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振华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市滨海新区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MC区域及其邻近海区大气的CLFO及与中国夏季降水变化
- 利用1979—2009年NOAA卫星观测OLR资料、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中国753站逐日降水资料及1982—2011年NOAA的SST资料,研究了亚洲夏季风流经区域海洋上空OLR的气候低频振荡CLFO(30...
- 靳振华
- 关键词:向外长波辐射夏季风降水
- 文献传递
- 海洋性大陆区域OLR的气候低频振荡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可能联系被引量:8
- 2013年
- 利用1979-200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地面观测站降水资料,研究了海洋性大陆(Maritime Continent,MC)区域的低频振荡气候学特征及其与中国东部降水扰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气候平均状况下MC 区域存在显著的低频振荡(CLFO),30 ~ 60 d季节内振荡在4-9月强度最大,且MC区域为低频OLR方差贡献率大值区.低频时间尺度上,MC区域OLR在4-9月有4次比较明显的活跃过程,在1~4(5~8)位相,对流相对较弱(活跃).OLR的CLFO在热带地区显著东传,在南北方向亦存在位相的传播.从MC区域经南海、菲律宾群岛至中国长江流域存在类似于EAP波列(或P-J型遥相关)的扰动环流分布.不同位相上,低频环流及加热场的变化表明,中国降水的扰动在4-9月间受到MC区域CLFO的可能影响.低频热力场在南北方向上呈现EAP波列状或P-J型遥相关状分布.在OLR的CLFO的峰(谷)位相时,MC区域低层辐散(辐合),高层辐合(辐散),低频对流相对较弱(较强),在MC区域至日本海激发EAP波列(或P-J型遥相关);在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因低频气旋(反气旋)而位置偏东(偏西);中国的江南及河套地区降水偏少(偏多),西南及青海、甘肃等地降水增加(减少).在转换位相时,MC区域低频对流在部分地区更为活跃,在对流层低层激发低频的气旋-反气旋-气旋的波列,南亚高压偏南,长江中上游、吉林地区出现明显的辐合区,降水偏多,黄淮之间及云贵地区降水偏少.这些结果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气候学意义上的低频振荡特征及LFO的季节锁相问题,有利于进一步认识中国不同地区降水扰动的成因.
- 靳振华管兆勇
- 关键词:夏季降水向外长波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