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芬
- 作品数:12 被引量:6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食品召回成本模型的可追溯体系对食品召回成本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4年
- 针对我国食品召回过程中召回成本较大对企业召回积极性带来不利影响等问题,构建食品召回成本模型,测算建立可追溯体系和不可追溯体系下的食品召回量和召回成本,对比分析可追溯体系对食品召回成本的影响,并探究影响食品召回成本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不可追溯体系下的食品召回成本是可追溯体系下召回成本的(m-1)倍(m为食品保质期),可追溯体系可极大减少召回成本;食品保质期、日产量、销售价格是影响食品召回成本的主要因素。
- 徐芬陈红华
-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召回可追溯体系
- 基于不同O2O模式的实体零售商融合策略——以步步高集团、永辉超市、天虹商场调研为例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前,我国实体零售商采用的O2O模式主要包括自建模式、借用模式、自建+借用模式三类。不同模式的典型代表企业受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影响,其O2O融合方式比较多样化,但均致力于对原有供应链体系的升级改造,并在战略资源、渠道功能、运行机制、营销策略、信息系统、组织文化等方面进行了重新构建或相应调整。不同O2O模式融合的关键点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特性。其中,自建模式融合的关键在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借用模式融合的关键在于,合理利用合作方资源;自建+借用模式融合的关键在于,协调自建与借用平台之间的关系。实体零售商应当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选择合适的融合方式,进而结合企业供应链资源、线上线下渠道资源以及品牌形象等自身条件采取有效的融合策略。
- 陈红华徐芬
- 中国农产品进口的自贸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研究——基于SYSGMM估计的进口需求模型被引量:11
- 2017年
- 本文基于进口需求模型,采用SYSGMM方法,并结合反事实估计,测算我国多个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新加坡自贸区、中国瑞士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既不存在贸易创造效应,也不存在贸易转移效应。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创造效应较大,并且存在较长的持续性;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贸易创造占贸易增长比例较大,其中中国新西兰自贸区效应逐年较稳定的递减,中国秘鲁自贸区变化幅度较大。
- 徐芬刘宏曼
-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贸易创造贸易转移
- O2O背景下实体零售商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从实体零售商角度出发,基于结构方程模型,采用面谈访问调法收集990份有效问卷,深入探究影响消费者实体店购物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表明:消费者时间充裕程度、对实体店购买态度、网上购买频次是直接影响消费者实体店购买的重要因素;网购频次与实体店购买频次显著正相关,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
- 徐芬陈红华
- 关键词:O2O模式结构方程模型
- 我国食用植物油市场品牌竞争及贸易结构分析
- 2014年
- 本文分析了我国食用植物油市场的品牌竞争、贸易及价格变动情况,重点分析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豆进口大幅增长替代部分食用植物油进口,引起食用植物油价格的波动。在中国食用植物油产业发展变化中,外资企业的进入在给产业带来激烈竞争的同时,也迫使内资油脂加工企业逐渐成长壮大。
- 刘宏曼徐芬牛三妹
- 关键词:植物油
- 我国零售企业线上和线下商业模式本质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基于价格竞争博弈模型,求解线上和线下的均衡价格、均衡利润及边界条件,从而探究线上和线下商业模式的本质关系。结果表明,线上和线下是长期共存关系,不仅为我国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提供了理论验证,并为我国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优化提供对策建议。
- 徐芬徐芬
- 关键词:价格竞争模型
- 自贸区视角的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三元边际结构被引量:8
- 2018年
- 基于贸易增长三元分解框架,将中国农产品进口分解为广度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着重分析中国已签署的多个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三元边际的影响,并测算不同自贸区的三元边际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中国秘鲁自贸区带来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而中国新加坡自贸区、中国瑞士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农产品进口的三元边际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中国秘鲁自贸区仅对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产生正向影响,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仅对广度边际和数量边际产生正向影响。三元边际的贡献率对比分析可见,数量边际是中国自贸区贸易增长的主要作用方式,广度边际的拉动作用有限。
- 徐芬刘宏曼
- 关键词:农产品进口贸易增长
- 我国生猪可追溯系统前端标识研究——世新华盛、得利斯、千岛湖案例分析
- 2017年
- 标识是承载可追溯系统全程信息的唯一载体,而养殖环节的前端标识是可追溯系统中最基础和最薄弱的部分,其缺失将无法保证可追溯系统的信息追溯。通过对世新华盛、得利斯、千岛湖三家生猪企业进行案例研究,基于木桶原理和系统分析法,分析各企业实施生猪可追溯系统前端标识的现状,并对各企业实施意愿、模式、成本和效果以及利益分配情况和推广性等问题进行系统管理分析,为其他生猪相关企业或养殖户推广实施生猪可追溯系统提供一定的借鉴。结果表明:实施模式在前端标识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基地+员工"模式最有利于前端标识的完善,但推广难度较大,"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具有较强的推广性;除实施模式外,实施主体的意愿、文化水平、标识的技术手段、企业规模均影响生猪可追溯系统前端标识完成水平。
- 徐芬陈红华田志宏张涵
- 关键词:成本收益分析
- 消费者线上线下购买行为对实体零售商经营策略的影响——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促使实体零售业利用网络技术升级传统零售模式,但效果并不理想。基于实体零售商角度,本文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六个城市采用定点拦截随机抽样,并结合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我国消费者线上和线下购买行为的关系,以及影响消费者线下购买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消费者线上购买频次与线下购买频次显著正相关,并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消费者的时间、线上购买频次及对线下购买态度是直接影响消费者线下购买的重要因素;降价策略不是实体零售商的有效应对手段,实体零售商应优化产品信息投放渠道,充分发挥实体店的服务优势,实施多样化支付手段和高效化会员管理,全方位优化经营策略。
- 徐芬陈红华
- 关键词:结构方程模型
- O2O背景下实体零售商商业模式优化被引量:10
- 2018年
- 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网络零售成为我国零售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越来越多的实体零售商积极寻求转型,从组织架构、供应商、会员管理等方面着手尝试线下与线上双渠道融合,即通过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的整合与转变,通过商业模式各要素的调整和优化来应对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与外部环境的改变,通过增加线上模式来改变渠道通路要素,带动客户、关键业务、重要合作、产品和服务等要素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匹配。目前,从消费者角度看,我国消费者空余时间相对充裕,特别是零散空余时间亦有重要价值;消费者获取产品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宣传,且移动客户端占比较高;消费者网上或实体店购买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产品质量,进一步确保产品质量仍然是零售商提高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消费者对网购商品各方面满意度较高,但网购商品的绝对价格优势逐步减弱;消费者对实体店商品质量、售前和购买体验的满意度均高于网购商品,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实体零售商商业模式的调整和优化,可从客户细分、客户关系、产品质量、促销业务、重要合作等方面着手,进一步细分客户,充分利用消费者零散时间,提高购物频率;提高业务效率,改善产品信息投放方式,注重"粉丝"营销;紧扣消费升级本质,不断优化产品,挖掘消费者需求;加深重要合作,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实现多主体共赢;丰富客户关系,将线上客流引流到线下,完善会员管理制度。
- 陈红华徐芬徐涛
- 关键词:电商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