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珂

作品数:2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胶质
  • 5篇胶质瘤
  • 4篇动物
  • 4篇动物血
  • 4篇动物血清
  • 4篇血清
  • 4篇培养液
  • 3篇入路
  • 3篇神经外科
  • 3篇外科
  • 3篇颅内
  • 3篇内镜
  • 3篇教学
  • 3篇垂体
  • 2篇丁苯
  • 2篇丁苯酞
  • 2篇依达拉奉
  • 2篇异黄酮
  • 2篇原体

机构

  • 21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天津市环湖医...
  • 2篇铜川矿务局中...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西安电力中心...

作者

  • 21篇高珂
  • 10篇冒平
  • 9篇王拓
  • 3篇李瑞春
  • 2篇王刚
  • 2篇李奇
  • 2篇崔波
  • 2篇张越林
  • 2篇王茂德
  • 2篇闫峰
  • 2篇张仲林
  • 2篇徐高峰
  • 2篇毛国超
  • 2篇陈伟
  • 2篇岳伟
  • 1篇郭世文
  • 1篇宋锦宁
  • 1篇冯怡
  • 1篇姜海涛
  • 1篇祁磊

传媒

  • 3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三维重建模型的增强现实技术在颅内病变术前定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利用基于三维重建模型的增强现实(AR)技术进行颅内病变的术前精确定位,并评估其定位效果。方法选取24例拟接受开颅手术的颅内病变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分别采用基于三维重建模型的AR技术及传统方法进行颅内病变术前定位,均采用常规方法开颅,通过与术中所见病变的实际位置对比,评估两种方法的定位准确度。结果研究组定位准确10例,较准确2例;对照组定位准确4例,较准确6例,不准确2例;两组定位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10,P=0.001)。结论与传统定位相比,基于三维重建模型的AR技术能提高颅内病变术前定位准确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威常骁毅高珂冒平王伟梁晨
关键词:颅内病变增强现实技术
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经颞岛叶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7 d脑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 d,研究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 d,研究组的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方式可有效缩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助于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升GCS评分及血肿清除率,同时还具有减小术后脑水肿体积,减少神经元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势。
李峰高珂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底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神经外科的颅底手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颅底肿瘤中心轮转的培训人员44名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进修医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幻灯片讲解为主的授课方式;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加入了三维重建可视化教学内容,重现肿瘤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解剖结构,模拟手术入路。授课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评价。分为客观(理论考试)及主观(自我评价)两部分。结果第一部分理论考试成绩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成绩分别为(78.5±8.2)分和(69.3±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后发现观察组中不及格1名,及格8名,良好9名,优秀4名;对照组中不及格3名,及格15名,良好4名,优秀0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学员自我评价,观察组成员认为其收获也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自我评价为无收获0名,有所收获10名,收获很大12名;对照组中自我评价为无收获6名,有所收获14名,收获很大2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患者术前的影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并将该技术用于年轻医师的颅底手术教学培训中,极大程度地提高了颅底手术教学的成效。
高珂崔波
关键词:三维重建颅底肿瘤手术教学可视化教学手术入路
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抗氧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抗氧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3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8例,常规治疗)和研究组(68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3.8%(P<0.05)。治疗后,两组的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黏度低切(WLV)、全血黏度中切(WMV)、全血黏度高切(WHV)、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PCV)、红细胞沉降率(ESR)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显著。
李峰高珂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出血炎症因子
一种胶质瘤类器官复苏液、培养液及复苏培养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质瘤类器官复苏液、培养液及复苏培养方法,属于胶质瘤类器官复苏技术领域。所述复苏液包含紫杉叶素和毛蕊异黄酮。本发明胶质瘤类器官复苏液,在复苏胶质瘤类器官时可大大降低DMSO对胶质瘤类器官的损伤及冷冻对其的...
高珂崔波冒平王拓
MDT联合CBL教学法在脑胶质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team,MDT)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神经外科脑胶质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82名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名住培学员。试验组采用MDT联合CBL教学法进行脑胶质瘤临床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对比两组住培学员的理论考试及病案分析成绩,结合调查问卷评分,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住培学员的脑胶质瘤理论考试及病案分析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住培学员在学习兴趣提升、文献检索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联合CBL教学法进行脑胶质瘤临床教学效果良好,有助于提升住培学员的学习成绩及综合学习能力。
冒平王拓高珂张仲林
关键词:脑胶质瘤临床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一种心脑血管造影导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脑血管造影导管,包括导管(1)和位于导管(1)内的导线(2),导管(1)的前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造影剂喷出孔(3),导线(2)的前端从导管(1)的前端的开口中伸出且导线(2)的前端设置有导头(4),导头(...
刘昊姜海涛陈伟高珂郭世文
文献传递
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采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IAC)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两家医院神经外科42例颅内蛛网膜囊肿(IAC)患者。其中未使用神经内镜的单纯显微外科手术(A组)24例,直接或配合使用神经内镜手术(B组)18例。通过临床病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对比是否使用神经内镜(A,B两组间)对患者手术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临床症状的改善、术后随访囊肿复发或变化等方面产生的相关统计学差异。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42例患者,均采用了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依据是否使用神经内镜又可分为2组:未使用神经内镜(A组),直接或配合使用神经内镜(B组)。术后大部分病人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或控制,复查颅脑CT或MRI均显示囊腔较前有所缩小,手术疗效明显。B组术式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囊肿复发率及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方面较A组有明显优势。结论神经内镜技术适应性广,疗效确切,是微创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发展趋势,可以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IAC复发率,值得提倡。
闫峰张越林毛国超刘林林高珂王刚岳伟
关键词:颅内蛛网膜囊肿神经内镜疗效分析
头颅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在垂体腺瘤围手术期的作用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头颅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垂体腺瘤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00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500例垂体腺瘤患者在神经内镜/显微镜下鼻蝶垂体瘤手术术前均行头颅CTA检查,确诊垂体瘤合并动脉瘤患者16例;术中利用CTA神经导航,发生颈内动脉损伤致大出血0例;术后发生迟发性鼻腔出血患者5例,经填塞治疗后,CTA检查未见假性动脉瘤。结论头颅CTA检查在垂体腺瘤的围手术期内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翔宇王宁王茂德高珂王乃冰李奇
关键词:垂体腺瘤动脉瘤
胶质瘤类器官原代促活液、培养液及制备、培养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质瘤类器官原代促活液、培养液及培养方法,属于胶质瘤类器官原代分离技术领域,所述胶质瘤类器官原代促活液主要成分包含有效浓度范围为1‑20μmol/L的丁苯酞和0.02‑0.5mol/L的异氟醚。本发明提供...
冒平王拓高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