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枫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层互补适宜卫生技术在单病种医疗协同体内推广效果调查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了解分层互补适宜卫生技术在单病种医疗协同体内的推广效果及其适宜性,为研究单病种医疗协同体的运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医疗协同体内县级医院和5个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共12人、儿童支气管哮喘医疗协同体内县级医院和5个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共21人为调查对象。于2014年12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医生的基本情况;对适宜卫生技术培训必要性、培训效果的评价;对适宜卫生技术的掌握情况、应用情况、适宜性的评价。共发放问卷33份,回收有效问卷33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COPD医疗协同体的12人中,分别有10人(占83.3%)、2人(占16.7%)认为培训非常必要、比较必要;分别有9人(占75.0%)、3人(占25.0%)认为培训效果非常好、比较好。儿童支气管哮喘医疗协同体的21人中,分别有18人(占85.7%)、2人(占9.5%)、1人(占4.8%)认为培训非常必要、比较必要、一般;分别有5人(占26.3%)、11人(占57.9%)、3人(占15.8%)认为培训效果非常好、比较好、一般(缺失2人)。被调查医生对COPD适宜卫生技术群的掌握程度评分中位数为5.0~8.0分;对儿童支气管哮喘适宜卫生技术群的掌握程度评分中位数为4.8~6.0分。各项技术的安全性、诊断或治疗效果、经济性、可接受性的评分中位数分别为8.0~10.0、7.0~9.0、3.5~9.0、6.5~9.0分。结论分层互补卫生适宜技术在单病种医疗协同体中推广效果较好,适宜性得到认可,但基层医生对适宜卫生技术掌握程度不一,技术应用有待加强,医疗协同体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提高任重道远。
- 吕亚兰杨竹王润华刘晓枫代安琼刘恩梅陈虹
- 关键词:适宜卫生技术
- 分层互补适宜卫生技术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的推广现状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了解分层互补适宜卫生技术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的推广现状。方法于2013年12月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选取管理者和相关科室临床医生14名。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进行资料整理。结果县级医院中,经过培训的医生基本掌握了适宜卫生技术,且大部分适宜卫生技术得到了应用;大部分乡镇卫生院中,真正将适宜卫生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中的医生较少,院内的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欠佳。分层互补适宜卫生技术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中开展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为:组织管理因素,表现在技术推广制度有待健全、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工作不到位;环境因素,表现在医院学习氛围不高、硬件设备不完善;医生因素,表现在技术掌握不佳、缺乏学习新技术动力、难以改变固有临床思维;患者因素,表现在技术依从性差、对乡镇卫生院信任度较低;政策因素,表现在基本药物制度的局限性、绩效工资制度缺乏激励性、医务人员配置不足。结论适宜卫生技术在不同级别医疗服务机构中的开展现状存在差距,县级医院优于乡镇卫生院。建议积极完善技术推广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宣传工作;提高院领导重视程度,抓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医生继续教育,提高医生学习积极性;积极发挥卫生行政部门在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作用。
- 李佳蔓杨竹吕亚兰刘晓枫张佳伟
- 关键词:适宜卫生技术社区卫生服务
- 重庆市医疗联合体的模式研究——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例
- 目的: 本文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例,通过评估其医疗联合体的运行模式和实践现状,分析该医疗联合体模式下医疗资源整合的特点、经验与不足,探索医疗联合体的运行机制,为重庆市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方...
- 刘晓枫
- 关键词:资源整合
- 重庆市基于疾病诊治的分层互补适宜卫生技术筛选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筛选适合在重庆市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的分层互补适宜卫生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分级分类的适宜卫生技术数据库,扩大适宜卫生技术储备。方法利用吕亚兰等[1]的适宜卫生技术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现场专家评分的方法对重庆市科委项目"基于疾病诊治的分层互补适宜技术研究、评价及集成示范"的适宜卫生技术群进行评价筛选[2]。结果各项技术的综合评分值均较高,最低分达到94.61分,其中:舒利迭药物吸入技术98.24分、沙丁胺醇药物吸入技术98.56分、吸入药物控制哮喘技术97.08分、思力华(塞托溴铵)药物吸入技术97.97分、6分钟步行试验96.31分、肺通气功能检查技术95.61分、简易肺功能检测技术95.59分、儿童支气管早期筛查技术94.59分、儿童支气管哮喘病情检测技术-C-AT(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估表96.94分。结论根据适宜卫生技术的入选标准,经过适宜卫生技术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专家评分,纳入初筛的9项适宜卫生技术全部高分被选中入库,结合各示范县乡的卫生资源和患病率情况,可以对这9项技术加以推广应用。
- 徐飞龙王润华杨竹吕亚兰徐雨晨刘晓枫
- 关键词:疾病诊治
- 城市医院分工协作下患者双向转诊认知度及其原因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调查重庆市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模式下患者对双向转诊的认知情况,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保障分工协作机制顺利推行,促进对患者分级诊疗的引导。方法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患者,了解患者对双向转诊的认识。结果患者对双向转诊认知度很低,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信任等原因使其下转意愿较弱;调查对象的性别对其上转意愿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调查对象的家庭年收入和文化程度对其下转意愿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对双向转诊制度认知情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实现有赖于分工协作顺利开展、相关政策主动引导、信息平台建设以及患者宣传教育。
- 刘晓枫杨竹代安琼李佳蔓张佳伟
- 关键词: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社区卫生服务
- 对重庆市医疗分工协作机制的调研分析——以渝中区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我国医疗机构按照其规模、水平等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但是医疗机构等级的划分并没有促使医疗行为进行等级划分。目前大医院诊疗的疾病70%-80%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甚至是为诊断明确的慢性病配药,而基层医疗机构未能体现其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一般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的基本职能,从而造成了大医院“门庭若市、一号难求”,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局面,这些大医院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常见的小病中,无力去钻研疑难杂症的诊疗和学术方面的研究,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 张佳伟代安琼杨竹刘晓枫李佳蔓
- 关键词:分工协作慢性病管理诊疗服务医保政策双向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