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利
- 作品数:15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剖宫产术后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固定式宫内节育器手术48例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48例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无感染、大出血,月经量正常,避孕效果良好。结论术前加强心理疏导,术后加强切口及会阴部护理,无并发症发生,有利于女性健康。
- 潘青霞曹永利庄穗莲
-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围手术期护理
- VEGF及其受体sFlt-1在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表达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soluble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sl,sFlt-1)在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新生儿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各30例,采用ELISA检测方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VEGF及sFh一1水平,比较二者的差异,并研究VEGF及sFh-1水平与新生儿Apgar评分的关系。结果人院时和终止妊娠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VEGF[(101.32±15.23)pg/ml.(132.32±22.44)pg/ml]明显低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而sFlt-1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VEGF≥150pg/ml的新生儿Apgar评分(8.95±0.78)明显高于VEGF〈150pg/ml者;sFlt-1≤3500pg/ml的新生儿Apgar评分(8.79±0.64)明显高于sFlt-1〉3500pg/ml者。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VEGF低于晚发型,而sFh-1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型。VEGF越低或sFlt-1越高,预示新生儿的预后越差。
- 何勤径曹永利朱琦杨丽芳霍雷
- 关键词:SFLT-1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APGAR评分
- 剖宫产术中放置吉娜环临床效果追踪分析
- 2012年
- 目的选择疤痕子宫避孕的简便安全方法。方法追踪随访该院2008年剖宫产术中上吉娜环者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门诊疤痕子宫妇女上环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上环者80人,失访者32人,脱落者2人,带环妊娠者0,因出血过多取环者0对照组:疤痕子宫上环者47人,脱落者3人,带器妊娠者3人,因出血过多取环者3人。结论剖宫产术中放置吉娜环为一种安全有效长期遵守的方法,剖宫产术中放置吉娜环安全、脱落率低、续用率高,避孕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 萧文滔曹永利
- 关键词:疤痕子宫避孕
- 凶险型前置胎盘76例临床分析及围术期处理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危害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7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为观察组,297例普通型前置胎盘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保守性手术(局部缝扎、局部切除、宫腔填塞、子宫动脉结扎等)、产后出血、输血发生率、子宫切除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为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危害,应加强围术期管理;②子宫的保守性手术及子宫切除治疗均很重要;③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关键是掌握好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 李晓云曹永利王雪莉
- 关键词:凶险型前置胎盘围术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白细胞介素-6对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价值研究
- 2012年
-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胎膜早破(PROM)住院分娩的孕妇4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正常剖宫产分娩的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胎膜组织中MMP-9和羊水中IL-6水平。结果研究组中,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者24例(53.33%),对照组胎膜感染4例(10%)。研究组胎膜组织中MMP-9水平(3.67±0.54)及羊水中IL-6水平[(140.4±24.1)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12±0.33,(64.5±17.5)ng/ml],绒毛膜羊膜炎组的MMP-9水平(3.86±0.77)及IL-6水平[(167.5±21.1)ng/ml]也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2.13±0.43,(133.5±15.7)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MP-9及IL-6均参与了绒毛膜羊膜炎发病,MMP-9及IL-6有可能成为绒毛膜羊膜炎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
- 何勤径曹永利朱琦杨丽芳霍雷
- 关键词: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结局与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结局与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01~2017-12该院收治的52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健康产妇52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瘢痕子宫患者的分娩方式,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产后感染与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失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90.38%)与对照组(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minApgar评分、产后感染及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只要严格控制分娩适应证与禁忌证,完善各项监护工作,再次阴道分娩安全可行。
- 朱琦曹永利李娟
- 关键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可行性
-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并发子痫前期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并发子痫前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娩的18624例孕妇中发生子痫前期孕妇临床资料.结果18624例孕妇中发生子痫前期1397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465例.465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中58例并发子痫前期,列为A组,其余407例无并发子痫前期发生,列为B组.A组孕妇糖代谢异常诊断时孕周较B组早,分娩前体重指数(BMI)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异常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12.5%(58/465),所有孕妇中子痫前期发病率7.5%(1397/18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种糖代谢异常类型GIGT、GDM、DM的子痫前期发生率分别为7.2%、12.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空腹血糖、2h血糖、3h血糖及HbA1c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未得到控制或疗效欠佳者子痫前期发病率17.8%(35/197),血糖得到控制或疗效满意者子痫前期发病率8.6%(23/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bA1c和高血压是引起子痫前期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代谢异常及其程度与子痫前期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孕期内对血糖的控制能减少妊娠糖代谢异常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病率.
- 周秀兰曹永利
- 关键词:糖代谢异常
- 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应用于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将56例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宫缩素与垂体后叶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2组产后30min,2、24h时出血量、止血时间及子宫切除率。结果研究组产后各时点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中疗效显著,可进一步减少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保证患者的生殖健康。
- 朱琦曹永利李娟
-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
- 社会因素影响剖宫产孕妇的心理分析
- 2006年
- 目的对社会因素剖宫产孕妇的心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276例社会因素剖宫产孕妇的一般情况及剖宫产理由进行调查。结果社会因素剖宫产孕妇产前检查次数少于9次者236例(85.51%),担心难产及胎儿安危123例(44.57%),惧怕阴道分娩疼痛46例(16.67%)。结论加强产前心理咨询服务,规范产前检查及开展无痛分娩,改变产时服务模式,对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降低剖宫产率有很大的空间。
- 张金娥丁刚曹永利冯燕豫
- 关键词:剖宫产社会因素
- 剖宫产术中放置吉娜环80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中放置新型宫内节育器-吉娜环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8年1月,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剖宫产未放环90例作为对照组,于术后42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结果:剖宫产术中放置吉娜环者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在术后24h阴道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产褥病率、术后腰腹疼痛方面无明显差异(P&gt;0.05)。结论:剖宫产术中放置吉娜环操作安全性高,是无痛且可逆的节育措施,可最大限度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减轻心理负担,无需行输卵管再通手术即可恢复生育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周秀兰冯燕豫曹永利
- 关键词:剖宫产术中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