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蒋晨曦

蒋晨曦

作品数:105 被引量:470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8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6篇消融
  • 68篇心房
  • 65篇心房颤动
  • 65篇房颤
  • 57篇导管
  • 54篇导管消融
  • 26篇复发
  • 23篇术后
  • 21篇消融术
  • 20篇心房颤动患者
  • 15篇心律
  • 15篇射频消融
  • 14篇导管消融术
  • 14篇心律失常
  • 14篇术后复发
  • 12篇射频
  • 12篇室性
  • 12篇左心
  • 11篇心动过速
  • 10篇心室

机构

  • 10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山西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奥绿新生...
  • 1篇强生(上海)...

作者

  • 105篇蒋晨曦
  • 98篇马长生
  • 94篇董建增
  • 91篇龙德勇
  • 88篇桑才华
  • 83篇汤日波
  • 58篇李松南
  • 58篇杜昕
  • 57篇喻荣辉
  • 44篇白融
  • 35篇刘念
  • 33篇郭雪原
  • 32篇宁曼
  • 20篇王伟
  • 19篇李梦梦
  • 17篇吴嘉慧
  • 17篇赵欣
  • 15篇闻松男
  • 13篇康俊萍
  • 13篇刘小慧

传媒

  • 16篇心肺血管病杂...
  • 14篇中华心律失常...
  • 13篇中国介入心脏...
  • 12篇中国医药
  • 10篇中华心血管病...
  • 7篇中国心脏起搏...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转化医学研究...
  • 1篇第八届北京五...

年份

  • 3篇2024
  • 13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15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1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arshall韧带无水乙醇消融系统
本发明涉及Marshall韧带无水乙醇消融系统,包括:造影标测电生理导管、专用导引鞘管、导引钢丝、化学消融球囊导管。Marshall韧带无水乙醇消融系统,将造影标测电生理导管通过导引鞘管,经股静脉途径插入冠状静脉窦,记录...
李松南马长生董建增白融桑才华蒋晨曦贺晓楠
文献传递
持续性心房颤动“2C3L”策略联合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疗效随访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价持续性心房颤动“2C3L”策略联合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EIVOM)术后随访1年的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接受持续性心房颤动“2C3L”消融策略联合Marshall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方案的患者48例,观察术后12个月有无心房颤动(AF)/心动过速(AD)发作。结果:纳入的48例患者平均年龄(61.4±10.4)岁,其中36例男性(75.0%),25例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52.1%)。43例(89.6%)成功完成了EIVOM,未完成的5例全部因未发现Marshall静脉。所有患者均实现肺静脉隔离,二尖瓣峡部线、左心房顶部线及三尖瓣峡部线阻滞。经过12个月的随访,42例(87.5%)患者在接受单次消融治疗后(无抗心律失常药物)未发作AF/AT,6例复发患者中的4例在随访期间行再次消融。经过“2C3L”联合EIVOM策略治疗后,单次/多次消融1年无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生存率为85.4%及93.5%。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性心房颤动“2C3L”联合EIVOM策略安全、有效,并能使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在术后1年保持较高的窦性律维持。
左嵩桑才华赖一炜薄小雯蒋晨曦汤日波龙德勇杜昕董建增马长生
关键词: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
左心室肥厚对合并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左心室肥厚伴或不伴劳损对合并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7年1月至2014年5月于北京安贞医院第一次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的280例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并同意手术治疗的合并高血压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患者术前窦性心律心电图,依据左心室肥厚Romhilt-Estes评分系统及是否伴有ST-T劳损性改变,将患者共分为3组[1组(正常组,140例);2组(左心室肥厚不伴劳损组,114例);3组(左心室肥厚伴劳损组,26例)],手术方式均为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左心房重建及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术后由随访人员定期随访患者主诉、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结果截至2017年1月,平均手术1.19±0.46次,中位随访42(四分位数24~66)个月,169例维持窦性心律,104例复发,失访7例;1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2组及3组患者,分别为74.3%(1组)、48.2%(2组)、38.5%(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回归分析中,血栓栓塞评分(CHA2DS2-VASc积分),心电图异常包括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肥厚伴劳损,左心房内径以及脑钠肽是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在多因素分析中,仅有心电图异常包括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肥厚伴劳损是合并高血压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2.103,95% CI 1.231~3.590;HR=2.621,95% CI 1.238~5.550)。结论心电图异常左心室肥厚伴或不伴劳损是合并高血压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璐李松南董建增喻荣辉龙德勇汤日波蒋晨曦桑才华刘念白融杜昕马长生
关键词:心房颤动左心室肥厚导管消融
一种室性心动过速的激动顺序标测系统、设备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性心动过速的激动顺序标测系统、设备及装置,其系统包括数据提取模块、判断模块、标测点筛选模块、空间信息分析模块、激动信息分析模块和模型融合模块。在本发明一种室性心动过速的激动顺序标测系统、设备及装置中,先通...
李梦梦龙德勇蒋晨曦汤日波董建增马长生
持续性心房颤动消融终止对术后窦性心律维持及复发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评价消融终止作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终点对术后窦性心律维持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入选286例行序贯消融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术中消融终止组124例(43.4%),未终止电复律组162例(56.6%),比较两组终止方式、术后复发及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消融中26例(9.1%)直接转复窦性心律;166例(58.0%)转为房性快速心律失常(AT),其中98例(59.0%)进一步消融转复窦性心律;消融未终止行电复律者162例;随访(23±7)个月,两组早期复发、长期复发及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现AT可以预测术后复发心律失常类型(P〈0.05);二次消融后两组复发率及窦性心律维持率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融终止并不有助于术后长期窦性心律维持,术中出现AT能预测术后复发心律失常类型。
王平董建增宁曼汤日波龙德勇喻荣辉薛增明桑才华蒋晨曦马长生
关键词: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窦性心律复发
仅累及右心室心外膜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仅累及右心室心外膜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腔内电生理机制。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连续性筛选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导管消融的ARVC相关室速患者,纳入病变仅累及心外膜的室速患者,收集相关的人口学、腔内电生理特征及随访资料。结果最终纳入19例患者,其中女12例、男7例,年龄(38.1±12.9)岁,7例患者既往曾接受过消融治疗。6例患者完成了室速下右心室心内膜及心外膜的同步标测,均可在心外膜记录到完整室速折返环路。所有患者进一步接受了心内膜及心外膜的基质标测,可见内膜基质良好无低电压区,双极电压均>1.5 mV,心外膜可见片状低电压区,面积为(26.5±9.6)cm2。以基质标测为基础行均质化消融后,随访(22.3±6.7)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病变仅累及右心室心外膜的ARVC相关室速是一种特殊类型心律失常,心室心内膜基质良好,行干性心包穿刺后方可达到病变部位并指导消融。
李梦梦杨扬龙德勇蒋晨曦汤日波桑才华王伟赵欣郭雪原李松南李昌义宁曼贾长琪冯莉朱慧刘佟江岳鑫温丹董建增马长生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心外膜
干性心包穿刺:方法与技巧被引量:1
2023年
干性心包穿刺术是标测和消融心外膜心律失常的关键技术,1996年首次由Sosa教授报道,目前已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变革。本文将结合本团队经验,就干性心包穿刺的解剖基础、基本方法、潜在并发症及围术期处理作详细介绍。
李梦梦王伟蒋晨曦龙德勇
关键词:心外膜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室性心动过速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合并心房颤动的房间隔穿刺及导管消融
2014年
目的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简称房缺)患者介入封堵术后合并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存在一定挑战,本研究拟评价这类患者房间隔穿刺及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共入选16例[年龄(56±12)岁,10例男性]房缺封堵术后接受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其中阵发性房颤10例,持续性房颤6例。房间隔封堵器之外无穿刺空间者直接穿刺封堵器,在球囊扩张辅助下建立左房入路后单导管完成所有操作。阵发性房颤消融策略为环肺静脉电隔离;持续性房颤消融策略为环肺静脉电隔离联合心房线性消融并实现传导阻滞。结果 16例患者中,房间隔穿刺成功率100%,11例(A组)直接穿刺房间隔成功,5例(B组)穿刺封堵器并经球囊扩张后长鞘可顺利通过。与A组比较,B组房间隔穿刺操作时间[(38±8)min vs(5±3)min]、总透视时间[(54±15)min vs(31±11)min)]以及总手术时间[(224±36)min vs(165±35)min)]显著延长,P均<0.05。除B组中1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未实现二尖瓣峡部传导阻滞之外,所有患者实现既定手术终点,无严重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经胸超声未见房间隔水平左向右分流。平均随访(16±6)个月,12例(75%)患者维持稳定窦性心律。结论房缺封堵术后合并的房颤经导管消融安全,有效。球囊扩张辅助下可直接穿刺房间隔封堵器获得左房入路。
桑才华董建增喻荣辉龙德勇汤日波宁曼蒋晨曦陈珂李松南马长生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房间隔缺损心房颤动导管消融
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导管消融复发机制和再次消融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复发的机制,以及代谢综合征对再次消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阵发性房颤初次导管消融的患者共522例,175例复发,复发患者中98例行再次消融(3例失访),资料完整的95例入选本研究。将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根据三维激动标测,以及隔离肺静脉后房颤是否终止和诱发将复发机制分为肺静脉机制和肺静脉外机制。结果95例患者中代谢综合征53例(55.8%)。代谢综合征组复发心律失常包括房颤24例(45.3%),心房扑动(房扑)或房性心动过速(房速)14例(26.4%),房颤合并房扑或房速15例(28.3%);非代谢综合征组复发心律失常包括房颤18例(42.9%),房扑或房速17例(40.5%),房颤合并房扑/房速7例(1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肺静脉-左心房传导恢复在代谢综合征组为83.3%,在非代谢综合征组为88.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机制考虑存在肺静脉外因素代谢综合征组25例(47.2%),非代谢综合征组为20例(47.6%)(P=0.965)。平均随访3-73(29.6±20.5)个月,共有33例(34.7%)复发。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0%对35.7%, P=0.955)。结论代谢综合征对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后复发机制和再次消融成功率无影响。
汤日波马长生董建增刘小慧喻荣辉龙德勇杜昕康俊萍吴嘉慧宁曼桑才华魏永燕蒋晨曦李松男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
既往心房颤动消融术中心包压塞患者接受再次导管消融治疗的安全与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初步探讨既往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心包压塞患者再次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可行与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安贞医院自2016年4月至2019年8月间,既往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心包压塞并再次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10例。收集患者临床基线数据、消融参数,随访临床事件与窦律维持情况。结果:1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3.6±11.4)岁,男6例,3例复发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7例复发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围术期8例应用华法林桥接抗凝,2例应用不间断达比加群酯抗凝。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再次导管消融治疗,1例患者术后因继发肺部感染死亡,其余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心脏压塞、其他出血及死亡事件。随访期间(30.0±14.4)个月,6例(6/10)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结论:既往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心包压塞患者再次行导管消融治疗安全及可行。
赵欣苏鑫龙德勇桑才华喻荣辉汤日波刘念白融蒋晨曦李松南郭雪原王伟胡荣杜昕董建增马长生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包压塞导管消融抗凝治疗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