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井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肉瘤
  • 5篇细胞
  • 5篇骨肉瘤
  • 4篇蛋白
  • 4篇端粒
  • 4篇端粒酶
  • 3篇蛋白酶
  • 3篇增殖
  • 3篇金属蛋白
  • 3篇金属蛋白酶
  • 3篇基质
  • 3篇基质金属
  • 3篇基质金属蛋白...
  • 3篇MMP-9
  • 2篇增殖细胞
  • 2篇增殖细胞核
  • 2篇增殖细胞核抗...
  • 2篇肉瘤细胞
  • 2篇头坏死
  • 2篇细胞核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9篇王井
  • 8篇单玉兴
  • 4篇丁福鹏
  • 3篇刘易军
  • 3篇高辉
  • 2篇张海玉
  • 1篇王菁
  • 1篇高辉
  • 1篇鲁育铭
  • 1篇李鸣
  • 1篇宋之明
  • 1篇金光
  • 1篇万法青
  • 1篇赵丁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4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与B细胞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酒精相关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B细胞、白细胞介素(IL)-21的表达水平与疾病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及其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Tfh和B细胞的水平;ELISA法检测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中IL-21的表达水平。结果: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CD86+CD19+B细胞、CD95+CD19+B细胞Tfh细胞、PD-1+Tfh细胞和IL-21+Tfh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外周血Tfh细胞百分率与CD19+B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外周血IL-21+Tfh细胞百分率与CD86+CD19+B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CD27+CD19+B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CD86+CD19+B细胞百分率与股骨头坏死评分呈正相关。结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外周血Tfh细胞及B细胞水平显著增高,CD86+B细胞与疾病进展具有相关性,且Tfh细胞与B细胞的变化在疾病中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提示Tfh-B细胞相互作用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丁福鹏戚长林高辉刘易军王井单玉兴
关键词: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滤泡辅助性T细胞B细胞白细胞介素21
Th9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2016年
CD4^+T细胞被激活后会分化为不同的具有特异生物学功能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IL-9的Th9细胞是新近被鉴定出的一种具有独立功能的效应T细胞亚群,它与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多种疾病关系密切,本文对Th9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戚长林高辉王井丁福鹏单玉兴
关键词:TH9细胞IL-9分化疾病
MMP-9和PCNA在端粒酶途径和端粒替代途径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端粒酶途径和端粒替代途径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对27例骨肉瘤组织,和10例正常骨组织中的...
王井
关键词:骨肉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增殖细胞核抗原端粒酶
文献传递
MMP-9和PCNA在端粒酶途径和端粒替代途径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端粒酶途径和端粒替代途径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骨肉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27例骨肉瘤组织和10例正常骨组织中的MMP-9、PCNA、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和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小体(PML)进行定量检测。结果:①MMP-9和PCNA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89%和85.19%,对照组分别为10%和0%,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MMP-9在端粒酶途径(hTERT阳性)的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和(-)分别为12、5、1和2例;在端粒替代途径(PML阳性)的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和(-)分别为0、4、2和1例,2组等级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CNA在端粒酶途径的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和(-)分别为10、6、2和2例;在端粒替代途径的骨肉瘤组织中表达()、()、(+)和(-)分别为0、4、2和1例,2组等级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和PCNA在端粒酶途径和端粒替代途径的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有明显的差异,端粒酶途径骨肉瘤细胞侵袭转移和增殖能力强于端粒替代途径骨肉瘤。
王井刘易军赵丁单玉兴
关键词:骨肉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增殖细胞核抗原端粒酶
MMP-9和bcl-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MMP-9和bcl-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二者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对27例骨肉瘤组织和10例正常骨组织中的MMP-9和bcl-2蛋白进行定量的检测,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MMP-9和bcl-2在骨肉瘤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骨组织P<0.05)。2.MMP-9b、cl-2在骨肉瘤中表达无相关性(r=-0.209,P>0.05)。3.MMP-9及bcl-2表达与骨肉瘤病理参数的关系:MMP-9表达与软组织浸润有关(P<0.05),与性别、X线分类、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bcl-2与软组织浸润、性别、X线分类、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0.05)。结论 MMP-9和bcl-2在骨肉瘤在骨肉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骨肉瘤的预后有关。
王井李鸣宋之明单玉兴
关键词:骨肉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BCL-2免疫组织化学
不同剂量X线辐射对骨肉瘤HOS细胞中端粒酶的影响
2012年
骨肉瘤(成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据WHO统计,发病率很高,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22.36%。典型骨肉瘤一般见于10-20岁年龄段,但在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生,包括婴幼儿,儿童以及老年人。男性发病率较高,男女之比约2∶1。具有很强的局部浸润能力和肺转移能力。
张海玉单玉兴高辉丁福鹏王井
关键词:成骨肉瘤X线辐射原发恶性骨肿瘤端粒酶细胞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记忆B细胞和浆母细胞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患者外周血中记忆B细胞和浆母细胞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NONFH患者(NONFH组)和健康对照(HC)组外周血中B细胞和浆母细胞各亚群数量的变化。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检测IgG、IgA和IgM的水平。结果与HC组比较,NONFH组外周血中IgD^+CD27^-B细胞和IgD^-CD27^-B细胞显著增高(均P<0.001),而IgD^+CD27^+B细胞和IgG^+IgD^-CD27^+B细胞明显减少(P<0.001,P=0.006)。NONFH组CD38^+、CD38^+CD138^+、CD38^+IgM^+、CD38^+IgG^+浆母细胞数量、血清IgG水平显著高于HC组(P<0.001)。NONFH组IgG^+IgD^-CD27^+B细胞与血清IgG、CD38^+CD138^+浆母细胞和IgG^+CD38^+浆母细胞数量呈负相关。血清IgG水平与CD38^+CD138^+浆母细胞和IgG^+CD38^+浆母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结论老年NONFH患者外周血中记忆B细胞数量减少,浆母细胞和血清IgG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增高,与疾病的进展具有相关性,在老年NONFH免疫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初旭高辉金光王井刘易军王菁单玉兴
关键词: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非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对寰枢椎半脱位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小儿寰枢椎关节半脱位的治疗和预后。方法:10例症状较轻者经单纯的颈项固定,另外30例入院即用牵引复位。结果:10例症状较轻经单纯的颈领固定,1周后治疗有效3例,无效7例,随后此7例采用卧床牵引1周后基本痊愈。30例入院即用牵引复位有效28例,无效2例,此30例中就诊时间<1周者21例(其中18例牵引<5 d,3例>5 d)。两种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时间与牵引时间之间有相关关系。结论:无论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轻重与否,牵引复位固定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较轻患者的单纯颈领固定会耽误患者病情,影响预后。寰枢椎半脱位就诊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王井丁福鹏鲁育铭单玉兴
关键词:寰枢关节半脱位儿童
端粒酶抑制剂对骨肉瘤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端粒酶抑制剂齐多夫定(AZT)对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株(HOS)细胞形态学、存活率及端粒酶活性的作用,为端粒酶抑制剂在骨肉瘤治疗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骨肉瘤细胞株(HOS)分为AZT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加入100μL经培养液稀释的不同浓度(1、10、100及1 000μmol·L-1)AZT及相同体积培养液,培养24、48、72 h后,光学显微镜观察HOS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TRAP-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AZT作用后HOS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体积变小、皱缩,由短梭形变为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并与邻近细胞脱离。与对照组比较,AZT组HOS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AZT对HOS细胞的半数致死浓度(IC50)为100μmol·L-1。100μmol·L-1AZT作用HOS细胞72 h后端粒酶活性下降了55.74%(P<0.05)。结论:AZT对骨肉瘤细胞株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以降低骨肉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万法青王井单玉兴张海玉
关键词:端粒酶抑制剂骨肉瘤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