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斌
- 作品数:24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尾推式固体电枢的应力评估方法研究
- 2021年
- 电枢作为电磁轨道炮用弹丸核心部件之一,对其进行设计与改进一直在电磁轨道炮工程化研制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中应力评估是其设计的关键环节。基于电枢的负载要求和膛内不同时刻的工作状态,形成了电枢载荷及约束的加载方法,对所加载的载荷进行了参数化处理;依据轨道炮发射原理及发射试验结果对关键参数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膛内工况进行了进一步假设及细化,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尾推式固体电枢应力评估方法;并以某型尾推式电枢为例进行了电枢应力的示范性计算。
- 李明涛曹斌国伟裴朋超葛霞巩博瑞
- 关键词:固体电枢力学模型有限元轨道炮
- B探针安装偏差对电枢测速误差影响及修正方法被引量:1
- 2015年
- 对B探针的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分析,得出B探针的安装偏差会对测量电枢膛内位置及速度带来误差。分别考虑存在安装角度偏差和安装位移偏差两种条件下,对电枢通过B探针时间的测量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试验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用带有安装偏差的B探针测得的电枢速度曲线偏离真实速度曲线比较大,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方法对B探针安装偏差导致的时间测量误差进行修正,用修正后的数据得到的电枢速度曲线与电枢真实速度曲线比较接近,证明该方法能减小安装偏差带来的测速误差,提高测速精度。
- 李菊香曹斌国伟苏子舟葛霞
- 关键词:轨道炮
- 低成本制导火箭弹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被引量:7
- 2014年
- 为提高火箭弹的打击精度,设计了一套低成本制导火箭弹飞行控制系统。该系统结合GPS/INS组合导航技术,能够按照目标弹道对火箭弹的实际飞行弹道进行修正控制,以提高落点精度。为验证系统性能,还建立了制导火箭弹的实时仿真模型,控制算法可以加载到实物中进行半实物仿真实验,以优化控制参数,完善控制算法。经试验检验,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控制精度高,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 杨永亮吴小役曹斌国伟李菊香孙小超葛霞
- 关键词:制导火箭弹飞行控制半实物仿真
- 基于B探针的轨道炮电枢位置测量及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以往都是用B探针感应电压信号的过零点时间作为电枢通过B探针的时间,但此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测量电磁轨道炮发射过程中电枢在膛内运动时准确位置,通过理论分析和推导得出B探针的感应电压是由脉冲电流及电枢运动共同作用产生的,并推导出由B探针感应电压及脉冲电流计算电枢通过B探针准确时刻的方法。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了B探针,并在试验中运用新方法计算出电枢通过B探针的时刻,与B探针感应电压信号的过零点时间做比较,根据拟合的速度曲线,得出使用输出信号过零点作为电枢通过B探针时间存在一定的位置误差值,使用新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 李菊香苏子舟国伟曹斌杨永亮
- 关键词:电磁感应轨道炮脉冲电流
- B探针测速及基于激光方法的精度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该文对B探针的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分析,指出使用B探针测量电枢通过其位置的时间存在一定的误差。分别介绍了用B探针和激光测量电磁轨道炮电枢膛内运动速度的原理,搭建了响应快、精度高的激光测量电枢位置系统,设计了B探针和激光两种测量电枢速度的对比实验,通过实际发射实验,获得一定的实验数据,对激光测量电枢通过时的信号波形进行分析。对激光测量电枢速度的不确定误差进行分析和计算,以激光测量电枢速度为基准,对B探针测量电枢速度进行精度计算,获得了B探针测量电枢速度的精度。通过实验分析,研究结果在工程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菊香曹斌范志国国伟陈彦辉
- 关键词:电磁轨道炮激光
- 炮膛间距对枢轨初始接触状态的影响分析
- 2024年
- 电磁轨道炮炮膛间距直接影响到发射过程中枢轨滑动电接触状态,尤其是起始段炮膛间距变化对电枢烧蚀具有较大影响,将炮膛等效成呈一定角度张开的两条直线,利用角平分线相关特性开展炮膛间距测量,根据炮膛间距实测数据,结合工程实际分析起始段炮膛变化形态并建立对应形态下的枢轨初始接触模型,分析了炮膛装配精度对枢轨初始接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起始段炮膛间距是造成电枢静态受力不均、枢轨接触面积及接触力非对称分布的主要原因,通过不同炮膛变化形态的静态接触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炮膛间距对枢轨初始接触的影响作用,为枢轨匹配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曹斌裴朋超张昕楠曹永杰葛霞
- 关键词:轨道炮滑动电接触
- 基于ARM7的瞄具操控台设计
- 2011年
- 针对该瞄具操控台采用CAN总线与瞄具系统中其他设备进行数据通讯,且通讯数据信息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基于ARM7内核的32位LPC2119微控制器搭建的嵌入式系统。主要利用微控制器内建的CAN控制器以及LED数码管显示及键盘接口专用芯片BC7281,实现了CAN总线的通信和数据的显示及设定等人机数据交换功能。本系统硬件电路简单,可靠性高,便于维护。软件采用了实时操作系统作为开发平台,用多任务方式优化了系统应用软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 曹斌孙小超李菊香国伟
- 关键词:电子技术ARM7CAN总线操作系统
- 分流器形式炮口消弧装置的电路模拟优化与试验被引量:2
- 2021年
- 针对轨道炮电枢出炮口时拉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流器形式的炮口电弧抑制方案。以固体电枢为研究对象,采用Simulink软件根据发射器与消弧装置的电气参数建立含有炮口消弧装置的发射系统仿真模型,目的是通过对消弧装置电气参数不同阻抗值的仿真计算,实现消弧装置电气参数与发射系统电气参数的最佳匹配,达到降低消弧支路对电枢出炮口速度的影响,同时有效地抑制炮口电弧。由于与消弧装置串联的电枢前方轨道阻抗在消弧支路阻抗中占比很大,通过消弧装置阻抗电阻、电感优化调整,实现电枢在膛内运动起始阶段,消弧支路的阻抗远大于电枢支路的阻抗,发射电流大部分都流过电枢,保证了电枢的加速运动。随着电枢向炮口方向运行,消弧支路阻抗快速减小,同时在磁通压缩作用下,消弧支路中电流快速增加,电枢支路电流减小,但由于电枢前后方磁场对其都是推进作用,电枢出炮口速度基本不受影响,保持较高的系统效率;电枢出炮口后,消弧支路的阻抗小于电弧的阻抗值,建立合理的电弧快速消引条件,消弧支路电流远大于电枢上电流,发射系统的剩余能量可通过消弧装置释放,降低炮口拉弧对发射性能的影响。经过消弧装置的电阻和电感多参数值的计算与分析,最后确定与文中发射系统匹配的消弧装置电阻约为1 mΩ,电感约为0.1μH。结合发射装置结构,设计出的消弧装置电阻为1.32 mΩ,电感为0.124μH,在搭建的发射系统仿真模型中对其进行了充电电压3 kV等级的发射仿真计算,在充电电压3 kV的发射能量等级下进行了消弧发射试验,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消弧效果良好。
- 葛霞曹斌李明涛裴朋超王钊李菊香
- 关键词:电磁轨道炮
- 基于角平分线特性的轨道炮轨间距测量方法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电磁轨道炮轨道间距变化一致性与发射过程中枢轨电接触性能密切相关,为获取轨道间距变化规律,针对轨道炮炮膛特殊结构形态,并结合角平分线相关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角平分线特性的轨道间距测量方法,并对其进行误差分析,分析结果可知误差大小随着角平分线偏转角和传感器测点位置距离支撑机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对轨道间距进行实际测量时,设计了标定装置对测量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误差为20~50μm,该测量方法可满足轨道间距在40 mm及以上口径范围内的轨道炮轨间距测量精度要求,该研究为轨道炮轨间距等参数的测试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裴朋超曹斌李明涛葛霞李可
- 关键词:轨道炮
- 一种火炮振动诊断的方法设想
- 自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弹丸在整个膛内运动过程中的炮口振动位移曲线的一致性,作为火炮振动与其远程地面散布是否存在相关性的判断方法。其思路大致如下:如果在一组射击中,弹丸的落点散布较大。而在每发弹丸的膛内运动时期,炮口振动位移...
- 郭旻国伟曹斌何宗颖
- 关键词:火炮一致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