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俊
- 作品数:65 被引量:1,37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易善力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1
- 2001年
- 目的 应用易善力注射液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和脂肪肝 ,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本临床研究为多中心、开放试验 ,入选病人用易善力注射液 5 0 0mg(2支 )加于 5 %~ 10 %的葡萄糖溶液 2 5 0ml中静脉缓滴 ,每日 1次 ,共治疗 3~ 6周。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前及用药后 3周或 6周进行常规临床体检及进行血、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并记录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 3周时 ,按照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 18.0 % ,有效 6 0 .5 % ,无效 2 1.5 % ,总有效率 (显效加有效 )为 78.5 %。结论 易善力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病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 范竹萍曾民德巫善明陈成伟蔡伊梅张清波胡德昌王国俊潘钰卿万谟彬王兴鹏
- 关键词:易善力慢性肝病疗效安全性药物治疗
- 氧化苦参碱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人L02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01年
- 王俊学王国俊蔡雄
- 关键词:肝细胞凋亡L02氧化苦参碱苦参素坏死因子
- 氧化苦参碱对HepG2.2.15细胞中HBVDNA表达量的影响
- 2001年
- 徐文胜王国俊缪晓辉
-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苦参素HEPG2.2.15HBVDNA细胞表达量
- 氧化苦参碱及甘草甜素对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10
- 1999年
-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及甘草甜素(GL)对撤除苯巴比妥钠(PB)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测定肝/体质量比、肝组织DNA含量,观察组织学改变及原位凋亡细胞TUNEL标记等指标,观察腹腔内注射OM150mg/kg及GL50mg/kg,3次/d,于36h后,对撤除PB后引起的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阳性对照组肝/体质量比及肝DNA含量分别回落16.3%及32.4%;GL组分别回落16.1%及28.9%;OM组无明显回落。组织学检查及凋亡细胞TUNEL标记显示:阳性对照组及GL组小鼠肝细胞出现典型凋亡改变,TUNEL标记阳性;阴性对照组及OM组小鼠肝细胞未见明显凋亡改变。结论:OM可阻断撤除PB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凋亡,GL对其无影响。
- 王俊学王国俊蔡雄蔡雄
- 关键词:氧化苦参碱甘草甜素细胞凋亡肝细胞小鼠
- 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被引量:2
- 1993年
- 近10年间国内各地所报告资料,败血症中革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较10年前均有所上升。上海长征医院分析高热败血症100例,病原菌60.3%为革兰阴性杆菌。国外更有作者指出,近20年增加了10倍。在医院内感染败血症病原菌中,70%是革兰阴性杆菌,除大肠杆菌外,绿脓杆菌、肺炎杆菌、沙雷菌等机会菌均有明显增多趋势。一、临床特点 1.较多见于老年女性,病前健康状况较差,常由胆囊炎、肾盂肾炎、肠炎、腹腔及肺部炎症病灶侵入。 2.多数起病急骤,全身毒血症状明显,有寒战、高热等表现,热型以间歇型或弛张型多见,也有呈双峰热或三峰热,这与细菌多次不规则由病灶释出侵入血循环有关。稽留热则见于某些大肠。
- 王国俊
- 关键词:败血症革兰氏阴性菌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39例临床分析
- 1997年
- 为提高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认识,我们利用B型超声图像对389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检测,发现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并不少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 本院1993年1月至1995年1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389例,诊断分型参照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389例乙型肝炎患者中发现脂肪肝39例(10.03%),其中男29例,女10例。年龄11~58岁,平均36.5±8.6岁。
- 王卫兵袁福兵王国俊
- 关键词:脂肪肝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脂肪肝肝炎患者肝炎病人诊断分型
- 氧化苦参碱抑制肝癌细胞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 (OM )对肝癌细胞诱导血管内皮细胞 (VE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OM对VEC、人肝癌SMMC 772 1细胞增殖及SMMC 772 1细胞诱导VEC增殖的影响。结果 :OM浓度为 2 .5~ 1 0mg mL时 ,对VEC增殖的抑制率为 4 .6 %~ 36 .4 % ;OM浓度为0 31 3~ 1 0mg mL时 ,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为 2 5 3%~ 88 6 1 % ;经浓度为 1 2 5~ 1 0mg mLOM作用后的肝癌细胞培养液对VEC增殖的抑制率为 7 6 9%~ 38 4 6 % ;OM浓度为 0 6 2 5~ 1 0mg mL时 ,对肝癌细胞培养液诱导的VEC增殖的抑制率为 3 5 7%~ 5 7 5 4%。结论
- 王兵王国俊蔡雄张大昕姚阳
- 关键词:生长抑制物
- 自发性腹膜炎病人前降钙素、IL-6的临床意义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前降钙素(PCT)、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2例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病人的血清PCT、IL-6活性进行检测,并设置同期对照组42例。结果 自发性腹膜炎组血清PCT、IL-6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前降钙素、IL-6检测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病人的早期诊断及抗生素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郭世春吴蕊戴禄寿蔡雄王国俊
- 关键词:自发性腹膜炎降钙素IL-6PCT白细胞介素-6
-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活性测定被引量:9
- 2002年
- 目的 了解难治性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对难治性医院下呼吸道感染 31例患者的 T淋巴细胞亚群和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 2 (IL - 2 )活性进行检测 ,并设置同期对照组 31例。结果 难治组 CD3、CD4 、CD4 / CD8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难治组 PBMC分泌 IL - 2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 1)。结论 难治性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 ,其 PBMC分泌 IL -
- 郭世春吴蕊王国俊褚晓静周明行
- 关键词:医院感染下呼吸道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
- 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蛋白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 1985年
- 血清中不少蛋白成分是在肝内制造,参与机体代谢和免疫.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较长,因肝功能损害影响血浆蛋白的代谢而使血清浓度有所改变.近年来国外对肝病血清蛋白检测的报告不少[1~3],然专门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者不多,国内开展尚少.我们对1984年2~4月入院的不同病期的乙型病毒性肝炎66例以及HBsAg阴性急性肝炎患者10例与正常成人62例作对照,选择与肝病有关的血清蛋白成分补体O3(O3)、补体O4(O4)、а1-抗胰蛋白酶(а1-AT)、а2-巨球蛋白а2-M)、血浆铜蓝蛋白Op)和转铁蛋白(Tf)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 周明行王国俊瞿瑶楼方岑连兆瑞孔宪涛谢映华陈保龙谭毓钧
-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血清蛋白成分血浆铜蓝蛋白巨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