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远康
- 作品数:30 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脏及胸内大血管破裂28例救治分析
- 目的报告心脏及胸内大血管破裂救治方法和经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心脏及胸内大血管破裂28例,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28例中锐器伤23例、钝性伤5例。其中心包破裂4例、心房或心室...
- 赵兴吉都定元张卫民孔令文谭远康
- 关键词:大血管破裂救治分析
- 罕见肺隔离症1例
- 2014年
- 隔离肺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隔离肺好发于下叶后基底段,左下叶最常见,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叶外型与支气管不相通,故临床症状较少。本病例为2014年1月1日收治的1例罕见肺隔离症,本文对此例病例表现及治疗报道如下。
- 张为民赵兴吉都定元谭远康孔令文
- 关键词:肺隔离症先天性畸形
- 颈部刀刺伤致主动脉弓后气管裂伤1例被引量:2
- 2007年
- 颈部刀刺伤致主动脉弓后气管裂伤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交流在处理此损伤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 孔令文都定元苏泓洁谭远康张为民赵兴吉马丁
- 关键词:颈部锐器伤气管损伤
- 高龄严重胸部创伤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与救治结局分析
- 目的:进一步提高高龄严重胸部创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对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1995年6月-2005 年5月救治的99例高龄严重胸部创伤(年龄≥70岁,AIS≥3)(高龄组)与非高龄组(年龄<70岁,AIS≥3)1718 例病...
- 孔令文都定元张为民谭远康苏泓洁马丁赵兴吉
- 关键词:严重胸部创伤流行病学特征结局分析
- 文献传递
- 移动监护与急救手术前移在严重胸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将确定性急救与手术处理前移至基层医院的可行性,以进一步提高危重胸部创伤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1998年4月-2008年8月应“120”急救邀请,赴我市基层医院进行院前院内紧急救治的72例严重胸部创伤(AIS≥3)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院前组(院前紧急确定性急救或手术后转回我院)36例和院内组(经院前确定性急救后转回我院手术)36例。结果(1)伤后到基层医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确切手术时间院前组显著短于院内组[(3.9±4.1)h比(9.6±8.2)h](P〈0.05)。(2)院前组失血量、输血量均大于院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SS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S值院前组显著低于院内组(P〈0.05);院前组总休克发生率显著多于院内组(86.1%比41.7%)(P〈0.05)。(4)术式:单纯胸腔闭式引流院前组多于院内组(16.7%比5.6%),“胸腔闭式引流+剖胸术”、“胸腔闭式引流+剖腹术”、“胸腔闭式引流+其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院前组穿透伤“胸腔闭式引流+剖胸术”率是钝性伤的4.8倍,院内组为1.9倍;院前组钝性伤“胸腔闭式引流+剖腹术”率是穿透伤的5倍,院内组为4.5倍。(5)总治愈率95.8%(69/72),院前组中濒死患者8例,生存5例,13.9%(5/36)的院前创伤死亡得以避免。结论在伤后“黄金时刻”迅速携带移动监护手术设备,将救命陛外科处理前伸至基层医院实施急救或确定性手术后,再安全转送到高级急救中心(医院)进一步救治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可显著降低严重胸部创伤的院前死亡率。
- 都定元孔令文赵兴吉谭远康苏泓洁张为民蔡平军
- 关键词:多处创伤胸部损伤院前急救
-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术后血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血清中钠离子的含量变化。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82例患者,检测这些患者术后血清中钠离子浓度,并分析导致钠离子含量变化的原因。结果术后有50例患者出现低钠血症(血清中钠离子的含量小于135mmol/L),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61.1%(50/82),其中7例患者的低钠血症持续1~3d,30例患者的低钠血症持续4~9d,余13例患者的低钠血症的持续时间超过9d。主动脉阻断时间与术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正相关,术后多巴胺和硝普钠的给药时间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负相关。结论低钠血症的出现可能与手术创伤、手术对机体内分泌的刺激和体外循环有关。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出现低钠血症的几率较高,纠正低钠血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临床上应注意纠正术后低钠血症。
- 苏泓洁孔令文向小勇赵兴吉都定元张为民谭远康卢仁福
-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低钠血症
- 非手术治疗胸部气管损伤1例被引量:1
- 2020年
-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65岁,交通事故致头颈胸部损伤1+d由外院转入,伤及颌面、颈、胸部。当地医院急诊经口行气管插管,颌面部、颈胸部伤口清创缝合术后转入我院。查体:呼吸机辅助呼吸,镇静状态。双侧眼睑青紫,左侧下颌部、颈胸部伤口,已清创缝合,颈部伤口顶端可见血水样液体流出伴有气泡,颈胸部触及广泛捻发感,双肺呼吸清晰。结合头胸腹CT检查结果诊断为严重多发伤:(1)颌面部多发骨折(双侧颧弓、鼻骨、双侧筛骨、骨性鼻中隔、右侧上颌窦、左侧下颌骨、左侧舌骨骨折)(AIS评分2分);(2)颈部软组织裂伤(AIS评分1分);(3)严重胸部损伤:气管损伤、纵隔气肿、双侧第1肋肋骨骨折、双侧肺挫伤(AIS评分4分);(4)C 2、4~6椎体棘突骨折(AIS评分2分);(5)多处软组织挫裂伤(AIS评分1分,ISS评分24分)。
- 谭远康卢仁福孔令文都定元
- 关键词:气管损伤非手术治疗
- 应用ISS和NISS评估伴严重胸部损伤的多发伤患者并发症与救治结局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新的损伤严重度评分(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 NISS)和ISS在评估伴严重胸部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并发症与救治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简明损伤评分-2005(AIS-2005)对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2005年1月-2011年1月救治的1377例伴严重胸部损伤的多发伤患者资料(胸部AIS≥3分)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NISS和ISS,并分析其与死亡的相关性。结果治愈率为93.2%,死亡率为6.8%,并发症发生率为28.5%。NISS值(r=0.569,P〈0.01)、ISS值(r=0.442,P〈0.01)分别与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NISS值(r=0.693,P〈0.01)、ISS值分别与死亡率呈正相关(r=0.774,P〈0.01),其中NISS值与并发症发生率、ISS值与死亡率有更强的相关性。在并发症发生预测方面,NISS敏感性优于ISS,特异性不及ISS(P〈0.01),在死亡预测方面,ISS与NISS相当(P〉0.05)。结论NISS和ISS均能较好评价伴严重胸部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并发症与救治结局。利用NISS值预测并发症的发生,ISS值预测救治结局以尽可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 孔令文卢仁福谭远康苏泓洁张为民赵兴吉都定元
- 关键词:多处创伤胸部损伤损伤严重度评分
- 8003例创伤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目的:探讨我院收治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2005年1月~2014年1月救治的8003例连续完整创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各年龄段致伤原因构成有显著差异(卡方值=671.720,P <...
- 孔令文卢仁福谭远康苏泓洁张为民赵兴吉都定元
- 高龄严重胸伤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与救治结局分析
- 目的进一步提高高龄严重胸部创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对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1995年6月~2005年5月救治的148例高龄严重胸部创伤(年龄≥65岁,AIS≥3)(高龄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小于65岁严重胸部创伤病例...
- 孔令文都定元张为民谭远康苏泓洁马丁赵兴吉
- 关键词:严重胸部创伤流行病学特征结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