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正电子
  • 3篇正电子发射
  • 3篇肺癌
  • 2篇纵隔
  • 2篇纵隔淋巴结
  • 2篇纵隔淋巴结转...
  • 2篇脱氧
  • 2篇脱氧葡萄糖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恶性
  • 2篇PET
  • 2篇标准化摄取值
  • 1篇形态学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体...
  • 1篇正电子发射体...
  • 1篇正电子发射体...
  • 1篇神经细胞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冯瑾
  • 5篇马云川
  • 4篇张琳瑛
  • 4篇苏玉盛
  • 4篇尚建文
  • 4篇李德鹏
  • 1篇彭程
  • 1篇赵永瑞
  • 1篇徐建堃
  • 1篇邱晓光
  • 1篇陶艳清
  • 1篇王雷明

传媒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首届全国分子...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06
  • 2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8F-FDG PET随诊在恶性肿瘤治疗监测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研究18F-FDG PET显像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监测中的影像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病人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13-78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肺癌8例,胃癌4例,胰头癌2例,食管癌、结肠癌、直肠...
冯瑾马云川李德鹏张琳瑛苏玉盛尚建文
文献传递
肺癌纵隔转移淋巴结标准化摄取值影响因素分析及其诊断价值
目的对肿瘤原发灶的代谢程度、淋巴结的大小对纵隔转移淋巴结SUV的影响机制进行初步探讨,评价不同标准摄取值(SUV)阈值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ET纵隔影像,其中男19例,女1...
马云川冯瑾李德鹏苏玉盛张琳瑛尚建文
文献传递
中枢神经细胞瘤术后放疗的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手术切除后接受辅助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和宣武医院收治的136例CN病例。患者初始治疗包括开颅肿瘤切除术(完全切除、近全切除、部分切除,后两者属于未完全切除)和术后放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中位放疗剂量为54 Gy。复发后治疗包括挽救性手术和挽救性放疗。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以评价各个预后因素对OS及PFS的影响,Cox回归模型分析多个预后因素对PFS和OS的影响。结果患者中位年龄28岁(6~66岁),中位随访时间为94.5(12~237)个月。全组中有79例接受了完全切除,其中术后有68例接受了辅助放疗;38例近全切除,术后有37例接受辅助放疗;16例接受部分切除,术后均行辅助放疗;3例接受了活检,术后均行放疗。全组共3例死亡,2例死于肿瘤复发,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8例出现复发,其中原位复发7例,脊髓播散1例。全组5、10年OS率分别为98.5%和96.8%,5、10年PFS率分别为95.3%和91.6%。完全切除且未放疗组5、10年PFS率分别为90.9%、90.9%,完全切除+放疗组为96.6%、96.6%(P=0.338)。完全切除且未放疗组5、10年OS率分别为100%、100%,完全切除+放疗组为98.5%、98.5%(P=0.693)。完全切除±放疗组与未完全切除+放疗组的10年PFS率为95.8%∶90.3%(P=0.368),10年OS率为98.6%∶94.7%(P=0.436)。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手术切除程度、是否辅助放疗和年龄对PFS和OS均无显著影响。共有81例出现晚期神经不良反应,其中1级69例、2级9例、3级3例;64.2%(52/81例)的患者出现短期记忆损害。结论CN接受单纯完全切除可获得很好的疗效,无需再行术后放疗。接受未完全切除的病例行术后辅助放疗可获得与完全切除相当的临床疗效。
徐建堃陈怡东王雷明高莹赵永瑞冯瑾邱晓光
关键词:神经细胞瘤完全切除
标准化摄取值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评价不同阈值的标准摄取值(SUV)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并对肿瘤原发灶的代谢程度、淋巴结的大小对SUV的影响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择临床怀疑或确诊肺部恶性肿瘤需行分期的患者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
马云川冯瑾李德鹏苏玉盛张琳瑛尚建文
关键词:肺癌纵隔淋巴结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标准摄取值
文献传递
^(18)F-FDG PET对肺癌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局限性及发展被引量:2
2006年
冯瑾马云川
关键词:肺癌分期^18F纵隔淋巴结转移PE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病变形态学
^(18)F-FDG PET对不典型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不典型肺结节18F FDGPET影像类型、显像特征及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19例不典型肺结节行18F FDGPET显像 ,根据肺结节代谢水平和结节以外放射性摄取灶进行影像分型。结果 单发高代谢肺结节 (Ⅰ型 ) 72例、单发低代谢肺结节 (Ⅱ ) 3 5例、多发高代谢肺结节 (Ⅲ ) 6例及多发低代谢肺结节 (Ⅳ ) 6例。Ⅰa型、Ⅰb型、Ⅰd型多为恶性 ,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90 .9%、95 .4%、10 0 % ;Ⅱa型和Ⅱb型良性居多 ,准确率为 91.6%和 92 .8% ,以上 5种亚型占全部病例 78.9%。结论 利用18F FDGPET代谢影像类型和特征 。
马云川陶艳清冯瑾李德鹏苏玉盛张琳瑛尚建文彭程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脱氧葡萄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