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九艳

作品数:64 被引量:383H指数:12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蒙药现代化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8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锦鸡儿
  • 16篇蒙药
  • 13篇植物
  • 7篇锦鸡儿属
  • 7篇薄层
  • 6篇红砂
  • 6篇鄂尔多斯高原
  • 5篇学成
  • 5篇色谱
  • 5篇化学成分
  • 5篇薄层色谱
  • 5篇ISSR
  • 4篇电泳鉴别
  • 4篇药用
  • 4篇药用植物
  • 4篇生态适应
  • 4篇生态适应性
  • 4篇生药
  • 4篇适应性
  • 4篇凝胶

机构

  • 37篇内蒙古大学
  • 30篇内蒙古医学院
  • 3篇内蒙古化工职...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内蒙古电力勘...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制药有限责任...

作者

  • 51篇杨九艳
  • 11篇韩继新
  • 10篇邵红霞
  • 9篇鞠爱华
  • 8篇杨劼
  • 8篇杨明博
  • 5篇宋雪梅
  • 5篇李海霞
  • 4篇清华
  • 4篇格日乐
  • 3篇青梅
  • 3篇孔维雪
  • 3篇梁娜
  • 2篇万志强
  • 2篇乔俊缠
  • 2篇杨来秀
  • 2篇高琳雁
  • 2篇渠弼
  • 2篇张璞进
  • 2篇赵玲玲

传媒

  • 7篇内蒙古大学学...
  • 5篇中国民族医药...
  • 5篇内蒙古医学院...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中国草地学报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中国沙漠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药材
  • 2篇第八届全国药...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草地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中草药
  • 1篇草地学报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2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5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及生态适应性被引量:38
2005年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鄂尔多斯高原上从东到西分布的8种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发现该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形状有多边形和不规则形两种类型;气孔轴式类型主要是不定式。旱中生的秦晋锦鸡儿(C.purdomii)的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最高,其它7种旱生种类(甘蒙锦鸡儿(C.opulens)、中间锦鸡儿(C.intermedia)、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荒漠锦鸡儿(C.roborovskyi)、狭叶锦鸡儿(C.stenophylla)、藏锦鸡儿(C.tibetica)和短脚锦鸡儿(C.brachypoda))的偏低。在同种锦鸡儿中,中间锦鸡儿、狭叶锦鸡儿、藏锦鸡儿的气孔密度随环境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柠条锦鸡儿的气孔密度则减少;狭叶锦鸡儿、藏锦鸡儿的气孔指数随环境干旱程度的增加表现为上升,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的气孔指数表现为下降。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藏锦鸡儿和荒漠锦鸡儿的表皮均密被表皮毛,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特征。旱生种类比中生种类的表皮特性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在半荒漠地带能够成为建群种的狭叶锦鸡儿和藏锦鸡儿的可塑性指数最高。在扫描电镜下,气孔位置有两类:气孔与表皮细胞齐平、气孔陷于表皮细胞之下。表皮上有角质层和蜡质;表皮毛为单细胞非腺毛。
杨九艳杨劼杨明博梁娜孔维雪
关键词: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叶表皮生态适应性
鄂尔多斯高原不同降雨量地区中间锦鸡儿(Caragana davazamcii Sancz)种群的ISSR遗传分析被引量:11
2006年
采用简单重复间序列(ISSR)方法,对鄂尔多斯高原从东向西降雨量逐渐减少选5个地区的中间锦鸡儿种群进行分子生态学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这一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由东向西的逐渐减少,中间锦鸡儿种群遗传多样性有所增加,大部分变异发生在种群内(79.95%),属异交类型,中间锦鸡儿群体间遗传距离缓慢增加,遗传一致度降低。这种随着水分递减呈现生态梯度变异的现象,说明水分变化特别是长期形成的水分条件对中间锦鸡儿的遗传多样性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杨明博杨劼杨九艳臧春鑫
关键词:鄂尔多斯高原中间锦鸡儿ISSR
大针茅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在非控制条件和控制条件下对大针茅的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针茅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值出现在12:00,第二个峰值出现在16:00,出现了明显的"午休"现象.水分利用效率(WUE)变化规律与净光合速率(Pn)的变化规律一致.蒸腾速率(Tr)日变化曲线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1:00时.研究大针茅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及不同CO2浓度(CCO2)范围内叶片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光合速率(Pn)与CO2浓度(CCO2)之间回归方程为Pn=-1.451+0.032CCO2-1.379×10-5 CCO22,CO2补偿点为46.27μmol·mol-1,CO2饱和点为1160.26μmol·mol-1;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回归方程为y=-1.099+0.019x-5.461×10-6 x2,光补偿点为58.84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739.61μmol·m-2·s-1.
乌哲斯古楞刘树敏宋炳煜杨九艳
关键词:大针茅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
蒙药材刀豆的鉴别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制定蒙药材刀豆的性状、显微及薄层鉴别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鉴别法及薄层色谱法。结果:种皮栅状细胞、支持细胞、光辉带、椭圆形管胞岛、淀粉粒为刀豆主要的显微鉴别特征;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可作为薄层色谱的鉴别特征。结论:刀豆的以上特征,可为鉴别其真伪及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可靠的依据。
杨来秀温爱平潘乐鸯杨九艳
关键词:刀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
蒙药蓍草的显微鉴别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蒙药蓍草的生药鉴别特征。方法利用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其茎、叶进行组织构造及粉末的鉴别。结果制订和建立了蓍草的显微特征标准。结论为蒙药蓍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部分实验依据。
鞠爱华杨九艳孟咏梅袁慧周秀娟张慧文
关键词:蓍草显微鉴定
不同刈割频度对大针茅草原群落特征及土壤元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基质,对植物群落动态有显著的影响。刈割是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除放牧外最重要的利用方式。研究不同刈割频度对典型草原区群落特征和若干土壤性质的影响及土壤因子与群落特征的相关性,旨在得出对群落多样性最有利并最适宜生产利用的刈割频度。研究区设置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部以大针茅建群的典型草原;在2009—2013年进行不同频度的刈割处理,共设置处理,一年两次刈割、一年一次刈割、两年一次(割一年休一年)刈割、围封,在2013年8月采集测定土壤养分的样品。刈割对群落多样性影响显著,割一年休一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均高于其他刈割处理(P<0.05);不同频度刈割下,一年两次刈割处理下土壤20—30cm和30—40cm的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不同频度刈割处理下土壤中的速效磷和速效氮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一年两次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土壤元素间无显著相关关系;Richness指数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全氮含量为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割一年休一年刈割处理下土壤元素含量呈现更好的状态,结合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产利用的角度,割一年休一年为最合理的刈割频度。
万志强杨九艳谷蕊闫玉龙梁艳杨劼高清竹
关键词:刈割频度群落特征土壤营养元素大针茅草原
内蒙古高原狭叶锦鸡儿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内蒙古高原自然分布的8个狭叶锦鸡儿居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5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56条,多态位点百分数为100%;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s基因多样性分别为0.3436与0.2100;8个居群的基因多样性为0.2100,居群内基因多样度为0.1454,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3074;居群间基因流为1.1264,居群间的遗传变异为30.88%,居群内部个体间的变异为69.12%(P<0.001);UPGMA法聚类分析显示,以遗传相似系数(GI)0.93为阈值可将8个居群划分为4大类,Mantel检验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间无显著相关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有效等位基因与平均气温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86.40%。以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因变量,可引入平均气温、10~20cm土壤全磷、20~30cm土壤全碳三个变量,解释率分别为90.20%、96.60%、95.50%;以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因变量,可引入平均气温、10~20cm土壤全磷、20~30cm土壤全碳三个变量,解释率分别为90.00%、96.60%、99.70%;以多态位点百分数为因变量,可引入平均气温、10~20cm土壤全磷两个变量,解释率分别为96.60%、90.80%。
丛晓丽杨九艳李晓敏赵玲玲包珊珊
关键词:狭叶锦鸡儿SSR
蒙药材刀豆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建立刀豆的质量检查标准。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的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及重金属。结果:确定了刀豆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的检查限度。结论:该实验结果可作为刀豆质量检查的标准。
杨来秀杨九艳田景民韩继新
关键词:刀豆
内蒙古高原荒漠区红砂的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在内蒙古高原荒漠区依照红砂的自然分布,按湿润度梯度,选取了4个样点进行考察、取样,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红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条ISSR引物扩增出307个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9.02%,揭示了红砂基因组具有丰富的多态性.4个红砂种群Nei遗传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在0.1962-0.2392,Shannon信息指数的变化范围在0.3006-0.3658.分子变异分析表明,在总的遗传变异中有27.67%的变异发生在群体间,有72.33%的变异发生在群体内,种群间有高度的遗传分化.分布在极度干旱的典型荒漠中的红砂种群与其他种群的遗传距离最大,群落组成单一,具有特殊性和脆弱性,应重视保护与合理利用.
杨九艳宋雪梅清华
关键词:红砂荒漠ISSR
少花米口袋的生药学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对少花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verna(Georgi) Boriss.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药材性状鉴别、显微特征鉴别、理化鉴别和比色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详细描述了少花米口袋的生药学特征。结论:为少花米口袋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乔俊缠杨九艳张宏霞
关键词:生药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