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明矾

作品数:87 被引量:454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8篇哲学宗教
  • 37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抑郁
  • 11篇大学生
  • 6篇心理
  • 6篇抑郁症
  • 5篇量表
  • 5篇唤起
  • 4篇信度
  • 4篇性别
  • 4篇抑郁个体
  • 4篇抑郁症患者
  • 4篇中介
  • 4篇中介作用
  • 4篇勃起
  • 4篇勃起障碍
  • 3篇性态度
  • 3篇性心理
  • 3篇眼动
  • 3篇少年
  • 3篇图片
  • 3篇青少年

机构

  • 52篇江西师范大学
  • 11篇中南大学湘雅...
  • 6篇南昌工程学院
  • 3篇湖南第一师范...
  • 3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江西艺术职业...
  • 2篇信阳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信息产业部

作者

  • 60篇刘明矾
  • 9篇姚树桥
  • 7篇武厚
  • 6篇黄任之
  • 5篇王鑫强
  • 4篇叶宝娟
  • 4篇刘典英
  • 4篇肖忠民
  • 3篇李燕
  • 2篇张大均
  • 2篇蚁金瑶
  • 2篇刘志伟
  • 2篇杨会芹
  • 2篇徐西良
  • 2篇陈知远
  • 2篇江莹
  • 1篇赵丽娜
  • 1篇夏扉
  • 1篇涂冬波
  • 1篇童心

传媒

  • 17篇中国临床心理...
  • 5篇心理科学
  • 5篇心理学探新
  • 4篇中国性科学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健康心理学杂...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科技经济市场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9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于情绪障碍研究的面部表情系统的初步建立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建立一套情绪障碍研究用面部表情图片系统,为异常情绪的研究提供标准化刺激材料,增加情绪障碍研究的取材范围。方法:对85名被试拍摄喜悦、惊奇、轻蔑、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平静、兴趣、羞愧、痛苦11种面部表情图片,拍摄强度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经过两次筛选,再由40名评定者对其进行类别、强度、愉悦度和优势度的判定。结果:获得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等级强度的8种面部表情图片520张,其中喜悦167张、惊奇78张、轻蔑67张、厌恶29张、愤怒46张、恐惧19张、悲伤65张、平静49张,每张图片都有其相应的一致率、强度、愉悦度和优势度分数。结论:面部表情图片系统为以后情绪障碍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标准化刺激材料;首次提供了轻蔑的表情图片;性别可能影响厌恶、恐惧表情的强度识别。
刘明矾武厚崔瑜
关键词:情绪障碍面部表情
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常用评估方法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综述了国外评估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6种工具,分别是自杀观念问卷(SIQ)、筛查问卷(SQ)、贝克自杀观念量表(BSI)、自我毁损的功能评估(FASM)、自我伤害想法和行为访谈表(SITBI)和自我伤害的内隐联想测验(I-AT),对它们的各自的评估范围、功能、内容和不足进行了逐一的介绍。
黄任之刘明矾何文詹小平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
抑郁缓解者正性注意偏向的实验操纵:来自眼动的证据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了解正性注意偏向训练能否使复发性抑郁缓解个体对情绪图片的消极信息产生回避。方法:采用改版的点探测注意训练任务分别对正性词训练和中性词训练条件下的复发性抑郁缓解者各15例进行注意偏向的训练,训练前后通过眼动仪记录被试对情绪图片负性信息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结果:在积极词训练条件下,被试训练之后对图片消极部分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比训练前明显减少;中性词训练条件下对图片消极部分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时间在训练前后差异不显著。结论:积极信息关注的注意力训练能使复发性抑郁缓解者学会对负性信息的回避。
刘明矾黄任之徐西良刘桥生
青春期性教育:全球青少年发展的重要课题被引量:28
2002年
青春期性教育作为近年来国际社会优先关注的目标,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世界性教育面临严重危机的今天,各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对策。建立完整的性教育体系,重视性教育中的性道德,使生物属性的性和社会属性的性道德作为性教育的中心点已成为各国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刘明矾
关键词:青春期青少年发展性教育
伴述情障碍抑郁大学生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伴有述情障碍抑郁情绪的大学生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he twenty-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在885份有效问卷中筛选出伴低述情障碍抑郁情绪的大学生25人(伴低述情障碍抑郁情绪组)、伴低述情障碍无抑郁情绪的大学生33人(伴低述情障碍无抑郁情绪组)以及伴高述情障碍抑郁情绪的大学生23人(伴高述情障碍抑郁情绪组)。运用EyeLink眼动追踪系统,选用情绪面孔图片作为刺激材料,收集实验参与者的相对凝视时间(以相对注意偏向分数表示)。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协方差分析、调节分析等统计处理。结果(1)在低述情障碍水平下,抑郁情绪组大学生(-0.23±0.18)和无抑郁情绪组大学生(0.06±0.11)在注意偏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876,P<0.01)。(2)伴高述情障碍抑郁情绪组(-0.070±0.153)、伴低述情障碍抑郁情绪组(-0.234±0.150)和伴低述情障碍无抑郁情绪组(0.064±0.149)在注意偏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8)=27.685,P<0.01]。经过Bonferroni检验得出,相对于伴低述情障碍抑郁情绪组,伴高述情障碍抑郁情绪组和伴低述情障碍无抑郁情绪组都表现出了更少的负性注意偏向。(3)SDS总分与TAS-20总分的交互作用显著,述情障碍在SDS总分和注意偏向之间起着调节作用(β=0.333,t=3.345,P<0.01)。结论伴高述情障碍抑郁情绪和伴低述情障碍无抑郁情绪大学生都表现出了更少的负性注意偏向;述情障碍在抑郁和注意偏向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徐西良刘明矾李宁倪平
关键词:述情障碍抑郁情绪面孔大学生
性别角色对心因性勃起障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了解心因性ED的性别角色取向及对心因性ED患者的影响 ,增进对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的性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理解 ,为有效的预防及制定性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以“勃起障碍评定量表”、“Bem性别角色调查表”为研究工具 ,在临床上对 74名受试者 (30名心因性ED患者和 4 4名正常对照 )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直接由测试软件转移到统计软件后作统计分析。结果 :心因性ED患者更倾向于女性气质的性别认同 ,性别角色呈现女性化类型的被试在性活动中呈现出低唤起能力及低满意度。结论 :了解患者的性别角色类型及其形成过程是临床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刘明矾
关键词:性别角色性心理性生活
情绪负启动效应的双重机制
目的:本研究从认知心理学、精神病理学和脑神经科学交叉领域的角度出发,在揭示正常人情绪负启动双重机制的基础上,研究抑郁症患者及抑郁缓解者在执行情绪负启动任务时的抑制功能和情节提取的行为学和ERP加工特征,同时探讨抑制障碍是...
刘明矾
关键词:抑郁症患者
情绪负启动效应的双重机制——抑郁症患者的抑制功能和情节提取的行为学和ERP研究
目的:本研究从认知心理学、精神病理学和脑神经科学交叉领域的角度出发,在揭示正常人情绪负启动双重机制的基础上,研究抑郁症患者及抑郁缓解者在执行情绪负启动任务时的抑制功能和情节提取的行为学和ERP加工特征,同时探讨抑制障碍是...
刘明矾
关键词:抑郁症神经机制
内科疾病中疼痛睡眠障碍的心理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介绍国内外近20年来在内科疾病中疼痛与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概况,以期进一步了解心理治疗的有效性。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EBSCOhost数据库1981-09/2005-12的疼痛与睡眠障碍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sleepingdisor-der”,限定文章语种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1990-01/2005-01的与睡眠障碍相关文章,限定语种为中文,检索词为“睡眠障碍”。资料选择:纳入标准是和疼痛与睡眠障碍相关的内科疾病文章,以实证研究类文献为主,同时包括综述性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相关文献62篇,按上述标准纳入20篇,其余文献均被排除。资料综合:20篇文章中有7篇为中文出版物,对心理治疗和疼痛与睡眠障碍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13篇为英文文章,9篇为随机对照研究,4篇为对照研究,其中8个研究对比心理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5个研究观察了心理治疗结合安慰剂与心理治疗结合药物的治疗作用。结论:睡眠障碍在内科疾病中是十分常见的,尤其是疼痛处于高峰时期,掌握疼痛患者的心理规律、性格特点、情绪表现、配合“安慰剂”及适当药物疗法,使患者从不良心理状态下解脱出来,心理治疗是安全且行之有效的。
杨会芹魏平陈君刘明矾邹涛
关键词:内科疾病疼痛睡眠障碍
抑郁症患者对情绪词抑制功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考察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被试对正、负情绪词抑制功能方面的差异。方法:在完善Joor-mann提出的情绪负启动范式的基础上,对21名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和21名正常对照被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与对照组被试相比,抑郁症患者不能抑制负性信息,但对正性信息的抑制功能未受影响。结论:抑郁症患者对负性信息存在抑制功能障碍;预防抑郁复发的目标应集中在对负性信息注意的控制上。
刘明矾黄任之涂远亮姚树桥
关键词:抑郁症情绪词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