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笑
- 作品数:29 被引量:210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州市1420名体检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7
- 2013年
- 调查2010年本院1420名20 ~60岁体检者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等.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2.04%,其中男性为32.01%,平均尿酸为(388±78) μmol/L;女性为14.07%,平均为(288±63) μmol/L.男性40岁之前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是30.11%,40 ~60岁是33.81%.男性平均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过高,高TG,BUN高为其危险因素,高HDL-C及女性为保护因素.
- 熊轩钟小仕肖笑覃丹平胡建广张莹刘岩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 慢性肾衰患者血清磷脂酶A_2活性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01年
- 蒋文功肖笑梁彪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磷脂酶A2活性
- 霉酚酸酯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02年
- 目的 :评估霉酚酸酯联合强的松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4 6例患者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口服霉酚酸酯加强的松 12个月 ;对照组静滴环磷酰胺加口服强的松 6个月 ,之后给予强的松和硫唑嘌呤 6个月。结果 :治疗组的 2 5个病人中的 80 %完全缓解 ,对照组中 76 %完全缓解 ,而治疗组、对照组病人部分缓解率分别为 17%和 14 %。每组各有 1个病人因副作用中断治疗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 2 0 % ,对照组有 33%病人出现感染 (P =0 .2 9)。同时观察到仅对照组病人中出现闭经 (占病人中的 2 3% )、脱发 (19% )、白细胞减少 (10 % )及死亡(10 % )等副反应。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 13%和 11%。结论 :对于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的治疗 ,霉酚酸酯和强的松联合治疗的方案与环磷酰胺和强的松治疗后序贯使用硫唑嘌呤的方案效果相同 。
- 蒋文功肖笑方敬爱
- 关键词:疗效安全性霉酚酸酯排斥反应
- 盐酸司维拉姆和低蛋白饮食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甲状旁腺细胞增生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不含钙铝的磷结合剂盐酸司维拉姆(sevelamer hydrochloride)对于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的甲状旁腺增生及继发性甲状旁腺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75只wistar UUO的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对照组)、盐酸司维拉姆组(SH组)和低蛋白饲料组(LP组)。0、3、7、14和28d每组各随机抽取五只大鼠,留取血标本和甲状旁腺组织标本,取血及组织标本前一天留取24h尿标本。结果:和对照组相比,SH组大鼠血磷水平、尿磷排泄及全段甲状旁腺(i-PTH)水平都显著降低(P<0.01)。实验第3天对照组大鼠的甲状旁腺细胞发生显著增生,并持续整个实验过程,SH组和LP组大鼠的甲状旁腺组织内增殖细胞核抗体阳性细胞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司维拉姆和低蛋白饲料能有效地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的血磷水平,抑制甲状旁腺细胞的增生。
- 肖笑刘岩周道远覃丹平钟小仕
- 关键词:血清磷甲状旁腺肾功能衰竭
- 透析导管相关性恶性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临床病例分析
- 2009年
- 近20年来,由于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使用日益增多,且留置时间延长,与导管相关的感染及深静脉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增高,大大增加了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
- 江杰刘岩周道远覃丹平肖笑李彦生
-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临床病例分析恶性留置导管透析患者
- 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评估被引量:3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以 3次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作为血尿的定位诊断方法。以尿红细胞 >80 0 0个 /ml,其中畸形红细胞 >70 % ;G1红细胞≥ 5 % ,作为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标准 ,评估其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双盲法研究 12 8例血尿患者 ,其中 6 6例 (经肾活检证实 )为肾小球疾病 ,6 2例为非肾小球性疾病。通过评估患者一次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及三次尿中任意一次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达到肾小球性血尿诊断标准与肾小球疾病的符合率 ,计算出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此诊断标准的灵敏度为 90 .9% ,特异度为 96 .8%。结论 :与以往的报道比较 ,本诊断方法对肾小球性血尿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更好 ,而且简便易于掌握 ,适于临床应用。
- 肖笑叶任高蒋文功
- 关键词:显微镜检查肾小球性血尿泌尿系统
- 低钙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观察低钙透析液(LC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纳入2015年4-10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钙透析液(SCD,钙浓度1.5mmol/L)组和LCD(钙浓度1.25mmol/L)组,各25例。所有患者入组前均采用SCD进行透析,入组后LCD组改用LCD,SCD组仍予SCD进行透析,研究持续6个月。比较2组患者入组前和人组后3、6个月相关生化指标,比较2组入组前和人组后6个月血液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析入组前患者hs-CRP与钙磷乘积的相关性。收集透析前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PBMCs中钙敏感受体(CaSR)和磷酸化核因子KB(pNF-KB)表达水平。结果LCD组23例、SCD组24例完成研究。人组前2组各相关生化指标及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组后3和6个月,LCD组血钙明显低于人组前和SCD组同时点[(1.14±0.15)mmol/L比(1.25±0.13)、(1.27±0.16)mmol/L,(1.15±0.14)mmol/L比(1.25±0.13)、(1.28±0.17)mmol/L],人组后6个月,LCD组钙磷乘积明显低于入组前和SCD组同时点[(50±13)比(58±16)、(59±14)](P〈0.05)。入组后6个月LCD组患者hs-CRP明显低于人组前及SCD组同时点[(4±3)mg/L比(8±4)、(8±5)mg/L](P〈0.05)。入组前患者钙磷乘积与hs-CRP呈正相关(r=0.608,P〈0.01)。2组透析患者透析前后PMBCs中CaSR和pNF-κB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者,透析治疗后,LCD组PMBCs中CaSR和pNF-κB水平较透析前及SCD组透析后明显下调。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采用LCD可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减轻钙超载下调PMBCs中CaSR和pNF-κB的表达。
- 熊轩林小堃胡建广肖笑覃丹平周道远刘岩钟小仕
-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钙透析液微炎症状态钙敏感受体核转录因子-ΚB
- 广州市海珠区中小学生低出生体重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调查分析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儿童低出生体重情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海珠区9所中小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4 365例,低出生体重率为3.6%。低出生体重少儿孕周≤32周的比例为51.9%,孕周在33~37周之间的比例为19.3%。低出生体重少儿的母亲孕期疾病中,高血压患病率最高。低出生体重少儿的目前BMI均值小于正常范围,小部分低出生体重少儿目前BMI≥24 kg/m2。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中小学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接近全国水平的低值,大部分低出生体重少儿目前的BMI偏低,但小部分的BMI处于超重水平。
- 周道远张莹肖笑覃丹平刘岩
-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BMI
- 极低蛋白饮食治疗严重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引量:24
- 2004年
- 目的观察在不补充必需氨基酸或其酮酸情况下,极低蛋白饮食对严重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3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犤Scr(588.2±123.5)μmol/L,Ccr(9.77±3.48)ml·min-1·(1.73m2)-1犦按实际蛋白摄入量分成两组:极低蛋白饮食治疗组犤VLPD,蛋白摄入量(0.33±0.04)g·kg-1·d-1犦,20例;低蛋白饮食治疗组犤LPD,蛋白质摄入量为(0.60±0.11)g·kg-1·d-1犦,17例。观察患者的顺应性、营养相关生化指标及肾功能进展。结果(1)患者对极低蛋白饮食有较好的耐受性,无一例患者出现蛋白营养不良征象,观察期间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稳定。和低蛋白饮食相比,极低蛋白饮食患者血清白蛋白浓度升高(P<0.05)。5例VLPD患者虽然蛋白质摄入量持续低于0.3g·kg-1·d-1,但经过最长53个月治疗,血清白蛋白仍能维持正常范围。(2)虽然两组患者血清转铁蛋白浓度有下降趋势,但仍保持在正常范围。(3)和VLPD组比较,LPD组患者血HCO3-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VLPD组患者为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所使用的碳酸氢盐剂量明显低于LPD组(P<0.05)。(4)两组患者血清磷浓度保持正常,LPD组增高趋势较明显,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VLPD组服用肠道磷结合剂的剂量明显小于LPD组(P<0.05)。(5)VLPD及LPD组患者肾功能不全进展速度分别?
- 刘岩孔敏玲钟小仕肖笑余学清吉村吾志夫出浦照国
- 关键词:极低蛋白饮食慢性肾功能不全安全性饮食疗法血清白蛋白营养不良
- 住院患者高尿酸血症临床状况及相关疾病的回顾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诊断率及疾病相关并发症的概况。方法 110例住院患者,对其尿酸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对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诊断率进行分析。结果将110例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25例)与血尿酸正常组(85例)。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血清尿酸、年龄、空腹血清葡萄糖及血清胆固醇水平均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患者高血压、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肾结石的罹患率均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的罹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高尿酸血症临床诊断率为16.66%(450/2701),在450例诊断为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给予药物治疗181例(40.22%),饮食干预130例(28.89%)。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罹患率高,临床医生对高尿酸血症的诊断率和干预治疗率较低。
- 周志昭肖笑周道远钟小仕刘岩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