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湘宁

作品数:88 被引量:2,756H指数:17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0篇耐药
  • 46篇耐药性
  • 39篇细菌
  • 33篇细菌耐药
  • 23篇细菌耐药性
  • 20篇耐药监测
  • 17篇耐药性变迁
  • 17篇耐药性监测
  • 16篇球菌
  • 16篇细菌耐药性监...
  • 16篇敏感性
  • 15篇药物敏感
  • 15篇药物敏感性
  • 15篇细菌耐药监测
  • 14篇杆菌
  • 12篇碳青霉烯
  • 12篇碳青霉烯类
  • 12篇碳青霉烯类耐...
  • 12篇青霉烯
  • 12篇青霉烯类

机构

  • 84篇四川省人民医...
  • 27篇甘肃省人民医...
  • 26篇复旦大学
  • 26篇广州医科大学
  • 26篇昆明医科大学
  • 25篇哈尔滨医科大...
  • 2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5篇吉林大学中日...
  • 25篇北京医院
  • 25篇陕西省人民医...
  • 25篇河南省人民医...
  • 25篇宁夏医科大学
  • 2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5篇新疆医科大学...
  • 25篇浙江大学医学...
  • 2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5篇中南大学
  • 25篇江西省儿童医...
  • 25篇北京协和医院
  • 25篇山西省儿童医...

作者

  • 85篇黄湘宁
  • 77篇喻华
  • 27篇魏莲花
  • 26篇季萍
  • 25篇褚云卓
  • 25篇周树平
  • 25篇孙自镛
  • 25篇张利侠
  • 25篇马娟
  • 25篇朱镭
  • 25篇王传清
  • 25篇王山梅
  • 25篇胡云建
  • 25篇艾效曼
  • 25篇俞云松
  • 25篇林洁
  • 25篇孟晋华
  • 25篇孙景勇
  • 25篇徐雪松
  • 25篇徐英春

传媒

  • 25篇中国感染与化...
  • 9篇中国抗生素杂...
  • 9篇实用医院临床...
  • 7篇世界感染杂志
  • 5篇四川医学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川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4篇2025
  • 1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病原菌分布,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方法对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外科ICU及急诊ICU 253例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114例(45.1%)患者送检静脉导管进行细菌培养的同时行静脉血培养,其中5例(4.4%)静脉导管及血液同时培养出同一种病原菌,12例(10.5%)静脉导管培养阳性、血培养阴性,15例(13.2%)静脉导管培养阴性,血培养阳性;69例患者仅送检静脉导管培养,其中13例(18.8%)静脉导管培养阳性。导管和外周血液分离到的病原菌主要有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酵母样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结论了解CRBSI的常见病原菌分离情况有助于CRBSI的早期诊治和合理使用抗生素,从而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 CRI死亡率,降低医院感染率。
黄湘宁刘华喻华银洁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
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年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29
2014年
目的统计分析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2012年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我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各成员单位按照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目标细菌鉴定、药敏试验,依据CLSI2012年标准,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按患者首次分离菌株进行统计分析,共收集细菌9857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2340株,占73.4%,革兰阳性菌26231株,占26.6%。革兰阳性菌中,分离出葡萄球菌属细菌16435株,占阳性菌62.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315株,占葡萄球菌属56.7%;革兰阴性菌中分离率排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6.8%、肺炎克雷伯菌16.2%、铜绿假单胞菌11.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1.1%和70.6%,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别占1.0%和5.1%,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为4.5%,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耐药比较突出,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在40.0%以上,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在60.0%以上,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耐药率<10.0%。鲍曼不动杆菌对包括亚胺培南在内的大多数监测药物耐药率超过50.0%,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药物保持了较高的抗菌活性。结论我省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充分利用本地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进行监督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喻华刘华黄文芳袁红黄湘宁乔宁殷琳张凯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耐药率细菌感染
2015—2018年四川地区无菌体液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对四川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2015—2018年度无菌体液(未包括血液)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本省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监测方案,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E-test法或自动化仪器检测法,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协会(CLSI)2018年标准,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2018年间四川地区无菌体液共分离出29754株非重复的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1351株,占38.1%,革兰阴性菌18403株,占61.9%。无菌体液中最常见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8.3%和63.9%。MRSA和MRCNS对绝大多数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屎肠球菌中分别检出0.5%(9株)对利奈唑胺耐药和2.2%(40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粪肠球菌中发现1.7%(22株)对利奈唑胺耐药和0.3%(4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由4%降至1.8%,而耐利奈唑胺屎肠球菌由1.3%降至0。无菌体液标本中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5.8%和25.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氢霉烯类仍然保持较高的活性。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已大于65%。结论四川地区无菌体液分离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部分仍呈增长趋势,尤其是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分离率较高。非发酵菌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应充分利用本地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进行感控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钟敏龙姗姗黄湘宁杨永长殷琳张凯喻华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无菌体液细菌分布耐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临床标本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VITEK2-compact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及耐甲氧四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筛查。结果①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1556株,标本类型主要为痰、伤口、脓液和血液,分别占50.0%、19.9%、7.6%和6.7%;②引流液是MRSA检出率最高的标本类型;检出的MRSA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呈多重耐药,其耐药率均>9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③不同科室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耐药率不同:新生儿科及儿科分离的菌株对苯唑西林、利福平、庆大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其它科室;ICU分离的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科。结论临床分离出SAU的标本类型主要为痰液、伤口分泌物、脓液和血液,引流液标本MRSA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痰液。不同病区分离SAU耐药率不同,新生儿及儿科患者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最低,但红霉素的耐药率儿科最高,而急诊科及ICU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最高。
刘小琦喻华黄湘宁张欣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血清前S1抗原感染状态与胎儿官内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137例HBsAg阳性孕妇的血清与脐血,HBeAg是否阳性分为HBeAg阳性孕妇血清组和HBeAg阴性孕妇血清组,采用ELISA和PCR方法对两组标本进行preS1与HBVDNA检测。结果HBeAg阳性孕妇血清组preS1检出率为88.5%,明显高于HBeAg阴性孕妇血清组34.1%(P〈0.01);HBeAg阳性孕妇血清组HBVDNA检出率为96.1%,明显高于HBeAg阴性孕妇血清组25.9%(P〈0.01);HBeAg阳性孕妇脐血HBVDNA检出率为46.2%,明显高于HBeAg阴性孕妇组11.8%(P〈0.01);preS1在HBVDNA阳性组中的检出率为88.8%,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23.1%(P〈0.01)。结论育龄妇女血清乙肝病毒preSl的常规检测,有利于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可作为母婴垂直传播的一项预防措施。
周燕黄湘宁刘庆蓉喻华
关键词:孕妇乙型肝炎病毒PRES1HBV
2015一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变迁
2025年
目的 了解2015-2021年国内不同地区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耐药性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21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定仪,按CHINET统一技术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15-2021年共收集嗜血杆菌属细菌43 642株和卡他莫拉菌16 191株。嗜血杆菌属细菌占CHINET耐药监测总体细菌的2.91%,占革兰阴性杆菌的4.07%。40 437株流感嗜血杆菌中,儿童株66.89%、成人株33.11%,90%以上分离自呼吸道标本,53.79%检出产β内酰胺酶;儿童株对阿奇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高于成人株;产酶株对所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酶株;检出不产β内酰胺酶但对氨苄西林耐药流感嗜血杆菌779株。16 191株卡他莫拉菌中,儿童株(80.06%)多于成人株(19.94%);卡他莫拉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呋辛均很敏感,细菌耐药率<2.0%。结论 产β内酰胺酶所致的耐药流感嗜血杆菌的出现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挑战。因此,开展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非常重要。建议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积极完善开展流感嗜血杆菌的药敏试验,加强该菌的耐药监测。
范会邵春红王嘉杨洋胡付品朱德妹陈运生孟青张泓王春董方宋文琪温开镇张贻荣王传清付盼卓超苏丹虹柯江维周树平张华胡方芳康梅何超喻华黄湘宁徐英春张小江刘文恩李艳明朱镭孟晋华王世富单斌杜艳贾伟李刚冯佼龚萍宋淼魏莲花王欣汪瑞忠房华郭素芳王艳艳郭大文赵金英张利侠马娟沈瀚周万青郭如意朱焱吴劲松卢月梅倪语星孙景勇马晓波郑燕青俞云松林洁孙自镛陈中举胡志东李金张峰波
关键词: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2015—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迁
2025年
目的了解2015—2021年CHINET所属52所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变迁。方法按照CHINET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进行大肠埃希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 5.6及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2021年共分离到非重复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289760株,主要分离自尿液标本[(44.7±3.2)%],女性尿标本占比高于男性(59.0%对29.5%);未成年人呼吸道及脑脊液标本分离株占比均高于成人(16.7%对7.8%,0.8%对0.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内科分离株占比最多[(28.9±2.8)%],有增长趋势。7年间,产ESBL大肠埃希菌及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o)总检出率分别为55.9%及1.8%。产ESBL大肠埃希菌历年检出率三级医院最高。儿童医院CREco历年检出率高于二、三级医院。三级医院产ESBL大肠埃希菌、儿童医院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CREco检出率均有下降趋势。二、三级医院CREco检出率有缓慢上升趋势。历年抗生素耐药率变化趋势缓慢。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是β内酰类药物中抗菌活性最好的药物(耐药率≤2.1%)。β内酰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以及呋喃妥因和磷霉素(分离自尿标本菌株)耐药率均在10%以内。不同等级医院和不同科室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差异,尤其对头孢唑林及环丙沙星,分离自非ICU未成年住院患者的菌株耐药率明显低于其他科室患者(P<0.05)。对于大多数药物,分离自ICU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除替加环素外)高于其他科室;三级医院分离株(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除外)耐药率高于二级医院和儿童医院。结论大肠埃希菌是重要致病菌,超半数的临床分离株产ESBL。虽然CREco总体检出率低,但在二、三级医院
王山梅马冰李轶杨洋胡付品朱德妹徐英春张小江张朝霞季萍谢轶康梅王传清王爱敏徐元宏黄颖孙自镛陈中举倪语星孙景勇褚云卓田素飞胡志东李金俞云松林洁单斌杜艳郭素芳魏莲花邹凤梅张泓王春胡云建艾效曼卓超苏丹虹郭大文赵金英喻华黄湘宁刘文恩李艳明金炎邵春红徐雪松鄢超张利侠马娟周树平周艳朱镭孟晋华董方
关键词:细菌耐药监测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2015—2021年CHINET儿童患者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变迁
2025年
目的了解各类医疗机构门急诊和住院患儿临床分离菌的菌种组成和耐药性异同点,提供合理用药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分别收集并统计CHINET 2015—2021年临床门急诊和住院患儿临床分离病原菌及药敏资料。结果2015—2021年CHINET耐药监测网中儿童患者分离株共278471株,其中门急诊分离株占17.1%,以A群β溶血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住院分离株占82.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最常见。门急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24.5%)低于住院患儿(31.5%),且门急诊MRSA分离株对多种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住院患儿。门急诊和住院患儿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或屎肠球菌和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均较低,肺炎链球菌、β溶血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且门急诊红霉素耐药的A群β溶血链球菌的检出率高于住院患儿。门急诊患儿产β内酰胺酶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45.1%)低于住院患儿(59.4%),且均总体呈上升趋势。门急诊和住院患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n)、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e)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a)的检出率分别为14.0%和24.2%、11.7%和20.6%、47.8%和52.8%。门急诊患儿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受试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住院患儿。门急诊患儿氟喹诺酮类耐药大肠埃希菌、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CRKpn和CRPae的检出率均低于住院患儿,但2021年CRAba的检出率高于住院患儿。结论门急诊和住院儿童患者中临床分离菌的分布不同,MRSA、ESBL和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CRO)等菌株在住院儿童中的检出率均高于门急诊患儿。临床应依据病原学诊断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
孟青周林涛陈运生杨洋胡付品朱德妹王传清王爱敏朱镭孟晋华张泓王春董方吕志勇周树平周艳王世富胡芳芳徐英春张小江张朝霞季萍贾伟李刚温开镇张贻荣金炎邵春红赵勇龚萍卓超苏丹虹单斌杜艳郭素芳冯佼孙自镛陈中举刘文恩李艳明马晓波郑燕萍郭大文赵金英汪瑞忠房华张利侠马娟李继红胡志东李金倪语星孙景勇郭如意朱焱谢轶康梅徐元宏黄颖王山梅楚亚菲喻华黄湘宁魏莲花邹凤梅沈瀚周万青褚云卓田素飞
关键词:细菌耐药监测药物敏感性试验
8548例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分析2012-2013年四川省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四川省54家医院临床血培养阳性患者8 548例,菌株鉴定到种,药敏试验采用MIC法和纸片扩散法(KB法),结果按CLSI2012年版标准判读,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8 548株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1.5%(4 407/8 548),革兰阳性球菌占45.9%(3 929/8 548),真菌占2.2%(192/8 548),厌氧菌占0.2%(20/8 548)。大肠埃希菌分离率最高为26.0%(2 223/8 548);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为8.8%(756/8 548);葡萄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32.8%(2 806/8 548);金黄色葡萄球菌为7.3%(628/8 54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99.7%和98.7%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亚安培南耐药率71.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0.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66.9%。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耐药率为3.9%和0.9%。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率分别为0.8%,0.9%,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4.3%,0.9%,对替考拉宁均未发现耐药株。就绝大多数抗菌药而言,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结论:血流感染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是主要感染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同样不容忽视。
张凯喻华黄湘宁刘鑫黄影
关键词: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耐药性
2011年四川省人民医院分离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了解2011年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致病菌,采用VITEK2-compact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2011年版标准判断结果,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①2011年我院共分离致病菌4461株,标本类型主要为痰、尿液、血液和伤口分泌物等。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9%,革兰阴性菌占61%。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和粪肠球等,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②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51.6%,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CN)检出率为86.1%,检出的MRSA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呈多重耐药,耐药率均>9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2%和1.8%,未发现耐利奈唑胺肠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9.5%和29.5%,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1%和1.1%;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5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的有抗假单胞菌活性的药物的耐药率小于30%。结论 2011年度我院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医院感染率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有重要意义。
刘祥琴喻华乔宁黄湘宁
关键词:细菌抗菌药物耐药监测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