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俊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脂
  • 3篇妊娠
  • 3篇妊娠期
  • 2篇代谢
  • 2篇妊娠期糖尿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热敏灸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1篇代谢组学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出生体...
  • 1篇血同型半胱氨...
  • 1篇血压
  • 1篇饮食
  • 1篇饮食指导
  • 1篇婴儿

机构

  • 6篇南昌大学第二...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熊俊
  • 3篇唐卉
  • 2篇黄玲玲
  • 2篇苏莎
  • 2篇王素梅
  • 1篇余婷
  • 1篇周敏
  • 1篇曾雅畅
  • 1篇钟琳琳

传媒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针灸电子...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脂代谢影响因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4年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孕产妇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HDCP患者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载脂蛋白、对氧磷酶、脂蛋白(a)、脂蛋白酯酶等物质及其基因多态性作为脂代谢影响因素与HDCP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运动方式,降低血脂负荷,可减少HDCP的发生。
熊俊唐卉王素梅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血脂基因多态性
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饮食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脂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正常妊娠妇女(正常组)90例和确诊为GDM的孕妇(GDM组)92例(血糖控制组78例,血糖控制不良组14例),测定早孕期和晚孕期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水平,记录饮食三大营养素摄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早孕期GDM组LDL-C、apoB水平比正常组升高(P<0.05);GDM患者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摄入量多于正常组(P<0.05);饮食控制后,血糖控制组LDLC、apoB水平比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而TG水平比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TC、TG水平比正常组升高(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高于正常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血糖控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P<0.05);晚孕期TG、TC、LDL-C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5)。结论:GDM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通过饮食治疗可使其某些血脂指标优于正常妊娠妇女,并且通过饮食指导控制血脂水平,可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
黄玲玲熊俊苏莎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血脂出生体重饮食指导
艾灸原发性痛经患者热敏态三阴交穴即刻效应的局部一致性与功能连接研究
2024年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rs-fMRI),通过局部一致性(ReHo)和功能连接(FC)分析,探讨艾灸原发性痛经(PD)患者热敏态穴位的即刻中枢响应机制。方法:选取公开招募的20例经过热敏探查三阴交穴具有热敏灸感的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艾灸前后的rs-fMRI数据,进行ReHo分析和以脑岛为种子点的FC分析并比较艾灸前后差异。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MATLAB 2013b平台的RESTplus 1.2和SPM 12。结果:艾灸热敏态三阴交穴后辅助运动区的ReHo减低。与左脑岛的FC减低的脑区有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回、辅助运动区、中央后回。与右脑岛的FC减低的脑区有距状裂周围皮层、舌回、枕中回、枕下回、枕上回、中央旁小叶、辅助运动区、中央后回、中央前回。结论:艾灸PD患者热敏态三阴交穴产生了显著的即刻效应,辅助运动区局部一致性、SMN-脑岛功能连接、枕叶-脑岛功能连接的改变可能是其重要中枢机制。
项洁熊俊徐绍忠廖凯周海平
关键词:热敏灸原发性痛经三阴交
GDM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与血脂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妇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0月在该院检查并分娩的GDM患者40例(GDM组),并以同期40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组)为对照,详细记录两组分娩前血HCY、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肌酐等数据。比较两组血HCY水平,并分析其与相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GDM组血浆HCY水平及TG、LDL-C、FPG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两组间血TC、HDL-C、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与LDL-C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GDM患者存在血HCY代谢异常,提示监测HCY水平对GDM患者病情的观察有一定指导意义;通过改善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血浆HCY浓度,减少血管病变性疾病的发生。
熊俊唐卉王素梅苏莎黄玲玲钟琳琳曾雅畅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热敏灸“肺俞”穴减轻AR大鼠鼻黏膜免疫炎症机制研究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观察热敏灸"肺俞"穴改善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炎症情况,探讨其细胞免疫学机制。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模型组6只、药...
熊俊李逸成崔淑君林萌胡菡姚丽君
关键词:热敏灸PI3K/AKT通路免疫失衡抗炎机制
《蜂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解读与应用建议
2024年
蜂针疗法历史悠久,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其具有独特优势,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为推动针灸特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保证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医师的安全,促进蜂针疗法的规范化发展,从《蜂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的研制意义、术语与定义、施蜂针前准备、蜂针的皮试、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解读。同时,分析该标准在蜜蜂管理、穴位选择、操作规范、应急处理等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为蜂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建议,从而为临床实践者提供参考。
杜永琪熊俊汪正凡李逸成杨爽余婷宋采秋周敏
关键词:蜂针疗法中医药标准化
孕8月余,右上腹痛、尿黄、纳差3天
2012年
1病历摘要 患者,23岁,壮族,G1P0,因孕8月余,右上腹痛、尿黄、纳差3天入院。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0年7月15日,预产期:2011年4月22日。未行定期产前检查,3天前无明显诱因右上腹痛、尿黄、纳差,伴皮肤、巩膜黄染、头晕乏力,无恶心、呕吐,无阴道流血、流液,无视物模糊等不适。否认肝炎病史,
熊俊唐卉
关键词:右上腹痛病案讨论尿黄纳差末次月经巩膜黄染
一种试管婴儿剥卵操作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管婴儿剥卵操作器,包括支撑架和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三通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水箱,三通管固定穿插连接于外管的顶端,第一阀门安装于三通管的一端,第一阀门的一端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与水箱外壁的顶部...
熊俊
中医药干预过敏性鼻炎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2024年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R)临床疗效肯定,但是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晰。代谢组学将生命体视为一个整体,在全面精确地阐释疾病小分子代谢产物的作用机制、种类和功能方面优势显著。代谢组学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防治AR的发病机制研究中,但尚未得到分析和总结。现以中医药防治AR的代谢组学研究为切入点,对AR疾病模型、中医药干预手段、代谢组学技术以及中医药干预AR的代谢组学实验设计思路等进行综述,旨在为利用代谢组学深入研究中医药防治AR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李建衡熊俊江净尧吕承强陈甜姿肖强
关键词:代谢组学过敏性鼻炎中医药疾病模型气相色谱-质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