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兰菊
- 作品数:99 被引量:50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急弯棘豆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33
- 1998年
- 从急弯棘豆Oxytropisdeflexa(Pall)DC.全草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蜂花酸(Ⅰ),β-谷甾醇(Ⅱ),五味酯甲(Ⅲ),山奈酚(Ⅳ),槲皮素(Ⅴ),山奈酚-3-O-6″-乙酸吡喃葡萄糖甙(Ⅵ),紫云英式(Ⅶ),异槲皮甙(Ⅷ),山奈酚-3-O-6″-丙二酰毗喃葡萄糖甙(Ⅸ),上述成分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木脂素Ⅲ和黄酮甙Ⅵ,Ⅸ在豆科棘豆属植物中首次发现。
- 李玉林廖志新孙洪发纪兰菊
- 关键词:木脂素黄酮甙化学成分
- 藏药抱茎獐牙菜指纹图谱研究
-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的检测方法,对不同产地的10批野生和栽培抱茎獐牙菜药材的水溶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抱茎獐牙菜药材的指纹图谱,为藏药抱茎獐牙菜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保怡马玉花陈桂琛纪兰菊
- 关键词:中药鉴定藏药色谱分析
- 文献传递
- 一种金雀花碱的提取分离方法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雀花碱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将牧马豆种子粉碎,加4-10倍质量的有机溶剂水溶液,回流提取1-4h,提取液浓缩至质量浓度为0.5~1.5g/ml,得到浓缩液;大孔树脂联用分离:采用孔径在13...
- 廖志新叶润纪兰菊孙洪发胥廉谦施天一
- 文献传递
- 藏药细穗香薷的化学成分被引量:13
- 2004年
-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细穗香薷 Elsholtzia.ianthina 中初步分离鉴定出5个化合物:二十六烷醇 1 ,齐墩果酸 2 ,β-谷甾醇 3 ,山柰酚 4 ,saussurenoside 5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丁晨旭周凌云纪兰菊吉文鹤马玉花
- 关键词:藏药化学成分
- 栽培花锚中抗肝炎活性成分的含量在不同生长期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研究了花锚中去甲氧基花锚甙和花锚甙的含量随着不同生长期的变化趋势,为药材的合理栽培和采收提供科学依据.RP-HPLC法,使用VP-ODSC18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水 1‰ ,梯度洗脱程序:0~5.00min乙腈的体积分数 以下同 为15%、5.01~14.00min由15%增至25%、14.01~30.00min由25%增至40%,流速为1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4nm.花锚甙和去甲氧基花锚甙、在花锚全草中的含量在不同生长期有明显变化.
- 吉文鹤纪兰菊马玉花陈桂琛卢学峰
- 关键词:RP-HPLC法
- HPLC法测定藏茵陈制剂中的苦龙甙
- 本文选用了川西獐牙菜和抱茎獐牙菜共有的苦味有效成分苦龙甙为藏茵陈制剂 产品和药才原料的质控指标,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质控检测方法.
- 胡凤祖纪兰菊师治贤
- 关键词:藏茵陈高效液相色谱法
- 文献传递
- 藏药抱茎獐牙菜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16
- 2004年
-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的检测方法,对不同产地的10批野生和栽培抱茎獐牙菜药材的水溶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抱茎獐牙菜药材的指纹图谱.色谱柱为VP-ODSC18柱 5μm,150mm×4.6mm ,流动相为甲醇-0.02%的磷酸水溶液,检测波长254nm.用文中的最佳条件可较全面地反映抱茎獐牙菜的主要成分,为藏药抱茎獐牙菜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纪兰菊保怡马玉花陈桂琛
- 关键词:藏药指纹图谱
- 轮叶獐牙菜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 1991年
- 轮叶獐牙菜(Swertia verticillfolia T.N.Ho et S.W.Liu)系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分布于我国西藏海拔3800—4200 m高山灌丛中,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实验样品系1988年8月采自我国西藏自治区错那县高山灌丛中,物候期为花后期。
- 廖志新胡伯林纪兰菊樊淑芬丁经业孙洪发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油菜蜂花粉酶解破壁技术研究与产品的开发
- 卢挺王永宁胡凤祖纪兰菊张东石玉平
- 该项目属生物工程范畴。在对青藏高原油菜蜂花粉进行有效的酶解破壁后,进而进行咀嚼片、胶囊等系列产品的研制和花粉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研究。花粉是人所共知的“微型营养库”,内含营养物质十分丰富。但花粉其外部有一层坚硬的孢子...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菜蜂花粉黄酮类物质
- 藏药麻花秦艽中苦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品质评价被引量:31
- 2004年
-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藏药麻花秦艽药材中主要苦苷类成分龙胆苦苷与落干酸含量的分析方法,对栽培和野生藏药植物麻花秦艽中苦苷类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栽培麻花秦艽代替野生麻花秦艽入药进行了品质评价,结果表明,栽培植物藏药麻花秦艽不仅可代替野生药材入药,并具有深度开发的前景.
- 纪兰菊马玉花陈桂琛周国英代冬海孙洪发
- 关键词:藏药麻花秦艽龙胆苦苷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