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青
- 作品数:43 被引量:26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双荷包胰管空肠吻合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8年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laparoseopie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LPD ) 难度较大。虽然在一些大的医疗中心LPD已成为常规手术,但尚未普遍开展。以胰肠吻合为代表的镜下消化道重建是开展LPD的主要技术挑战,而简单易行的吻合方式及精湛的镜下操作技术则是胰肠吻合成功的关键。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自2013年11月至2017年11月已完成300余例LPD。消化道重建我们主要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术。
- 张建生李秋生冯峰刘学青张树彬王天阳刘润田武海波邢中强路文彦刘建华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空肠吻合腹腔镜消化道重建LPD
- 胃十二指肠动脉残端保护技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动脉残端保护技术(GDAPT)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4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88例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2例,女116例;年龄为(60±7)岁。288例LPD患者中,186例采用GDAPT,设为干预组,其中78例采用肝圆韧带GDAPT,108例采用肝左外叶和尾状叶包埋GDAPT;102例未采用GDAPT,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手术情况。28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PD。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分别为7例和14例,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0(14.0,18.0)d和17.5(15.0,19.0)d,术后30 d内死亡患者分别为2例和7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67,Z=-2.79,χ^(2)=5.50,P<0.05)。结论与未采用GDAPT比较,LPD中应用GDAPT,未增加手术风险,且明显降低术后出血率及病死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 秦建章于灏天吕海涛刘学青魏倩何伟梁云飞刘建华
- 关键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圆韧带肝尾状叶胰瘘
- 80例胆囊癌诊疗分析
- 目的:原发性胆囊癌(primary carcinoma of gallbladder)是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胆道肿瘤的2/3左右。胆囊癌早期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及体征,早期诊断困难,易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
- 刘学青
-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
- 文献传递
- 双针胰肠吻合法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0
- 2018年
- 我们团队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中采用“双针胰肠吻合法”做胰肠吻合,提高了胰肠吻合的质量,现报道如下。
- 刘建华邢中强段佳悦刘学青李秋生王文斌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双针胰肠吻合
- AMD3100联合吉西他滨对胆管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AMD3100联合吉西他滨(GEM)对胆管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和上皮一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将细胞株分为对照组、AMD3100组、GEM组、AMD3100与GEM联合干预组共4组,应用噻唑蓝(MTT)和Transwell小室的方法检测AMD3100联合GEM对RBE—TCHU179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和mRNA的变化,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侵袭转移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EMT相关基因N-钙黏蛋白(N—cadherin)、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变化。结果AMD3100及基质细胞源性因子-α(SDF-1α)对细胞生存率无明显影响。AMD3100不能影响GEM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联合组细胞迁移率[(232.50±4.33)个/视野]比GEM组[(282.70±3.65)个/视野]显著降低。联合组较GEM组EMT相关蛋白N—cadherin蛋白(1.340±0.240比2.160±0.254)表达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0.863±0.245比0.430±0.154)表达显著升高;CXCR4蛋白(0.885±0.163比1.565±0.148)及rnRNA转录水平均显著降低;CXCR4下游基因VEGF-C(1.565±0.332比3.250±0.212)、MMP-9(1.340±0.098比1.980±0.21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AMD3100能够通过SDF-1/CXCR4轴增强胆管癌细胞对GEM的敏感性,逆转EMT的发生,降低转移能力。
- 王文斌张腾飞王天阳刘学青吕海涛刘兵
- 关键词:吉西他滨胆管癌上皮-间充质转化AMD3100
- 石家庄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危险因素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石家庄地区表观健康人群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地区2021年7月~2022年4月表观健康体检人群的相关资料,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体检人群为13254人,其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为1733例(13.1%),按照有无胆囊息肉分为胆囊息肉组(PLG组)和非胆囊息肉组(非PLG组),并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和空腹血糖(GLU)与胆囊息肉的形成密切相关(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证实BMI为胆囊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MI为本地区胆囊息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刘佳薄得乐刘学青
- 关键词:胆囊息肉样病变发病率
- 线阵超声内镜检查在远端胆管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评价线阵超声内镜(LEUS)检查对远端胆管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拟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远端胆管癌患者56例,术前对其行LEUS检查,进行术前T分期,以术后病理T分期作金标准,计算LEUS检查对远端胆管癌术前T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对LEUS检查术前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T分期结果作一致性检验即Kappa检验。结果56例远端胆管癌术后病理T分期分别为T1期7例、T2期23例、T3期26例,LEUS检查远端胆管癌术前T分期分别为T1期6例、T2期23例、T3期27例。LEUS检查对远端胆管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灵敏度:T1期为85.7%,T2期为87.0%,T3期为92.3%;特异度:T1期为100.00%,T2期为90.9%,T3期为90.0%;准确度:T1期为98.2%,T2期为89.3%,T3期为91.1%。LEUS检查术前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T分期结果Kappa检验的Kappa值(Kappa值>0.8为一致性极高,Kappa值0.8->0.6为一致性较高):T1期0.913,T2期0.779,T3期0.821。结论LEUS检查对远端胆管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与术后病理T分期有较高的一致性。
- 徐晓云刘学青杜宏伟刘建华
- 关键词:胆管癌远端胆管癌
-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临床分析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60例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2例,其余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肝切除术。行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术者40例,其中6例为右半肝切除,10例为左半肝切除,2例为尾状叶切除,2例为右后叶切除,15例为左外叶切除,3例为V段切除,2例为Ⅵ段切除;另外20例为不规则肝部分切除。平均手术时间(210±20)min,术中出血量(320±140)ml,平均住院时间(10±2)d。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3天内恢复进食。50例术后随访1~19个月。在获得随访的36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包括3例转移癌),有3例原发肝癌术后复发转移,其余患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能安全用于肝段及半肝切除,有望成为临床常规手术。
- 王文斌闫长青吕海涛张建生边伟刘润田刘学青刘建华
- 关键词:肝切除术腹腔镜
- 成熟期单中心102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总结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总结单中心常规化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2018年1月至12月实施的LPD 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45例,年龄15.0~79.0(59.9±11.8)岁,体质量指数(23.6±3.6)kg/m2。102例LPD中,实施全胰切除6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3例,均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节段切除人工血管重建。102例手术时间(376.6±87.2)min,术中出血量350(100,800)ml,术后住院天数(17.0±5.9)d。102例中患者2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25.5%),17例患者发生两种以上并发症。术后发生B/C级胰瘘9例(9.4%)、腹腔出血8例(7.8%)、消化道出血2例(2.0%)、胆瘘4例(3.9%)、胃排空障碍5例(4.9%)、肺部感染8例(7.8%)。围手术期死亡5例(4.9%)。结论LPD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整块切除、胰肠吻合及血管重建,其核心是整块切除,联合血管节段切除重建是LPD技术成熟的标志及常规化开展的条件。
- 张建生王天阳刘建华李冬瑞赵伟红刘鹏翔刘润田陈圣雄刘学青
- 关键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整块切除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三点技术创新被引量:9
- 2018年
- 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和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已经逐渐应用于外科学的各个领域。腹腔镜技术在胰腺外科的应用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于胰腺肿瘤的诊断和肿瘤分期;随后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胰腺肿瘤局部剜除术等术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开展。
- 刘建华王文斌刘学青冯峰邢中强段佳悦
-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技术创新胰体尾切除术微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