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晨阳

王晨阳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流式细胞
  • 3篇流式细胞仪
  • 2篇生理生态
  • 2篇吸收光谱
  • 2篇光谱
  • 2篇SYNECH...
  • 2篇16S_RD...
  • 1篇生理特征
  • 1篇生态分布
  • 1篇纯化
  • 1篇纯化鉴定
  • 1篇RDNA
  • 1篇SYNECH...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王晨阳
  • 2篇赵三军
  • 1篇岳海东
  • 1篇肖天

传媒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国家“863...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两株海洋聚球蓝细菌(Synechococcus spp.)的16s rDNA系统发生及生理生态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黄海近海水样中聚球蓝细菌(Synechococcus)种群的组成,发现主要由藻红蛋白含量不同的两个类群组成。流式细胞仪分选后,用SN培养基培养纯化得到两株聚球蓝细菌IOCAS0401和IOCAS0402。荧光显徽镜下镜检,两株菌在蓝色激发光(450~490nm)下发橘红色荧光,并且IOCAS0401的荧光较IOCAS0402强。扫描电镜观察发现IOCAS0401呈椭圆形,长轴大约1.2μm;IOCASB02近似球形,直径约0.6μm。吸收光谱的检测表明,两者都有叶绿素a和藻红蛋白的特征吸收峰。其中IOCAS0401有藻尿胆素(PUB)和藻红胆素(PEB)吸收锋,而IOCAS0402只有PEB的吸收峰,两者均无藻蓝蛋白(PC)吸收锋。通过16sr DNA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两株菌都位于MC—A中的cladeⅡ类群,与从日本海域分离获得的MBIC10224菌株有较高的亲缘关系,虽然这三株菌都归为cladeⅡ,但单独成一分支,表明它们带有明显的西太平洋特色。
王晨阳赵三军岳海东肖天
关键词:流式细胞仪吸收光谱RDNA
两株海洋聚球蓝细菌(Synechococcus spp.)的16s rDNA系统发生及生理生态特征分析
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黄海近海水样中聚球蓝细菌(Synechococcus)种群组成,发现主要有不同藻红蛋白含量的两个类群组成,流式细胞仪分选后,用SN培养基培养纯化得到两株聚球蓝细菌IOCAS0401和IOCAS0402....
王晨阳赵三军岳海东肖天
关键词:流式细胞仪吸收光谱生理特征
海洋聚球蓝细菌(Synechococcus)的纯化鉴定及生理和生态分布特征
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聚球蓝细菌在胶州湾的时空分布和营养盐的影响,并对聚球蓝细菌亚群分化及其影响因子做了进一步探索。分离获得六株海洋聚球蓝细菌,分别定名为IOCAS0401、IOCAS0402、IOCAS0403、IOCA...
王晨阳
关键词:流式细胞仪纯化鉴定生态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