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治博

作品数:65 被引量:37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9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1篇锆石
  • 16篇矿床
  • 15篇斑岩
  • 13篇地球化
  • 13篇地球化学
  • 12篇岩石
  • 11篇同位素
  • 10篇定年
  • 10篇班公湖
  • 8篇矿物
  • 7篇地质
  • 7篇岩石成因
  • 7篇二叠世
  • 7篇成矿
  • 6篇地球化学特征
  • 6篇找矿
  • 6篇浅成
  • 6篇浅成低温
  • 6篇HF同位素
  • 6篇LA-ICP...

机构

  • 57篇中国地质科学...
  • 31篇中国地质大学...
  • 23篇成都理工大学
  • 7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拉瓦尔大学
  • 2篇四川省冶金地...
  • 2篇塔斯马尼亚大...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65篇刘治博
  • 45篇宋扬
  • 22篇唐菊兴
  • 14篇方向
  • 14篇王勤
  • 13篇林彬
  • 12篇杨欢欢
  • 9篇高轲
  • 9篇杨超
  • 8篇王艺云
  • 7篇陈伟
  • 6篇代晶晶
  • 5篇韦少港
  • 5篇张维杰
  • 4篇李海峰
  • 3篇贺文
  • 3篇李志军
  • 3篇宋俊龙
  • 3篇王根厚
  • 3篇陈毓川

传媒

  • 7篇地质论评
  • 7篇岩石学报
  • 4篇地球学报
  • 4篇中国地质
  • 4篇地质与勘探
  • 4篇矿床地质
  • 3篇地质学报
  • 3篇地质通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5篇2025
  • 5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10篇2019
  • 5篇2018
  • 12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岩性填图方法被引量:4
2021年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机器学习方法的有机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的岩性单元填图方法。研究以多龙矿集区为模型试验区,选择1∶5万勘查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预测数据,以1∶5万区域地质图为参考,进行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的岩性预测填图模型试验。首先选择研究区内小范围空白区开展野外填图,建立原始数据集并初步构建岩性单元与预测数据对应关系;其次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预测数据进行多分类任务,进而开展目标填图区预测填图工作;最后通过概率选区选定概率较低目标区,开展进一步的小范围野外地质调查填图,对原始数据和知识库进行补充,迭代循环以上流程,直至预测填图达到要求。试验显示,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模型精度不断提高,并在7次迭代后模型准确率达到87%。该方法强调在实际应用中野外地质调查与基于机器学习预测填图的深度融合,以及野外实地工作在整个流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同时能够充分挖掘已有数据资料的有用信息,用于辅助修正已有岩性填图内容,或根据已勘探区资料对邻近的未勘探区进行岩性分类,有效减少野外填图工作量,是对岩性填图方法、地质单元定量预测识别的有益探索,为区域地质填图工作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和辅助手段。
冀全伟王文磊刘治博祝茂强袁长江
关键词:地质单元决策树地质填图
冈底斯:东西超过一千千米的中新世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矿带被引量:1
2025年
冈底斯岩浆弧的中东段发育众多铜多金属矿,而在东经88°以西的冈底斯西段,铜矿的成矿潜力、找矿方向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矿床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在陆相火山岩区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和矿床成矿系列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藏西北革吉陆相火山岩区开展矿产地质调查,圈定短波红外光谱、水系、重砂、土壤地球化学-高精度大功率激电探测-矿物化学异常,经钻探验证,揭露了中新世嘎扎村组蚀变火山碎屑岩中巨厚的(>550 m)高级泥化蚀变带,发现了累计厚度137 m,平均品位0.46%铜(金银)矿体,实现了冈底斯西段铜矿找矿重大突破。赋矿火山岩中发育典型的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化蚀变矿物组合,成岩成矿年龄为17Ma左右,是青藏高原找矿新区新发现的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深部寻找斑岩铜矿的潜力大。珠勒—芒拉地区火山岩与冈底斯中—东段中新世岩浆岩具有相对一致的结晶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特点,显示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伸展环境有关。因此,芒拉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的发现,不仅将冈底斯中新世斑岩-矽卡岩-浅成低温热液铜矿带向西延伸了近千km,而且开辟了陆相火山岩区寻找碰撞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矿的新方向。
宋扬唐菊兴刘治博王楠闫徐坤谢富伟马旭东孙豪
关键词:冈底斯浅成低温热液斑岩铜矿
西藏伦坡拉盆地古近系页岩油资源潜力初探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在西藏伦坡拉盆地蒋日阿错凹陷西北部古近系牛堡组和丁青湖组实测剖面的基础上,通过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及生标化合物等进行分析,认为牛堡组和丁青湖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有机碳含量TOC在0.91%~5.53%之间,氯仿沥青"A"在0.03%~0.63%之间,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Tmax平均值为428℃,烃源岩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牛堡组是古近系最有利的烃源岩层段,与国内外典型页岩层各项指标对比,牛堡组具备页岩油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但成熟度略低,推断位于蒋日阿错凹陷沉积中心的牛堡组烃源岩厚度更大、成熟度更高,页岩油潜力更大。
陈珊刘博刘旭锋刘治博
关键词:页岩油
一种强剥蚀区的金矿勘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剥蚀区的金矿勘探方法,属于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勘探方法无法快速识别剥蚀区金矿床的矿化中心,且找矿成功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基于砂金指针矿物学的找矿方法圈定岩金矿化区,并利用物探方法在圈定...
宋扬孙豪郑明杨超刘治博方颖方向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于海拔5000米测量作业的固定翼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拔5000米测量作业的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支架、摄像头和控制器,机翼包括主翼,机身和主翼滑动连接;机身和主翼的连接处设有从下至上的两条平行凸条;主翼设有与凸条滑动...
宋扬刘治博胡广胜
文献传递
西藏革吉县珠勒地区发现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化类型被引量:2
2023年
1研究目的(Objective)大宗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行动计划在藏西北革吉—安多公路沿线部署和实施新一轮矿产地质调查工作。以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成矿理论为指导,应用地、物、化、遥多种手段开展铜金矿产资源调查,助推藏西北铜多金属资源基地建设。
刘治博唐菊兴李志军王楠余杰段毅陈伟杨工明亓辉
关键词:浅成低温热液矿产资源调查矿产地质调查铜金矿化
西藏铁格隆南超大型铜(金、银)矿床地质、蚀变与矿化被引量:12
2018年
铁格隆南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重要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银)矿床,也是西藏地区首个铜资源量超过1000万吨的超大型铜(金、银)矿床,其蚀变与矿化结构的精细解剖,对完善区域成矿理论和指导找矿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基于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钻孔编录和镜下鉴定,识别出铁格隆南矿床具有斑岩和浅成低温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特征。其中,斑岩成矿作用主要位于矿床深部及外围,以细脉状、脉状、浸染状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及少量辉钼矿等为主,蚀变为钾硅化、青磐岩化、黄铁绢英岩化,发育A、B、D型脉体。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主要产于矿床中-浅部,叠加于斑岩成矿作用之上,以浸染状-脉状黄铁矿、硫砷铜矿、斑铜矿、铜蓝、蓝辉铜矿、斯硫铜矿、雅硫铜矿、久辉铜矿等Cu-S体系矿物为特征,蚀变为高级泥化,广泛发育N脉(即高岭石或明矾石-硫化物脉)。蚀变、矿化特征及脉体穿切关系揭示,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可细分为岩浆期(Ⅰ)、岩浆-热液期(Ⅱ)和表生期(Ⅲ)。成岩成矿年代学结果揭示,矿区内闪长玢岩侵位时代较早(123 Ma),代表岩浆活动上限;花岗闪长斑岩(122~120 Ma)是主要的含矿斑岩,与成矿作用关系最为密切;火山岩覆盖于地表,喷发时代较晚(111 Ma),代表成矿后岩浆活动的产物。钾硅化的黑云母和黄铁绢英岩化的绢云母40Ar-39Ar年龄分别(121.1±0.5) Ma、(120.8±0.9)Ma与斑岩成矿作用的辉钼矿Re-Os年龄((121.2±1.2) Ma)一致,而高级泥化的明矾石40Ar-39Ar年龄为(117.9±1.6)Ma与浅成低温热液矿化的黄铁矿Rb-Sr年龄((117.5±1.8)Ma)一致。所以,依据时空关系,铁格隆南超大型矿床成矿作用可细分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123~119 Ma)、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118~117 Ma)和火山岩覆盖保存(111~110 Ma)3个阶段。
林彬陈毓川唐菊兴宋扬王勤贺文刘治博王艺云李彦波杨超杨欢欢张乐骏李玉彬
关键词:地质学蚀变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杭嘎勒晚二叠世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和LA-ICP-MS锆石U-Pb定年被引量:26
2012年
杭嘎勒晚二叠世二长花岗岩富碱,贫MgO、TFeO、CaO,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具弱负Eu异常,显示I型花岗岩的特点。Nb、Sr、P、Ti元素亏损,显示出与俯冲有关的侵入岩特征。在R1-R2图解上,大部分样品集中在碰撞前与碰撞后花岗岩区的分界处,以碰撞前为主;在Nb-Y图解上,样品落在火山弧-同碰撞花岗岩区;在Rb-(Y+Nb)图解上,样品点落在火山弧花岗岩区;在Rb-Hf-Ta图解上,样品全部落在弧系统岩石区。主体岩石中锆石Th/U值高,显示出岩浆锆石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高,重稀土元素富集明显,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曲线左倾,与岩浆锆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总体特征趋于一致。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其年龄为(253.5±7.9)Ma。杭嘎勒晚二叠世二长花岗岩为碰撞前火山弧花岗岩,研究区在晚二叠世时属于活动大陆边缘的火山弧。
冉皞张维杰刘治博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二长花岗岩晚二叠世
安哥拉西北部CONDA地区铝质A型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2025年
本文对安哥拉西北部CONDA地区A型花岗岩的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背景。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990±12)Ma,表明该岩体的侵位时代为古元古代造山纪。样品富SiO_(2)(65.20%~70.57%)、K_(2)O+Na_(2)O(6.43%~8.33%),中等的A/CNK(0.94~1.02),w(Al_(2)O_(3))、w(CaO)、w(MgO)分别为13.74%~15.43%、1.84%~3.52%、0.69%~1.75%,K_(2)O/Na_(2)O为1.35~1.51,w(K_(2)O)为3.66%~4.86%,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轻、重稀土分馏程度中等((La/Yb)_N为11.03~30.27),Eu总体表现为负异常(δEu为0.56~1.02),Ce异常不明显(δCe为0.90~1.06)。样品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和K等,亏损Ba、Sr、Eu,并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等,具有高的Zr、Y、Nb、Ga、Ce含量,Rb/Nb(6.42~10.12)、Y/Nb(1.16~2.31)、10~4Ga/Al值均>2.6,较高的Zr饱和温度(816.0~850.1℃),表明岩体具有A2型花岗岩的特征。岩浆源区压力较低、温度较高,主要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CONDA地区的A2型花岗岩可能形成于古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聚合过程中,活动大陆边缘的俯冲作用引起的弧后伸展环境。
周永刚张洪瑞刘治博罗迪柯贾鹏飞于春楠王子圣李春稼靳立杰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古元古代A型花岗岩
西藏改则多龙矿集区地堡那木岗矿床钾玄质二长花岗斑岩锆石LA-MC-ICP-MS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8
2017年
西藏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斑岩铜金矿成矿带,改则县多龙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集区是近几年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最为瞩目的找矿发现。本文首次对多龙矿集区地堡那木岗矿床二长花岗斑岩进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及锆石LA-MC-ICP-MS U-Pb测年。二长花岗斑岩SiO_2为66.31%~67.31%,Al_2O_3为15.16%~15.33%,MgO为1.30%~1.47%,CaO为1.53%~1.65%,TFe_2O_3为3.29%~3.74%,K_2O为3.72%~3.98%,Na_2O为4.48%~4.96%,K_2O/Na_2O为0.80~0.89,铝饱和指数为1.00~1.07,里特曼指数为2.82~3.43,属于为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岩石。其明显富集轻稀土及大离子亲石元素(Th、U、K、Pb及Rb),亏损重稀土及高场强元素(Ta、Nb、Ti及Zr),稀土总量为131.81×10^(-6)~151.59×10^(-6)之间,轻稀土与重稀土比值为10.67~10.97,(La/Yb)_N为14.03~15.23,δEu为0.75~0.78,具有中等负铕异常,显示出典型岛弧岩浆岩的特征,表明二长花岗斑岩可能是处于俯冲带背景下由洋壳俯冲板片脱水产生流体交代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二长花岗斑岩La/Nb值为3.36~3.50,La/Ta值为40.71~42.79,指示了岩浆在上升的过程中可能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其锆石具有明显的岩浆结晶环带,锆石U-Pb测年显示,Th/U值为0.56~1.10,岩石成岩年龄为112.6±1.3Ma。结合前人资料可知,多龙矿集区内岛弧岩浆岩存在117~124 Ma和107~112 Ma两个明显的主要成岩期,地堡那木岗矿床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矿集区岩浆动活后期。综合分析认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在早白垩世晚期(112.6±1.3Ma)尚未关闭,仍正在向北俯冲于羌塘地块之下。
韦少港唐菊兴宋扬刘治博王勤林彬王艺云方向杨欢欢冯军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