于大多数镇街敏感(抗性系数为4.26~2.66)。结论广州市白云区各镇街消杀站杀虫剂使用基本符合省市抗药性的研究结果,有相应的轮换和混合用药,延缓了杀虫剂中高抗性的产生。
- 李能就陈昌明叶双岚农莉虹程晓宁陈金
- 关键词:登革热杀虫剂白纹伊蚊抗药性
- 一起混合型季节性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8
- 2012年
- 目的分析广州市一起季节性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采取防控措施的效果,为控制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季节性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运用RT-PCR方法检测采集咽拭子的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发病呈现2个高峰,发病时间(29 d)超过一个潜伏期全距(7 d);男生罹患率高于女生,中学部学生罹患率高于小学部,中学部出现聚集性病例班级比例高于小学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采集16份现症学生咽拭子标本,4份呈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25.0%),其中B型流感病毒3份,A(H3)型流感病毒1份。结论本事件为由B型和A(H3)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疫情未被及时发现,病例隔离等防控措施落实不及时、不彻底为主要原因;严格落实晨检、隔离等措施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接种疫苗是日常防控重点。
- 刘慧肖新才陈宗遒陆剑云叶双岚杨智聪
-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 广州地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危险因素调查及干预措施研究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重点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证,分析患病危险因素,实施健康干预,为制定科学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地区重点职业人群如牲畜交易、屠宰、养殖和畜肉加工的从业人员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血清学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知信行”问卷调查;通过病例对照研究、X2检验等统计分析找出感染危险因素并实施干预措施,了解干预效果。结果共调查重点职业人员627人,其中布病感染者77人,感染率为12.28%。职业人群的性别、工种、工作年限、接触牲畜种类等因素对感染布病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触羊只(包括屠宰/运输/销售羊只、接触牲畜流产物/胎盘)是感染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接触羊只与接触非羊动物的职业人群其布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R=32.18(95%可信限为7.82~132.36)];工作时不使用手套和口罩(OR=2.86)、工作后不用消毒液洗手(OR=3.206)也是感染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地区重点职业人群感染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销售/屠宰/运输羊只、接触牲畜流产物/胎盘、工作时不使用手套和口罩、工作后不用消毒液洗手等。规范牲畜的免疫和检疫,加强监测和市场管理,开展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工作时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控制布病的有效措施。
- 叶双岚陈清刘小宁张豪李小向陈英安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
- 一起由球腹蒲螨引起丘疹性荨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 2011年
- 目的对一起由球腹蒲螨(Pyemote sventricosus)引起丘疹性荨麻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及幼儿园环境进行调查,并经实验室镜检,找出本次疫情的致病因素。结果该疫情持续34d,共发生丘疹性荨麻疹病例100例,罹患率43.67%。通过对木椅的虫蛀部分镜检,发现是寄生其上的球腹蒲螨引起本次疫情的发生。结论本次疫情感染来源是寄生在蛀蚀幼儿坐椅中的加州粉蠹上的球腹蒲螨引起。提示使用木制家具的幼儿园应定期更换、清除所有被蠹虫蛀蚀的木制家具,以防类似事件的再发生。
- 叶浩风叶双岚周勇胡志刚严子锵王玉林
- 关键词:丘疹性荨麻疹
- 一起由寄生于蠹虫的球腹蒲螨引发的幼儿园皮炎暴发调查
- 2010年
- 2009年4月9日至5月19日,广州市白云区某幼儿园多名儿童陆续发生皮疹;经过联合调查确认为是一起由球腹蒲螨(Pyemotes ventricosus)引起的皮炎暴发。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王玉林胡志刚叶双岚李铁钢刘小宁柳洋王鸣
- 关键词:皮炎
- 广州市白云区一起登革热局部爆发流行的新特点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分析白云区2010年一起登革热爆发的流行病学新特点,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各医院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血清以ELISA法进行登革热IgM/IgG抗体检测,使用布雷图指数(BI)进行蚊媒密度调查,在疫点周围开展病例搜索。结果本次疫情流行历时69d,从8月22日至10月29日。共发病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发病年龄最小16岁,最大82岁,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占42.11%。职业分布以家务待业、离退休人员、干部职工发病较高。19例病例主要分布在方圆500m范围内,实验室确诊12例,检测结果显示,单份IgM阳性的6例,单份IgG抗体阳性的1例,IgM/IgG抗体双阳的有12例。9-10月以来BI持续超5,最高达到41,BI平均数为13.8。结论本次登革热爆发疫情呈现流行时间长、范围大、连续散发的新特点,应引起重视。
- 叶浩风周勇叶双岚庞志明陈英安张颖李钊宏周伟明
-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
- 2019年广州市白云区健康人群登革热抗体水平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健康人群登革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登革热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12月对广州市白云区1 253名1~84岁健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登革热IgG抗体,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广州市白云区1 253人,登革热IgG抗体阳性率为11.81%(148/1 253),男性和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12.05%(63/523)和11.64%(85/730);1~、5~、21~、50~84岁人群的阳性率分别为8.31%(25/301)、9.09%(20/220)、13.76%(49/356)、14.36%(54/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50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不同文化程度、居住环境人群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白云区健康人群中存在登革热隐性感染者,是引起登革热流行的重要隐患。
- 叶浩风杨勤华彭会德叶双岚徐建华田学勇
- 关键词:登革热IGG抗体
- 以社区卫生服务促进“城中村”新型合作医疗改革
- 2006年
- 城中村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医疗保障的有效性和社会卫生服务的均衡性。以广州白云区京溪社区为对象,开展以社区卫生服务促进“城中村”新型合作医疗改革的尝试,对于丰富城市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魏莉叶双岚单小玲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城市化进程社会卫生服务卫生服务体系
- 广州市白云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 目的分析白云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白云区登革热流行病学特点,应用 ELISA 法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进行 IgM/IgG 抗体检测。结果 200...
- 叶浩风陈志强周勇罗鉴波叶双岚虞华珍李小向
-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广州市白云区综合医院麻疹医院感染防控现状分析
- 目的:了解白云区综合医院麻疹流行期间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查白云区辖区内的24家综合医院麻疹医院感染防控现状,通过对白云区2007-2011年≤4岁麻疹病例发病前3周内到医院就诊史进行调查...
- 叶浩风周勇叶双岚庞志明陈艳芳
- 关键词:麻疹疾病预防医院管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