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秀川

作品数:85 被引量:225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卫生部999中药注射液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1篇成像
  • 22篇磁共振
  • 22篇磁共振成像
  • 11篇影像
  • 11篇畸形
  • 10篇甲状腺
  • 6篇源性
  • 6篇皮质
  • 6篇综合征
  • 6篇脑磁
  • 6篇脑磁图
  • 6篇结节
  • 6篇加权成像
  • 6篇关节
  • 6篇关节炎
  • 5篇阴性
  • 5篇能谱成像
  • 5篇癫痫
  • 5篇类风湿
  • 5篇类风湿关节炎

机构

  • 73篇河北省人民医...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石家庄市人民...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78篇贾秀川
  • 31篇孙吉林
  • 25篇张淑倩
  • 21篇叶玉芳
  • 19篇吴杰
  • 18篇吴晶
  • 16篇刘蓉辉
  • 14篇陈英敏
  • 13篇何磊
  • 12篇柳溪
  • 11篇周汝明
  • 10篇李宝山
  • 10篇王磊
  • 9篇赵华东
  • 9篇王连庆
  • 9篇李素敏
  • 8篇郑桂敏
  • 7篇刘连祥
  • 7篇吴育锦
  • 5篇暴云锋

传媒

  • 10篇河北医药
  • 7篇中国临床医学...
  • 6篇临床放射学杂...
  • 5篇脑与神经疾病...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医药
  • 2篇第八届全国创...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0篇2012
  • 14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巨大子宫平滑肌肉瘤漏诊一例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oma,LMS)的临床特征,总结防范漏诊措施。方法对行手术切除的1例巨大LMS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右下肢乏力1年,右下肢肿胀17 d,发现盆腔肿物4 d入院。病初因右下肢乏力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予镇痛、理疗等治疗,自觉症状有所好转;近期出现右下肢肿胀行静脉超声检查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形成,予相应治疗无好转;后因下腹部膨隆发现盆腔肿物,考虑子宫肌瘤转我院。经腹盆腔MRI检查考虑子宫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LMS(高度恶性)。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及营养支持,患者病情相对平稳后出院,但因于出院后6个月肿瘤复发死亡。结论 LMS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易漏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行MRI检查是避免漏诊的关键。
刘蓉辉贾秀川何磊张淑倩叶玉芳陈英敏
关键词:子宫肿瘤平滑肌肉瘤漏诊磁共振成像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提高对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的临床及影像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NTCT、MRI影像表现结果男2例,女3例,年龄14~38岁,平均21.6±8.5岁,临床均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神经系统检查无定位体征。病变均位于幕上,累及皮层及皮层下白质,颞叶1例,颞顶叶1例,颞叶、额叶两处病灶1例,顶叶1例,枕叶1例。2例CT扫描病变呈低密度,临近颅骨发育不良,受压变薄,未见钙化,5例MRI检查病变形态呈三角形或矩形,T1WI呈低信号,多发微囊呈圆形或椭圆形更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低混杂信号,3例增强扫描,1例呈环状强化,1例条索状强化,1例无强化。结论DNT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综合判定有助本病的诊断。
吴晶吴杰贾秀川
关键词: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多平面及表面重建对眼眶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扫描后应用表面重建(SSD)、多平面重建(MPR)对眼眶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眼眶骨折的患者,行容积扫描后同时用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薄层重建,结合SSD、MPR图像进行多方位观察,并将其分为爆裂骨折、直接骨折和复合型骨折。结果84例患者中爆裂骨折64例,直接骨折7例,混合型骨折13例。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SSD、MPR重建对于判断眼眶骨折的类型、损伤的程度及范围,邻近骨骼及软组织损伤的情况,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叶玉芳张淑倩刘蓉辉贾秀川王连庆
关键词:眶壁骨折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
对比度与照度对正常成人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磁场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用MEG来描述人脑视皮质对不同对比度和照度条件下黑白棋盘格翻转刺激所产生的视觉诱发磁场,并研究对比度和照度对VEF成分之一的M100的影响。方法:测定11例健康志愿者对对比度分别为31%、62%、82%、90%和94%的5种对比度和白格照度分别为143.5、166.5和196.5Lux的3种照度条件下的左半视野棋盘格刺激的诱发磁场反应。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开始时,随着对比度增大,M100偶极强度迅速增大(P<0.05),M100峰值潜伏期迅速缩短(P>0.05),对比度增至82%时,M100偶极强度上升明显减慢,峰值潜伏期缩短减少;3种照度所引起的M100峰值潜伏期随照度增加而逐渐缩短(P<0.05),所引起的M100偶极强度随照度增加而逐渐增高(P>0.05)。对不同对比度棋盘格刺激的M100反应均位于刺激野对侧半球枕区的距状沟后肢底部上唇或下唇,即楔下回、楔舌后回和舌上回;对不同照度的棋盘格刺激的M100反应起源均位于刺激野对侧半球枕区的距状沟后肢底部的下唇,即舌上回和楔舌后回,虽然个体间M100偶极位置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棋盘格刺激是一种对比度刺激,对比度变化是影响视皮质对棋盘格刺激反应的敏感因素。尽管不同对比度和照度条件下的棋盘格刺激对源位置无显著影响,但在日常工作当中,应选择不低于82%的对比度和尽量高的照度方能获得较好的皮质反应波。
张淑倩叶玉芳吴晶孙吉林吴杰贾秀川李素敏赵华东刘连祥吴育锦
关键词:视皮质脑磁图描记术对比度照度正常成人
多层螺旋CT对眼眶爆裂骨折的征象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显示眼眶爆裂骨折直接及间接征象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我院64排多层螺旋CT扫描机,对171例眼眶爆裂骨折的患者行容积扫描并行轴位、冠状位、斜矢状位MPR重建。结果:单侧眶内壁骨折120例,单侧眶下壁骨折12例,单侧眶内壁及眶下壁均骨折27例,单侧内下壁隅角区骨折7例,双侧眶内壁骨折5例。其中骨折伴发的征象有眼睑鼻根及面部肿胀、眼外肌增粗移位及嵌顿、视神经挫伤、球后脂肪间隙模糊、球后血肿、副鼻窦积血积液、眶内脂肪疝入邻近窦腔等18种征象共计336处。邻近的颅面部其他部位的骨折如鼻骨、上颌骨额突、鼻中隔、上颌窦壁等12个部位共计116处。结论: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MPR重建不仅能对眼眶爆裂骨折的直接征象做出诊断,对它的间接征象亦能做出明确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
叶玉芳张淑倩贾秀川周汝明王连庆
关键词:眶骨折眼眶
二例脑白质型Leigh综合征的影像表现被引量:1
2011年
Leigh综合征又称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是由于核荩因或线粒体琏因异常导致线粒体功能改变而出现的一组疾病综合征,属于线粒体脑肌病范畴,多于婴儿期至学龄期发病。其典型的影像表现为双侧基底节、丘脑及脑千的对称性受累,而脑门质病变则十分罕见。现报道姐弟2例主要表现为脑白质病变的Leigh综合征。
贾秀川吴杰邴琪孙吉林吴育锦
关键词:LEIGH综合征脑白质病变影像表现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线粒体脑肌病学龄期
结节性桥本氏甲状腺炎的MSCT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MSCT对于结节性桥本氏甲状腺炎(NH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40例(47个结节)NHT患者的MS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19个结节发生在正常甲状腺实质背景,28个发生在弥漫性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35个为单发,12个为多发。47个结节均为实性,且45个密度均匀。在正常甲状腺实质背景下,17个为低密度,2个为等密度;在弥漫性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15个为低密度,13个为等或稍高密度。43个呈类圆形,39个未超出甲状腺轮廓生长。平扫时,42个显示边界模糊,增强扫描43个显示边界模糊。40个纵横比<1。44个结节未见微小钙化。增强扫描时,31个显示强化程度较周围甲状腺实质背景低,16个强化程度与周围甲状腺实质背景一致。14例颈部出现肿大淋巴结。结论甲状腺内等、低密度圆形实性结节,边界模糊、纵横比<1、未超出甲状腺轮廓生长、无微小钙化,强化程度较周围甲状腺实质略低或一致,强化后结节边界仍模糊,上述特点有助于诊断NHT。
何磊贾秀川陈英敏刘蓉辉柳溪
关键词:结节性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眼眶外伤病变的诊断价值
叶玉芳张淑倩贾秀川王连庆孙吉林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听小骨病变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及多平面重建在显示听小骨外伤及先天畸形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我院64排螺旋CT扫描机,对31例听小骨病变的患者行容积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结果外伤后听骨链损伤15例,外耳道先天闭锁或狭窄伴听骨链发育畸形16例。结论容积再现可直观显示外伤时听骨链较明显的错位移位、各听小骨的先天发育异常情况,再结合多平而重建图像即可对听小骨的异常表现做出明确的分析。
叶玉芳张淑倩李宝山贾秀川王连庆
关键词:听骨链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多平面重建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双侧内耳复杂畸形并脑脊液耳漏1例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技术诊断双侧内耳复杂畸形并脑脊液耳漏.方法 应用GE64层螺旋CT扫描机行颞骨CT扫描,扫描时设置为骨窗观察,窗宽窗位分别设置为4000Hu;700Hu,层厚0.625mm,重...
叶玉芳潘宝根张淑倩李宝山贾秀川
关键词:容积再现技术多平面重建内耳畸形脑脊液耳漏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