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洁琼

作品数:1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微球
  • 3篇释药
  • 3篇体外
  • 2篇抑制肿瘤
  • 2篇抑制肿瘤细胞
  • 2篇抑制肿瘤细胞...
  • 2篇增殖
  • 2篇体外释药
  • 2篇浓集
  • 2篇肿瘤
  • 2篇肿瘤细胞
  • 2篇肿瘤细胞生长
  • 2篇肿瘤细胞增殖
  • 2篇紫外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 2篇微乳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生长

机构

  • 15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丁洁琼
  • 7篇罗斌华
  • 2篇余良主
  • 2篇王柏军
  • 2篇曹畏
  • 2篇肖若蕾
  • 1篇唐琼
  • 1篇孟巍
  • 1篇阎志飞
  • 1篇周升
  • 1篇高彦茹
  • 1篇丁红
  • 1篇陶涛
  • 1篇韩璐
  • 1篇黄碧兰
  • 1篇王栋

传媒

  • 6篇湖北科技学院...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6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生理学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施被引量:15
2016年
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它能够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弊端,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文章结合生理学教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践,对此进行了总结。
孟巍余良主王柏军丁洁琼唐琼
关键词:生理学
一种具有线粒体靶向性的高分子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线粒体靶向性的高分子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线粒体靶向性的高分子共聚物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熊果酸靶向纳米粒,增强其在肿瘤细胞的浓集能力,延长作用时间。采用MTT法和细胞划痕实验,研...
丁洁琼谭洁罗斌华
一种烫伤创面修复纳米乳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烫伤创面修复纳米乳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组合物包括羟基积雪草苷原料药、柠檬精油、乳化剂、水;将羟基积雪草苷粉末溶于水中,溶解完全后加入含有W/O型乳化剂的柠檬精油中,在细胞破碎仪下...
丁洁琼卢博成罗斌华
格列吡嗪缓释微球的制备及释药特性考察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采用球晶造粒技术制备格列吡嗪缓释微球并考察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乙基纤维素和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聚乙二醇6000为载体,采用球晶造粒技术制备格列吡嗪缓释微球,对微球的形状、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该法所制微球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度分布在40~190μm内的微球占总数的99%,载药量为35.6%,包封率为89.5%,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24h累计释药量96%。结论该法可用于制备格列吡嗪缓释微球。
罗斌华丁洁琼肖若蕾
关键词:格列吡嗪体外研究球晶造粒技术缓释微球
无创性快速产前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7年
染色体异常中约75%为非整倍体,最常见的为21三体。核型分析为诊断性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提供了金标准。然而,羊水、绒毛膜等标本来源具有创伤性,且结果回报时间超过2周。妊娠母体血中存在胎儿DNA使无创性产前检测成为可能,其后发展了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近来,游离胎儿RNA、胎儿DNA甲基化、比较基因组杂交等技术也用于研究无创性快速产前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本文就无创性快速产前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程兰芳丁洁琼高彦茹何智斌
关键词:染色体非整倍体核型分析快速诊断方法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PR、Ki-67、p53表达与超声造影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p53表达与超声造影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符合研究要求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7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检查、病理检查及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分析患者癌组织中ER、PR、Ki-67、p53表达与超声造影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肿块边缘呈毛刺征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R、PR、Ki-67、p53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无毛刺征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在等-低增强患者的ER和P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高增强患者(P<0.05)。增强均匀患者p53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增强不均匀患者(P<0.05);有灌注缺损患者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无灌注缺损患者(P<0.05)。在不同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血流分级患者ER、PR、Ki-67、p53阳性表达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随CDFI血流分级的增高其阳性表达率随之上升(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R、PR、Ki-67、p53表达与超声造影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超声检查可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黄凌萍丁洁琼
关键词:导管乳腺受体受体KI-67
蕲艾精油纳米乳的制备及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2024年
目的 制备蕲艾精油纳米乳,提高艾叶精油稳定性,解决艾叶精油易挥发、易变质、不易长期保存的问题。方法 采用机械法制备蕲艾叶精油纳米乳,通过离心实验筛选乳化剂泊洛沙姆188、吐温20、吐温80,助乳化剂无水乙醇、甘油、正丁醇,以及油水相的比例,制备的乳剂通过粒径分析仪、光学显微镜对粒径、PDI、ζ电位、形态表征。采用含水量-电导率法绘制蕲艾精油纳米乳伪三元相图,确定最佳处方工艺。结果 经筛选制备的蕲艾精油纳米乳最佳工艺为:乳化剂泊洛沙姆188、助乳化剂无水乙醇、油相大豆油、水相为去离子水、该乳剂的粒径91.1nm、ζ电位-6.63mv、PDI为0.225、Km值为0.375,高速离心后未见沉淀以及油水分离。结论 用该方法制备的蕲艾精油纳米乳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为进一步推广蕲艾精油打下基础。
卢博成程丽媛彭小航丁洁琼
关键词:纳米乳伪三元相图Ζ电位PDI
利多卡因微乳的制备及性质考察被引量:2
2013年
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局部麻醉药作用起效快,维持时间长,穿透性、扩散性也较强,可以用于皮肤穿刺性检查、皮肤外科手术以及激光美容等各种医疗手段所引起的皮肤浅表创伤性疼痛的麻醉。微乳是一种液一液分散体系,一般由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微乳具有稳定性好、制备简单、粒径小、缓释和靶向作用等优点。本实验通过伪三元相图研究利多卡因微乳的形成条件,并对其性质进行考察。
罗斌华丁洁琼曹畏
关键词:利多卡因微乳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皮肤穿刺
阿霉素-PLGA微球体外释药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阿霉素-PLGA微球体外释药特性的研究。方法以透析法考察阿霉素-PLGA微球的体外释药行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33 nm处测定阿霉素-PLGA微球的体外释药量。结果在0.1~20μg.ml-1浓度范围内,阿霉素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药物的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阿霉素-PLGA微球体外释药的测定方法。
罗斌华丁洁琼阎志飞丁红
关键词:微球体外释药
氧化苦参碱长循环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2025年
目的制备包载氧化苦参碱的长循环纳米粒,并研究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采用W/O/W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包裹氧化苦参碱的长循环纳米粒,并对纳米粒的外观、粒径、电位、载药量与包封率等质量指标进行考察,通过透析袋法研究纳米粒的体外释药行为,并进行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包载氧化苦参碱的长循环纳米粒溶液外观泛有淡蓝色乳光,粒径为(85.67±2.47)nm,电位为(-20.725±2.5)mv,载药量平均值为21.09%,包封率平均值为74.39%,在24h内药物体外释放率为80.27%,对其体外释药曲线进行方程拟合,氧化苦参碱长循环纳米粒释药行为符合Ritger-Peppas方程,其拟合方程为M_(t)=32.1056(t0.30518),R^(2)=0.93235。结论制备的氧化苦参碱长循环纳米粒粒径分布均匀,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能缓慢释放药物。
曾子容丁洁琼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纳米粒体外释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