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清
- 作品数:195 被引量:440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矢量涡旋光束的生成与模式识别方法被引量:2
- 2023年
- 与宏观物体类似,光子等微观粒子也可携带角动量。光子的角动量包括自旋角动量和轨道角动量,两种角动量的共同作用产生了一种新型结构光束,即矢量涡旋光束。矢量涡旋光束具有各向异性的波面和偏振分布,提供了多种光场自由度,在量子技术、光通信、激光探测、激光加工、高分辨成像、光镊等前沿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高效地生成矢量涡旋光束,以及高精度地识别矢量涡旋光束的模式分布,是其应用的关键。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矢量涡旋光束的生成与模式识别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系统梳理了本文作者过去十年在该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其相关代表性成果。
- 付时尧高春清
- 关键词:物理光学轨道角动量自旋角动量
- 一种基于光束轨道角动量态和振幅的混合键控方法与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束轨道角动量态和振幅的混合键控方法与系统。本发明将光束轨道角动量编码技术与传统的振幅键控技术相结合,在采用有限的OAM态编码的情况下,引入了振幅键控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数字信号的编码效率。本发明的光束...
- 高春清付时尧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泰曼格林干涉仪的偏振合成矢量光束的方法与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泰曼格林干涉仪的偏振合成矢量光束的方法与装置,只需将螺旋光束沿光轴方向入射,则该光学系统的出射光即为矢量光束。不同的螺旋光束入射,可生成不同的矢量光束。矢量光束的阶次为入射螺旋光束角量子数的绝对值,矢...
- 高春清付时尧戴坤建
- 文献传递
- 一种实现光束轨道角动量态叠加和调制的装置
- 本发明是一种实现光束轨道角动量态叠加和调制的装置,属于激光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由激光器、起偏器、1/4波片、衍射光栅、傅立叶透镜、偏振分光棱镜、两个道威棱镜、三个全反射镜、针孔光阑组成。本发明首先采用以衍射光栅和傅立叶透...
- 高春清刘义东高明伟齐晓庆
- 文献传递
- 一种同时产生多路多轨道角动量态复用光束的方法与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生成多路多轨道角动量态复用光束的方法与系统。本发明设计了可同时生成多路多轨道角动量态复用光束的纯相位光栅,当基模高斯光束入射时,衍射场为多路多轨道角动量态复用光束。通过调整光栅的相关参数可以实现衍射场...
- 付时尧尚紫君高春清
- 一种基于干涉的光束轨道角动量谱分析方法与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干涉的光束轨道角动量谱分析方法与装置。引入一参考高斯光束,使其与待测光束同轴干涉,通过干涉场的二维光场分布,以及待测光束和参考光束的二维光场分布,可反推出待测光束的复振幅,进而采用螺旋谐波展开的方式直...
- 付时尧高春清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GS算法的畸变涡旋光束自适应预校正方法与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S算法的涡旋光束自适应预校正方法与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涡旋光束自适应预校正系统,由发射模块、接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主机构成。本发明基于GS算法,通过探测高斯探针光束的光强分布,计算预校正相位屏,并将...
- 高春清付时尧张世坤王彤璐
- 文献传递
- 一种实现光束轨道角动量态复用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是一种实现光束轨道角动量态复用编码的方法和装置,属于光电技术领域。本发明由激光器、起偏器、扩束器、空间光调制器、三个1/4波片、傅立叶变换透镜、偏振分光棱镜、两个波罗棱镜、小孔光阑组成。本发明首先采用以空间光调制器...
- 高春清齐晓庆高明伟
- 半导体抽运的Er:YAG陶瓷单频脉冲激光器被引量:3
- 2018年
- 利用掺铒钇铝石榴石(Er:YAG)单块非平面环形腔(NPRO)激光器作为种子源,通过注入锁定技术研制了半导体抽运的Er:YAG陶瓷单频脉冲激光器。在重复频率为200Hz的条件下,获得了脉冲能量为11.45mJ、脉冲宽度为174ns的1645nm单频脉冲输出,在x和y方向上的M^2因子分别为1.45和1.42,脉冲光与种子光拍频信号的频谱半峰全宽为2.67MHz。实验表明,Er:YAG陶瓷作为增益介质在产生1.6μm激光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此激光器可在激光雷达领域作为多普勒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和遥感激光雷达的光源。
- 王硕史阳李尚桦宋睿高明伟王庆高春清
- 关键词:激光器全固态激光器
- 基于对数坐标变换的涡旋键控译码
- 2025年
- 光子轨道角动量(OAM)为光通信提供了新的高维自由度,有望提高光信息传输系统信道容量,解决当前通信资源紧张的问题.OAM键控(OAM-SK)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传输机制,其中,对OAM模式的有效识别和检测是实现OAM-SK译码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数极坐标变换的OAM译码系统,首先通过设计的坐标变换光栅进行映射,再引入优化的相位校正光栅进行补偿,最后采用一个傅里叶变换透镜实现了OAM模式的分离.对系统在不同光栅参数下的分束效果进行数值评估,在实验中成功实现了-35-+31阶轨道角动量模式的分束.进一步地,基于该OAM解复用系统,搭建了自由空间光数据传输演示系统.通过引入特定译码规则,有效克服了对数极坐标变换存在的相邻模式混叠的问题,实现了748934个码元的无误码传输.本文结果为未来高容量光通信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 李浪周诗韵高春清付时尧
- 关键词:轨道角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