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斌
- 作品数:161 被引量:628H指数:1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 小剂量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临床观察
- 目的:评价小剂量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例CML-BC病例,男性5例,女性3例,48~67岁,中位年龄57岁;慢性期(CML-CP)病程7~65个月,中位病程36个月。...
- 陈建斌黄宗干
- 文献传递
- 苦参碱通过MAPK信号转导通路促进U937细胞凋亡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Mat)对人淋巴瘤细胞株(U937)的抗癌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0.1,0.2,0.3,0.4,0.5 g.L-1Mat处理U937细胞后,分别采用倒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台盼蓝拒染法及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MAPK的磷酸化活性。结果:0.2 g.L-1Mat对人组织淋巴瘤U937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0.2 g.L-1Mat作用U937细胞48 h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数目减少,有些细胞变小、变圆,随着Mat作用浓度的增加,U937细胞逐步出现增多的凋亡细胞;Mat可以抑制U937细胞中ERK的活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38和JNK的活性。结论:Mat可以在体外抑制人淋巴瘤细胞U937的增殖作用,诱导其凋亡,并且Mat可能通过抑制U937细胞中ERK的活性,提高p38和JNK的活性发挥其诱导凋亡作用。
- 杨泽松牟君陈建斌葛群芳廖洋卢前微黄宗干
- 关键词:苦参碱细胞系凋亡MAPK信号通路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Borna病病毒的检测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Borna病病毒(BDV)感染与人类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FQ-nRT-PCR)检测了15例MM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BDV P24基因片段。结果15例MM患者与20例健康对照组PBMC均未检测到BDV P24基因片段。结论MM与BDV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 杨泽松陈建斌刘琼牟君赵立波谢鹏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BORNA病病毒聚合酶链反应
- 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而引发的一组异质性遗传综合征,包括重型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evere congenital neutropenia, SCN)、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yclic neutropenia, CN)、家族性良性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网状组织发育不全等一系列疾病。本文着重介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中的2种类型:SCN和CN。近年来相关学者在分子水平上对先天性粒细胞减少症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将SCN 和CN 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相应的治疗措施综述如下,以期为今后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苏霞丽陈建斌
- 关键词: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减少综合征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肌腺苷酸含量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用改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心肌腺苷酸含量。方法 :ODSC18柱 ,检测波长 2 5 4nm。甲醇 - 5 0mmol/L磷酸盐 (1∶99)缓冲液 (pH6 .0 7)为流动相。 结果 :心肌ATP、ADP和AMP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1.1%± 9.3%、94 .8%± 10 .6 %及 98.3%± 5 .7% ;日内RSD分别为 3.5 %、6 .9%和 4 .8% ;日间RSD分别为 6 .4 %、8.6 %及 8.2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采用该法发现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ATP、ADP和AMP含量降低。
- 陈建斌饶邦复周远大何海霞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腺苷酸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提高对TTP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治及疗效。结果:29例TTP患者,平均年龄43岁,62%(18/29)为女性。8例(27.6%)临床出现典型五联征(发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和肾脏损害);23(79.3%)例TTP患者表现三联征(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所有的患者外周血涂片可见破碎红细胞,均值为8.9%(2%-20%)。本组病例以血浆置换(PE)和血浆输注(PI)治疗为主,18例患者予以PE治疗,中位置换次数为4.5次(1-10次),9例患者予以PI治疗,PE组和PI组有效率分别为72.2%和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9)。结论:TTP女性多见,"三联征"为其突出临床表现,血清乳酸脱氢酶及外周血破碎红细胞计数升高对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PE疗效显著优于PI,为治疗TTP的首选方法。
- 谭栩陈建斌杨泽松彭曦李珍
-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浆置换
- 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7
- 1995年
- 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重庆630042)陈建斌,饶邦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重庆630042)朱治本,何海霞生理状况下,机体需每日摄入60mg维生素以VC)才能满足合成胶原蛋白所需。为...
- 陈建斌饶邦复朱治本何海霞
- 关键词:维生素C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APBSCT的NHL患者56例,其中男37例,女19例,中位年龄44岁(16~69)岁,缓解病例46例,部分缓解7例,复发难治3例。结果:56例移植患者中55例获造血重建,1例未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个/L的中位时间9.5 d(7~18 d)、血小板计数〉20×109个/L的中位时间11.5 d(6~24 d)。24例患者于粒细胞缺乏期时出现发热,5例出现轻中度腹泻,1例出现轻度肝功能损害,1例出现带状疱疹。所有患者随访截止于2014年4月1日,中位随访时间20.25月(3.0~60.5月)。45例存活(其中5例带病生存),10例复发,11例死亡(其中5例死于复发)。复发率为17.9%,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80.4%、71.4%。结论:APBSCT是治疗NHL的有效手段,造血重建快,并发症少。
- 张端众肖青张红宾唐晓琼王建渝王欣杨泽松陈建斌刘林王利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非霍奇金淋巴瘤
- EBM-PBL-CBL整合教学法在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9
- 2021年
-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EBM)-问题教学(PBL)-案例教学(CBL)整合教学法在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血液内科轮转的90名内科规培学员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EBM-PBL-CBL整合教学法)和对照组(采用CBL)。对比两组规培医师出科时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病历书写和教学能力的成绩,并结合调查问卷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理论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0.033),教学能力评优或者优+良的规培医师明显多于对照组(P=0.034、0.035)。试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培养临床思维、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及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7、0.007、0.004、0.008和0.015)。试验组规培医师对EBM-PBL-CBL整合教学模式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对CBL的评价(P<0.001)。结论EBM-PBL-CBL整合教学法的整体教学效果优于CBL,能够达到规培目标,有助于提高血液内科规培医师的综合素质,可以在血液内科规培教学中推广。
- 熊艺颖王利刘彭印印陈建斌
- 关键词:血液内科问题教学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参附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能量代谢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能量代谢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组、CVB3感染加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电镜和形态计量学方法观察心肌线粒体形态、数量和膜磷脂定位;酶细胞化学法分析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结果感染组小鼠心肌线粒体大量破坏,膜磷脂严重缺失、定位改变;CCO和SDH活性降低。各时间点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感染组显著改善。结论VMC心肌线粒体结构严重破坏、功能明显下降,参附注射液能有效保护VMC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 刘琼周发春陈建斌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线粒体能量代谢参附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