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然
- 作品数:26 被引量:244H指数: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 基于SBM-NDEA模型的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本文结合以创新损耗为表征的非期望产出以及非径向的SMB-NDEA模型对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2005-2015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9大高专利密集度产业大多能保证较高的技术创新效率并能持续创新,特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及"烟草制造业"长期保持接近效率前沿的高效率;(2)依照不同产业的各网络节点的效率情况可将9大产业聚类,类别内部具有相似的效率节点表征;(3)创新确认节点与经济转化节点的双重低效率会导致高专利密集产业的持续性整体低效。针对以上研究发现,本文从搭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平台以及加强技术前瞻性评估等方面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 陈恒何平林超然冯志军
- 关键词:非期望产出
- 基于文本挖掘的共性技术政策文本量化及政策组合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针对当前研究对共性技术政策认识不足的问题,利用共性技术政策文件结合LDA主题模型挖掘共性技术政策主题,剖析政策干预领域及政策工具,量化政策主题强度,利用主题共现关系,分析共性技术政策组合,从综合性、一致性及均衡性探究政策组合特征。结果表明,共性技术政策已经在多个行业或领域使用,政策工具日益丰富;部分法律文件已经开始强调基础性共性技术研发;共性技术政策相互作用形成两种政策组合,其政策组合目标旨在解决共性技术组织失灵以及鼓励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两种政策组合的应用广度不断拓宽,但政策间协同关系不强且发展不均衡,影响共性技术政策组合的支持作用。
- 孔令凯杨晓萌林超然李保祥
- 关键词:文本挖掘
- 基于异构数据的颠覆性技术识别研究——以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为例被引量:17
- 2022年
-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研发作为国家战略,如何准确识别颠覆性技术,对于国家和企业把握技术先机,抢占技术制高点意义重大。[方法/过程]本文结合专利文献数据,利用LDA主题模型实现数据降维,提取技术主题,从技术主题成长性、融合性、创新性、突破性4个特征识别候选颠覆性技术;在此基础上,结合网页新闻数据,测算候选颠覆性技术主题与网页新闻数据主题之间的匹配度,分析技术的市场属性,准确识别颠覆性技术。[结果/结论]本文以智能制造装备领域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得到“智能数字控制”及“智能数据采集系统”是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颠覆性技术。
- 马永红孔令凯林超然杨晓萌倪惠莉
- 关键词:文本挖掘
- 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本发明涉及海洋探测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将声呐数据、光学数据和声呐图像数据分别进行预训练,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计多模态融合网络,将声呐数据、...
- 余乐安杨博林超然李怡朗陆思充乔明阳
- R&D投入、FDI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市场空间结构差异--基于泰尔指数的测算及分解分析
- 中国转型期特有背景,基于2002-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将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和R&D投入、FDI溢出效应的区域差距量化,并分别对其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R&D投入和FDI效应...
- 陈伟侯建林超然卢巍何涛
- 关键词:经济增长首次公开募股泰尔指数
- 前景理论视角下专利代理服务模式优化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专利代理服务是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利用预期收益分配契约激励专利代理服务参与者,引导双方采取共赢的行为策略,是提高合作效率、提升专利代理服务效果的重要方向。在考虑决策者有限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专利代理服务预期收益分配方案,引入前景理论衡量心理因素对专利代理服务参与主体的影响,建立收益感知矩阵,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刻画更贴近现实的认知决策过程,进而探讨技术发明人与专利代理机构之间的博弈关系和稳定策略,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揭示影响稳定策略的关键变量。结果表明:这种预期收益分配方案具有可行性,区别设置预期收益分配模式的违约处罚水平以及减小预期收益分成比重是避免违约、维持长期稳定合作的最佳途径。
- 陈伟林超然李金秋杨早立林艳
- 关键词:专利代理演化博弈
- 元治理视阈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概念建构被引量:1
- 2024年
- 基于元治理视阈分析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韧性,有助于拓展和完善科技创新治理的研究视野和理论体系,亦可为检视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新的视角。鉴于当前学界关于该论题的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重点围绕元治理视阈下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概念建构展开分析。首先,结合系统经济学相关观点,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目标和治理工具4个方面梳理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而,通过分析元治理的运行逻辑,从理论、实践和历史经验3个维度论述元治理之于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性。最后,从社会生态韧性的概念出发,通过解析元治理视阈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主要面向,构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概念模型。后续研究从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发展机理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治理体系的要素和结构对韧性的影响。
- 吴丰唐月林超然
- 基于AHP的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评价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中国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进行评价,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新型工业化进程指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R&D经费与GDP之比以及每万名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得分较高。新型工业化进程指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等指标对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较大,应重点关注其长期发展。同时,每万名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与R&D经费之比等指标得分较低,发展情况欠佳,应当注重对其进行提升。创新驱动成为带动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结构优化指标存在一定的得分上升空间,需要集中力量重点攻克。
- 杨贵彬林超然韩国元李谭
-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层次分析法
- 基于专利挖掘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研究被引量:36
- 2020年
- 关键共性技术识别影响政府在不确定性市场环境中的资源投入及企业研发方向,制约制造业发展。如何准确识别关键共性技术是政府和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专利数据及LDA主题模型,提取隐含技术主题,选取高强度技术主题为研究对象,以技术共现率评估技术主题通用性,结合技术主题活跃度、效益性及关联性,识别共性技术。在此基础上,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技术主题为节点,技术主题共现强度为边权,量化技术主题权利,筛选关键节点,识别关键共性技术。并以新材料领域为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性能铝合金制备、纳米粉末及其薄膜制备工艺、金属粉末的制备及应用、高强度高硬度陶瓷模具制备是新材料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
- 马永红孔令凯林超然杨晓萌
- 关键词:关键共性技术
- 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根据获得的2004-2013年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九大行业的面板数据,从全国整体和行业两个视角,对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在2004-2013年期间整体保持上升水平,通过对高专利密集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M指数进行分解发现,技术效率变化是影响技术创新变化的主要因素,纯技术效率变化(PTEC)与规模效率变化(SEC)是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陈伟景锐徐睿姝林超然冯志军
- 关键词:DEA-MALMQUIST指数技术创新效率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