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勉
- 作品数:54 被引量:592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与油气分布被引量:2
- 2008年
-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松辽盆地北部深层营城组沉积末期和明水组沉积末期两期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布及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营城组沉积末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应力分布与断陷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负向构造内应力集中,正向构造为应力相对低值区,应力集中产生的构造能量为源岩迅速转化排烃提供了动力。明水组沉积末期,应力集中于古龙断陷南部及徐家围子-莺山断陷。构造应力场分布形成的构造应力梯度控制着流体势场的空间分布,使油气自应力高值区向应力低值区运移成藏。
- 杨勉
- 关键词: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松辽盆地油气
- 天然气在二次运移中的损失量初探被引量:2
- 1999年
- 从源岩生成排出的天然气在沿输导层二次运移的途中,会因为围岩的吸附滞留、孔隙水的水溶滞留以及扩散散失等作用而使运移量减小,不能全部聚集成藏。吸附滞留量主要受输导层温度、压力、含水度等的影响;水溶滞留量主要与压力和温度相关;扩散散失量则主要受岩石扩散系数、输导层分布面积、浓度梯度和扩散时间等的影响。准确估算天然气在二次运移中的各种损失量,对于气藏评价具有实际意义。建立了上述三种运移损失量的计算方法,并以松辽盆地昌德气田为实例,对其源岩游离相排气量及三种运移损失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 付广薛永超杨勉袁伯琰
- 关键词:天然气二次运移油气损耗地质勘探损失量
- 用声波时差资料确定欠压实泥岩盖层压力封闭形成时期及其意义被引量:10
- 2000年
- 首先在研究欠压实泥岩盖层压力封闭机理及其形成时间的基础上 ,通过声波时差与孔隙率以及孔隙率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之间的关系 ,利用声波时差建立了一套欠压实泥岩盖层压力封闭时期的确定方法。然后以此为基础 ,通过其与烃源岩大量排烃期的比较 ,阐明了压力封闭形成时期在欠压实泥岩盖层压力封闭油气有效性研究中的意义。最后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泥岩盖层为例 ,利用上述方法对其压力封闭形成时期及封闭侏罗系和自身天然气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 付广薛永超杨勉
- 关键词:声波时差欠压实泥岩盖层天然气
- 油气资源预测统计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8
- 2004年
- 松辽盆地北部的油气勘探程度虽然较高 ,但仍然有一些尚未发现的油气资源。本文在对预测油气资源的分形分布模型和截断帕雷托 (TSP)分布模型两种统计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油气藏地质规律 ,通过预测该区未发现的油 (气 )田数量及其储量规模分布 ,认为方法可行 ,结果供参考 ,并待实践进一步验证。得出主要结论是 :分形分布模型是一种预测油气田数量和储量 (资源量 )的可靠方法 ,在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或区带应用效果较好 ,而在勘探新区应用则有一定难度 ;截断帕雷托分布模型相对于分形分布模型不很完善 ,但应用该模型进行油气资源分布预测受具体盆地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小 ,具有应用价值。
- 刘晓冬徐景祯杨勉
- 关键词:油气田资源评价储量
- 浓度对天然气发生扩散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 2000年
- 在深入分析影响天然气扩散作用因素的基础上,认为浓度是天然气发生扩散的根本原因。指出:不同浓度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游离相含气浓度适用于天然气在不含水岩石中的扩散;水中溶气浓度适用于天然气在饱和水岩石中扩散,认为孔隙水中总溶气浓度较孔隙水间填充溶气浓度更符合天然气在地下岩石中扩散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浓度计算得到的天然气扩散量大小是不同的,采用游离相含气浓度计算得到天然气扩散量较实际值偏大,而采用孔隙水间隙填充溶气浓度计算得到的天然气扩散量又较实际值偏小,只有采用孔隙水中总溶气浓度计算得到的天然气扩散量才符合实际情况,孔隙水中的总溶气浓度是引起天然气在地下岩石中发生扩散的真正浓度。
- 付广杨勉刘文龙
- 关键词:天然气扩散天然气运移孔隙水
- 引起油气藏破坏与再分配的地质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00年
-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地壳抬升剥蚀、断裂活动、地下水活动和天然气扩散四个方面对油气藏的破坏机理及实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地壳抬升剥蚀和断裂活动是造成油气藏破坏的根本原因,其中地壳抬升和断至地表的开启断层可造成油气藏的严重破坏,未断至地表的开启断层虽不能造成油气藏的破坏,但却可以引起油气的再分配,使原生油气藏规模减小;地下水活动对油气藏的破坏应以地壳抬升剥蚀和断裂活动为前提条件,一方面地下水活动可直接冲刷油气藏使其发生破坏,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氧化和菌解作用使油气藏发生破坏;天然气扩散作用使气藏储量逐渐减小,以至估竭。
- 付广付晓飞薛永超杨勉
- 关键词:油气藏地壳抬升地下水活动
- 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模式及分布特征被引量:28
- 2001年
- 在我国断陷盆地类型及其内二级构造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油气藏类型及其与油气成藏条件的时空匹配关系的总结 ,提出了我国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的 4种主要模式 ,并对其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 ;通过不同断陷盆地内二级构造发育的分析 ,阐述了在不同断陷盆地中不同二级构造带内 6种油气成藏模式的空间分布特征。
- 付广杨勉
- 关键词:油气成藏模式断陷盆地
-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断层和盖层双控模式被引量:23
- 2013年
-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为典型的裂陷盆地,发育两套区域性盖层:即强烈裂陷阶段和断-坳转化阶段发育的泥质岩盖层(含少量凝灰岩),累积厚度一般为50~120m,单层厚度为20~50m,其间夹1~2m厚的砂岩,大套泥岩连续分布,为质纯的泥质岩盖层.利用自行设计的排替压力仪测试43块泥岩和凝灰岩样品,其值为0.04~10.00MPa,校正到实际埋深的条件,排替压力为0.09~20.01MPa.随着埋藏深度增加,排替压力逐渐增大,与同深度含油的砂岩或砾岩储层排替压力相比大1~10倍.泥岩盖层排替压力及其与同深度含油砂岩或砾岩储层排替压力差在埋深超过1000m后明显增大.盖-储排替压力差决定盖层封闭的最大烃柱高度变化范围为300~2000m,远大于同深度圈闭的幅度,盖层自身不会渗漏.通过乌尔逊凹陷乌20井深浅储层GOI,均一温度和原油成熟度分析,认为大磨拐河组二段油藏为调整早期油藏形成的次生油藏,主要分布在反转构造上.断裂是破坏盖层完整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三种类型断层通常造成油气穿越区域性盖层运移:一是正反转断层破坏早期的封闭条件,造成早期聚集油气的调整运移;二是具有剪切型泥岩涂抹结构的断裂,当断距超过泥岩盖层厚度5倍时,泥岩涂抹失去连续性,垂向开启;三是构造反转阶段形成的正断层,具有典型的碎裂结构,容易造成油气垂向运移.裂陷盆地具有典型"断-盖"共控油气富集层位的特征,95%的地质储量受区域性盖层控制,只有5%的油气受开启断层控制,在区域性盖层之上形成次生油气藏.
- 付晓飞陈哲闫百泉杨勉孙永河
- 关键词:裂陷盆地盖层断层
- 齐家油田高台子油层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齐家油田高台子油层是区内后续增储上产的主要油气勘探目的层之一,但因储层埋深大,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给油气的勘探开发带来了困难。本文从高台子油层储层的微观结构特征入手,分析了储层内部碎屑颗粒的成岩演化特征,揭示了储层物性变化的原因,并确定出储层的成岩演化阶段。结果表明,齐家油田高台子油层主要属于致密和超低渗储层;经历了压实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等成岩作用演化过程,储层孔隙类型以溶蚀扩大孔为主;储层的成岩作用阶段属于中成岩阶段AB段。
- 王子一杨勉张云峰
- 关键词:高台子油层储层成岩作用
- 基于三轴转台的油气运移模拟装置及模拟实验方法
- 本发明涉及的是基于三轴转台的油气运移模拟装置及模拟实验方法,其中的基于三轴转台的油气运移模拟装置是在三轴转台的内框上安装地质模型箱体,三轴转台是以立式底座为主体的三轴正交的框架式结构,三轴转台有三个框,内框为横滚框,中框...
- 付晓飞孙永和李贤丽袁红旗杨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