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爽
- 作品数:21 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种型布鲁菌标准株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探究不同种型布鲁菌标准株的基因组构成差异。通过布鲁菌全基因组DNA芯片技术对19株不同种型布鲁菌标准株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显示:19株不同种型布鲁菌标准株之间存在大量缺失基因,同时发现一些基因以多拷贝形式存在。缺失基因的功能大致分为4类:信息储存和传递;胞内活动处理;营养代谢、功能未知或仅了解部分功能,共鉴定到这类基因211个。深入认识了19株不同种型布鲁菌标准株基因组组成上的差异,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不同种以及亚型在毒力以及宿主特殊性提供了依据。大量缺失基因在19株布鲁菌标准株出现,构成了布鲁菌标准株不同种以及亚型之间的遗传学基础。
- 钟志军徐杰于爽王玉飞周冬生黄祥明乔凤曲勍杨洋罗永久刘学涵原慧陈燕芬黄克和陈泽良彭广能
- 关键词:比较基因组学
- 荧光报告质粒构建及其在布鲁菌细胞侵袭试验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采取质粒shuffling方法,将含GFPmut1的pPS858和能在布鲁菌中复制的质粒pBBR1MCS-2经KpnⅠ酶切后连接,转化DH5α,利用双抗性筛选重组质粒pBBR1-GFP。将荧光质粒转入布鲁菌,获得荧光标记布鲁菌,并用构建好的荧光标记布鲁菌侵染巨噬细胞J774A.1,探讨其用于细胞侵袭试验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布鲁菌荧光报告质粒pBBR1-GFP,用构建好的荧光标记布鲁菌侵染巨噬细胞后,在细胞内观察到带荧光的布鲁菌,且荧光强度与胞内细菌数成正比。细胞侵袭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细菌与细胞共孵育45min后,胞内细菌达到饱和。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布鲁菌的荧光质粒报告系统,可用于布鲁菌细胞侵袭试验。
- 钟志军乔凤于爽任志华徐杰王玉飞黄祥明陈泽良兰景超吴孔菊彭广能
- 关键词:布鲁菌
- 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株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究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株与亲本株的分子遗传差异。方法通过布鲁氏菌全基因组DNA芯片对4株减毒活疫苗株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结果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疫苗菌株中存在大片段基因缺失,同时发现一些基因以多拷贝形式存在。4株减毒活疫苗株分别缺失不同数目的功能基因,主要为胞内活动有关基因和功能未知基因(分别为31和45个)。较深入地认识了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株基因构成上的差异。结论与亲本株相比,4株减毒活疫苗株缺失大量基因,构成了不同疫苗株差异的遗传基础。
- 钟志军徐杰于爽王玉飞周冬生乔凤曲勍汪舟佳杜昕颖陈燕芬黄克和马晓平陈泽良彭广能
- 关键词:布鲁氏菌减毒活疫苗比较基因组学
- 四川某大型猪场污水处理效果实例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猪场污染主要来源于猪只粪便、污水、有害气体、粉尘、噪音及死亡猪只等,其中最主要的污染是猪场污水问题。猪场污水主要包括尿、舍内冲洗水和部分粪便。
- 钟志军于爽杨洋刘学涵罗永久石锦江白永平彭广能
- 关键词:污水处理效果大型猪场猪场污水水问题冲洗水
- 布鲁菌抗原的快速克隆与高效表达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Gateway技术构建布鲁菌抗原表达载体,并筛选出高效可溶性表达载体。方法:以山羊布鲁菌16M株染色体DNA为模板,扩增4个布鲁菌抗原基因BMEI2002、BMEI1069、BMEI1483和BMEI0748,利用GatewayBP反应将基因克隆到入门载体pDONR201中,构建重组质粒,然后用Gateway LR反应将基因重组到3种表达载体(pDEST17、pHXGWA、pHGGWA)中,构建相应的重组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R2566(DE3)并诱导表达,分析利用3个不同载体所表达蛋白的表达量及表达形式。结果:利用BP反应构建了4个基因的重组质粒,用LR反应将这些基因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构建得到了相应的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后的可溶性分析显示,含6×His和TRX标签的pHXGWA所表达的蛋白在表达量和可溶性方面均优于pDEST17和pHGGWA。结论:通过Gateway技术实现了布鲁菌抗原的快速克隆,筛选到的pHXGWA可作为后续大规模克隆表达载体,为布鲁菌抗原的大规模克隆表达和保护性抗原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 徐杰于爽付思美钟志军王玉飞曲勍汪舟佳杜昕颖孙宏迪白耀霞黄留玉高岚陈泽良
- 关键词:GATEWAY布鲁菌蛋白表达
- 利用T载体克隆快速构建布鲁氏菌缺失突变株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T载体快速克隆构建布鲁氏菌突变株的方法,提高布鲁氏菌突变株构建的效率。方法:采用融合PCR的方法,将待缺失基因上下游的同源臂与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融合起来,构建突变盒,然后将突变盒直接与T载体连接,构建突变载体,将载体转入布鲁氏菌感受态细胞并筛选抗性克隆,进而获得布鲁氏菌的缺失突变株。结果:结合融合PCR和T载体快速克隆,能够在48h之内构建好突变载体,与传统的酶切连接相比,效率高、周期短。结论:基于T载体快速克隆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构建突变株的方法,为布鲁氏菌突变株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白耀霞杨毅王玉飞王同坤于爽陈燕芬付思美黄留玉田晋红陈泽良
- 关键词:布鲁氏菌T载体
- 四川部分地区犬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以及典型病例的诊断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解四川地区犬是否存在布鲁氏菌病,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及外膜蛋白BCSP3基因的PCR(BCSP31-PCR)对110只门诊以及流浪犬进行了布鲁菌病的血清学及分子学调查。结果表明:110只犬中12只RBPT检测为阳性,表示疑似布鲁菌感染,而进一步采用SAT以及BCSP31-PCR诊断只有1只为阳性,其余11只犬均为阴性。说明四川地区犬布病感染不严重,临床中RBPT存在假阳性,诊断时应结合临床症状、分子生物学技术等进行鉴别诊断。
- 杨洋徐晓阳于爽汪江雪奉代燊陈琛曹雪峰黄克和彭广能钟志军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血清学典型病例
- 基于VNTR技术对布鲁菌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应用15个VNTR位点对我国保存的19株布鲁菌标准株和4株减毒活疫苗以及松源地区10株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多态性研究。采用15个VNTR位点对33株布鲁菌进行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根据产物大小计算序列重复数,据此分析菌株的遗传多态性。建立了15个VNTR位点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拷贝数计算分析方法,应用该技术分析了33株布鲁菌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这15个位点能较好地区分不同种型或亚型以及减毒活疫苗株,同时也为临床株的分型提供了依据。
- 钟志军于爽彭广能徐杰王玉飞曲勍马晓平黄克和甄清陈泽良
- 关键词:布鲁菌遗传多态性
- 布鲁氏菌vjbR突变株的构建及其毒力表型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为分析vjbR在布鲁氏菌毒力中的作用,构建了vjbR的突变株和互补株,并分析了它们在巨噬细胞和小鼠体内的存活能力。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用卡那抗性基因替换了16M的vjbR(BMEII1116)基因,得到了vjbR的缺失突变株16M△vjbR。将vjbR基因的ORF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然后将其转入到突变株16M△vjbR中得到互补株16M△vjbR-C。用16M、16M△vjbR和16M△vjbR-C侵染巨噬细胞和感染小鼠,比较分析它们在巨噬细胞内的生存能力及小鼠毒力。研究结果表明vjbR突变株在巨噬细胞和小鼠体内的毒力减弱,存活能力下降,说明vjbR基因是布鲁氏菌16M的毒力相关基因,对于布鲁氏菌建立慢性感染是必要的。
- 付思美白耀霞曲勍徐杰王玉飞钟志军于爽王同坤杨毅陈燕芬汪舟佳杜昕颖黄留玉甄清陈泽良
- 关键词:布鲁氏菌毒力
- 两例小熊猫疑似布鲁菌感染的鉴别诊断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研究小熊猫这类野生动物是否存在布鲁菌感染,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及BCSP31-PCR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小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产房饲养的小熊猫进行了布鲁菌病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调查。结果表明:有2只小熊猫RBPT检测阳性,表示疑似布鲁菌感染,而进一步采用SAT及BCSP31-PCR诊断为阴性,排除了RBPT检测为阳性的2只小熊猫感染布鲁菌的可能性。说明RBPT存在假阳性结果,临床诊断此病时应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等进行鉴别诊断。
- 黄祥明杨洋吴孔菊罗永久于爽任志华石锦江徐晓阳兰景超彭广能钟志军
- 关键词:小熊猫试管凝集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