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守香
- 作品数:21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林业血防理论原理、工程实践和研究展望被引量:4
- 2023年
- 林业血防理论的提出,起源于“以林代芦(芦苇)、灭螺防病”科学设想中的“兴林灭螺”的概念,得出生态灭螺是根本措施的结论。为充分发挥该理论的实践价值,在实施兴林抑螺重点项目并系统性地提出“抑螺防病林”概念和实施生态血防思想的基础上,2006年启动了全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取得显著的成效。本文阐述了林业血防的防控策略、工程实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林业血防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对于我国林业血防理论研究和工程建设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苏守香孙启祥宋晶晶郭厚明方建民
- 关键词:林业血防抑螺防病林
- 淹水胁迫下枫杨叶片对不同氮素水平的光合生理响应被引量:1
- 2012年
- 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16.0、6.0、0.5、0 mg/kg)没顶全淹、冠层半淹和根部渍水对枫杨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使枫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但高氮(16.0 mg/kg)和中氮(6.0 mg/kg)淹水胁迫下枫杨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降幅明显低于低氮(0.5 mg/kg)和对照(0 mg/kg);淹水胁迫下,枫杨叶片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随氮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而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或qL)则相反。试验结果说明富氮可缓解淹水对枫杨叶片光合作用的胁迫损害。
- 苏守香徐凯孙启祥彭镇华方建民
- 关键词:枫杨淹水光合作用
- 安徽多年血防背景下血防林模式
- 2024年
- 安徽血防工作经过多年努力,自2016年实有钉螺面积、查出钉螺面积和灭螺总面积总体均呈下降趋势。通过分析2018年设置的重阳木、枫香、杨树、薄壳山核桃、柳树和乌桕等6种模式血防林样地及对照样地内2018-2023年春季和秋季螺情三指标(活螺框数、捕获螺数和活螺数)显著性差异变化,并以6种模式血防林样地期初期末螺情各指标降低幅度平均值,得出较好模式的抑螺效果排序为:薄壳山核桃>枫香>柳树>杨树>重阳木>乌桕,对照血防林模式的海拔排序:枫香>柳树=乌桕>薄壳山核桃>杨树>重阳木,枫香、柳树、杨树、重阳木等4种模式的抑螺效果排序与海拔排序一致,分析乌桕、薄壳山核桃等2种血防林模式抑螺效果排序与海拔排序不一致的原因为:乌桕周边芦苇密布,严重影响其抑螺效果;薄壳山核桃作为抑螺树种加之间作小麦植被密集覆盖,极大增强了其抑螺效果。这对于林业血防研究和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苏守香孙启祥沈万芳方建民魏远宋晶晶吴文宇杨邵张倩
- 关键词:血防
- 长江滩地血防林建设与钉螺分布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本文以望江县国家级林业血防工程质量与效益监测点为依托,通过多年对钉螺分布、林草植物群落结构、林地经营模式、土壤理化性质、气候变化(水旱情状况)等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的定量分析,研究血防林建设与钉螺分布的内在联系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血防林建设显著降低了钉螺密度,监测点新造林活螺密度从0.6480~1.4250只/0.11 m^(2)下降至0.0558~0.1351只/0.11 m^(2)。(2)不同模式、季节、耕作方式和气候变化对钉螺的年际分布具有显著影响。活螺密度:遇旱下降、遇汛上升,间作<翻耕不间作<不翻耕不间作,秋季<春季及新造林<对照。(3)钉螺密度年际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显著相关。滩地造林后,土壤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和全钾明显下降,而土壤的pH值、容重明显升高,林地土壤的诸多理化指标发生显著变化,导致钉螺密度显著降低(P<0.05)。(4)血防林建设改变了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草本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越高,抑螺效果越好;与钉螺密度显著相关的是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的相对盖度。综上所述,血防林建设引起了滩地生物和非生物诸多要素的显著改变,不同要素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钉螺分布,导致钉螺密度显著降低,具有明显的抑螺效应。
- 方建民苏守香郭婉琳宋晶晶汪国柱周平华
- 关键词:钉螺分布
- 安徽省松材线虫病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2023年
- 为探讨松材线虫病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本文在掌握安徽省松材线虫病分布情况的基础上,以2021年为研究基准年,设置多项指标,就松材线虫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2021年松材线虫病对安徽省生态环境影响价值损失为25.69亿元。比照2021年安徽省GDP和林业行业社会总产值,松材线虫病对安徽省生态环境影响的价值分别占前两者的0.060%和0.505%,可见其对安徽省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均有一定影响。
- 蔡懿苒夏尚光黄士永苏守香苏守香周米生郝焰平
-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生态环境影响
- 长江中下游滩地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本文以不同树种人工林和无林滩地内草本植物群落调查资料为基础,从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原生优势种的重要值以及物种丰富度、均匀度等方面对望江县长江外滩血防林下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人工血防林造林后草本植物群落类型明显增多,草本植物物种增加了76种;(2)造林明显增加滩地草本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丰富度,对Pielou均匀度指数有一定影响,但不影响Simpson指数,其中重阳木林和枫香林林下草本植物种类最为丰富。本研究揭示不同林龄滩地造林与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内在联系,旨在为促进人工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以及人工林生态系统下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提供最基本的经营管理依据。
- 宋晶晶方建民苏守香汪国柱吴文宇
- 关键词:长江滩地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 合肥城区森林群落生态环境效应及其配置模式应用研究
- 杨书运夏尚光严平梅莹陈思英丁增发王学义王凤文汪小进梁淑英梅雪英张功苏守香
- 本项目研究了城市大气粉尘浓度增长特点、城市道路大气PM2.5浓度与车流量/车速关系、大气负离子寿命、城市不同功能区大气负离子本底浓度、绿化降噪功能、城市森林固碳等,结合生态效益评估,筛选五种适合于江淮气候区的城市森林人工...
- 关键词:
- 关键词:森林群落生态环境效应
- 九龙峰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乔木层树种组成及其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布设代表性的样地并设置样方,于2015年和2020年分别开展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所选择的样地乔木层森林植被类型为天然次生林,调查人员详细调查了样方内乔木层树种的基本情况,根据重要值对各样地优势种进行分析,并与2015年的前期调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黄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蔡懿苒夏尚光丁增发苏守香江国治程明伟陈晓春张家诚姜春武曹新华王晶晶
- 关键词: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
- 合肥市城区臭椿树木60年年轮铅含量动态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通过对生长在合肥老城区臭椿树木60年年轮序列中重金属元素Pb含量分析,研究年轮中Pb元素积累的动态分布特点;该树木年轮中Pb平均含量为0.668mg/kg,明显高于自然环境中黄山松的年轮的铅平均浓度,表明城市地区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高;年轮序列中Pb积累量出现明显的波动、差值达到14.5倍;47%的年轮Pb含量低于6mg/kg;出现峰值的年轮段分别为1951-1960,1973-1978及1985-1990年,恰好是城市经济增长、城市规模快速发展时期,显示工业及城市发展是导致年轮Pb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但Pb在年轮中积累的总趋势则是呈下降的态势,显示合肥城市内部Pb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年轮中Pb含量与树龄及年轮宽度无相关性,而与当地的年平均降水有较显著的相关性。
- 苏守香孙启祥吴泽民
- 关键词:铅含量臭椿重金属污染
- 古树广玉兰和臭椿年轮Pb元素积累的动态比较被引量:2
- 2019年
- Pb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影响城市环境质量,还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被高度关注。本研究以合肥城市两种常见园林树木--广玉兰和臭椿为对象,测定其树木年轮内Pb元素的积累情况,来反映城市Pb污染历史动态,并分析这种动态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广玉兰110年的年轮中平均Pb浓度为(1.114±0.055)mg·kg^-1,臭椿60年的年轮中平均Pb浓度为(0.667±0.037)mg·kg^-1;两种树木年轮中的Pb浓度动态变化呈现出显著的波动性和很大的相似性,大部分的年轮Pb浓度都处于较低水平,在同一时间段内两个树种均出现高于平均线的峰值;两种树木年轮中Pb浓度与树龄、年轮宽度的相关性不明显,与年轮段相对应的年平均降水量则呈现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9和0.84;两个树种Pb浓度变化格局较好反映了城市环境受Pb污染的历史情况,在年轮中Pb浓度高于平均值的年份中,一般表现为战争、城市经济增长、城市规模发展。研究时段内Pb在年轮中积累的总趋势则呈下降态势,而且臭椿下降趋势明显大于广玉兰。
- 张前进刘华苏守香王嘉楠吴泽民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PB广玉兰臭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