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激素
  • 3篇应激
  • 3篇受体
  • 3篇糖皮质
  • 3篇糖皮质激素
  • 3篇皮质激素
  • 2篇定量荧光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乙肝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应激状态
  • 2篇荧光
  • 2篇实时定量荧光...
  • 2篇糖皮质激素受...
  • 2篇皮质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冷束缚
  • 2篇基因

机构

  • 4篇西藏自治区第...
  • 4篇西藏自治区人...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0篇欧珠美朵
  • 2篇旦增
  • 2篇马洪升
  • 1篇嘎松卓嘎
  • 1篇马洪升
  • 1篇马洪升

传媒

  • 3篇西藏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华西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西藏科技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束缚应激状态下大鼠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与肠屏障功能损害的关系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冷束缚应激(cold restrain stress,CRS)状态下大鼠血清皮质醇浓度及肠屏障功能的改变情况,以及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RU38486)对CRS状态下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组(S组)和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组(R组)。S组和R组按应激后检测时间又分为S2 h、S4 h、S8 h、S16 h、S24 h组和R2 h、R4 h、R8 h、R16 h、R24 h组。应激动物模型参照Brodie[1]的方法改良制作。动态观察各组大鼠的血皮质醇浓度变化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应激组各时段大鼠血清皮质醇浓度、D-乳酸浓度、血浆内毒素浓度及肠黏膜损伤指数均高于正常组,而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后血清皮质醇浓度、D-乳酸浓度、血浆内毒素浓度及肠黏膜损伤指数均较应激组相应各时段明显增高。结论应激可以造成肠黏膜上皮的损伤,导致肠黏膜屏障通透性增高,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则进一步加重肠屏障功能的损害,表明应激产生的血清皮质醇对肠屏障功能起着保护性的作用。
欧珠美朵马洪升
关键词:应激肠屏障功能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对冷束缚应激状态下大鼠肠屏障功能改变的影响及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RU38486)对冷束缚应激状态(cold restrain stress,CRS)下大鼠肠屏障功能改变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对CRS状态下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组(S组)和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组(R组)。S组和R组按应激后检测时间又分为S2h、S4h、S8h、S16h、S24h组和R2h、R4h、R8h、R16h、R24h组。应激动物模型参照Brodie[1]的方法改良制作。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应激组各时段大鼠血清D-乳酸浓度、血浆内毒素浓度及肠黏膜损伤指数均高于正常组,而糖皮质受体阻断后血清D-乳酸浓度、血浆内毒素浓度及肠黏膜损伤指数均较应激组相应各时段明显增高。结论糖皮质激素受体阻断剂可加重应激引起的肠黏膜上皮的损伤,导致肠黏膜屏障通透性增高,造成肠屏障功能的损害。
欧珠美朵马洪升
关键词:应激肠屏障功能糖皮质激素受体
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应激反应中的变化及相关机制被引量:11
2010年
应激时机体产生大量糖皮质激素以激活糖皮质激素受体发挥抗炎功能,从而启动内环境对刺激因素的抵御反应。而当应激强度过大时,糖皮质激素受体常常出现表达和功能的下调,从而出现糖皮质激素的抵抗,引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现就近年来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在应激反应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欧珠美朵马洪升
关键词:应激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受体
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在应激紊乱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应激是机体对有害刺激(应激源)做出的综合性反应,在应激源的刺激下,机体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而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从而使机体在特殊情况下增强抵抗力,保持和恢复内环境的稳定。然而,当刺激强度过大如发生重大创伤或休克时,过度的应激反应则会造成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广泛损伤,
欧珠美朵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神经内分泌反应受体HPA轴肾上腺轴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西藏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中国藏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藏族CHB患者113例及同期体检健康的藏族人群77例,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及GeneAmp SDS软件检测IL-10-819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CHB组患者IL-10-819位点基因T/C多态性中,TT基因发生频次低于对照组(P<0.05),等位基因的发生频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藏族人群中,IL-10-819TT基因型的存在降低了HBV感染的风险,为藏族人HBV发病的保护性因素,IL-10-819基因多态性与藏族HBV的发病相关.
欧珠美朵嘎松卓嘎旦增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白细胞介素-10实时定量荧光PCR基因多态性
西藏地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TNFα在西藏地区乙肝患者体内的水平。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正常组及病例组血清TNFα含量。结果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体内的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提示TNFα在西藏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理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欧珠美朵旦增
关键词:乙肝TNFΑ
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高原地区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2021年
研究高原地区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生长抑素与兰索拉唑相结合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在特定时间内(2018年4月-2020年11月),对高原地区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选取,共选取80例,然后将其进行分组,均分为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分别进行兰索拉唑治疗、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显著更低(p<0.05),护理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两组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各指标评分更高,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高原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显著,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价值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欧珠美朵边巴卓玛
关键词:生长抑素兰索拉唑下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他汀类药物与结直肠肿瘤的化学预防
2007年
欧珠美朵马洪升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他汀类药物化学预防恶性肿瘤人类生命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肝(HBV)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及GeneAmp SDS软件检测113例藏族HBV患者和78例藏族非乙肝对照者TNFα-308、23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应用X^2检验及单因素分析与HBV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TNFα-308、238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在藏族HBV感染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TNFα-308、238基因多态性与藏族乙肝病毒感染无关结论在西藏地区藏族人群中,TNFα-308、23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乙肝发病不相关。
欧珠美朵
关键词:乙肝肿瘤坏死因子Α实时定量荧光PCR基因多态性
脑垂体后叶素致窦性心动过缓1例报告
2005年
欧珠美朵
关键词:窦性心动过缓脑垂体后叶素酒精性肝硬化上腹饱胀进食后黑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