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后国
- 作品数:89 被引量:24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凡纳滨对虾亲虾繁殖期间适宜投喂频率的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在饱食投喂条件下,选用鲜活饵料沙蚕(Nereis succinea)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亲虾进行营养强化培育60 d,通过比较不同的投喂频率2次/d(F2组)、3次/d(F3组)、4次/d(F4组)对亲虾摄食、生长、繁殖性能、虾体组成和肝胰腺的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旨在探究亲虾繁殖期间营养强化的最适投喂频率。结果显示,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亲虾的日摄食量逐渐增大,F2组显著低于F4组(P<0.05),但与F3组差异不显著(P>0.05);亲虾的增重率和体长增长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投喂频率对各组亲虾的单次产卵量、相对产卵量、无节幼体I期个体数、无节幼体孵化率、蚤状幼体I期个体数、无节幼体变态率、性腺指数、初产时间和产卵间期均无显著影响(P>0.05)。亲虾全虾主要体组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也不受投喂频率增加的影响(P>0.05);F2组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显著低于F3、F4组(P<0.05),而不同实验组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和生产实际情况,建议在饱食投喂条件下,凡纳滨对虾亲虾繁殖期间营养强化的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
- 汪春玲梁萌青梁萌青
- 关键词:投喂频率繁殖性能消化酶活力
- 养殖和野生亚东鲑机体成分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亚东鲑(Salmo trutta fario)是鲑属鱼类在青藏高原仅有的鱼类种群,是亚东地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本研究对西藏亚东地区野生和养殖亚东鲑的常规营养成分及各组织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旨在比较野生和养殖亚东鲑营养成分的异同,为养殖亚东鲑的品质评价和饲料配方的完善提供参考信息。实验采集亚东河中野生亚东鲑和亚东渔业产业园中使用配合饲料养殖的亚东鲑各10尾用于相关成分分析,每尾为一个独立样本。结果显示,野生组肥满度显著低于养殖组,而全鱼水分和灰分显著高于养殖组。全鱼粗蛋白、粗脂肪以及肝脏常规成分在野生组和养殖组间无显著差异。野生组肌肉粗脂肪显著低于养殖组,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组。野生组全鱼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养殖组,且野生组肌肉中苏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组。野生组全鱼、肌肉和肝脏中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总量、EPA、C20:4n-6以及肌肉中DHA含量高于养殖组,而全鱼和组织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和n-6PUFA总量低于养殖组。综上所述,目前养殖亚东鲑和野生亚东鲑在机体成分上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养殖鱼类体成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饲料组成,因此,亚东鲑养殖中饲料营养组成可能有待进一步优化。
- 李琳张斐然刘长琳刘长琳刘宝良李杰热旦德吉措姆措姆卫育良梁萌青梁萌青
- 关键词:野生养殖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
- 虾青素对凡纳滨对虾亲虾繁殖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凡纳滨对虾亲虾繁殖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了3种等氮等脂饲料,通过添加加丽素粉红(含10%虾青素),使饲料中虾青素含量分别为587.46、1073.29和1574.57 mg/kg,依次记为低虾青素组、中虾青素组和高虾青素组。然后选择大小均匀、体格健壮的雌雄亲虾各108尾,随机分别分为9个养殖池中,每组3个重复,每池12尾雌虾或雄虾。试验期16周,其中前12周投喂试验饲料,后4周试验饲料和鱿鱼混合投喂。结果表明:1)高虾青素组雌虾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中虾青素组雌虾增重率和末重显著高于高虾青素组(P<0.05),低虾青素组雄虾增重率和末重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2)3个组亲虾性腺指数、产卵量以及血清性激素含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中虾青素组雌虾卵巢卵黄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高虾青素组(P<0.05),与低虾青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低虾青素组无节幼体数量和受精卵孵化率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低虾青素组蚤状幼体数量显著低于中虾青素组(P<0.05),中虾青素组幼体变态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3)低虾青素组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高虾青素组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4)高虾青素组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低虾青素组血清核因子-κB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高虾青素组血清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0含量随虾青素添加水平提高而显著升高(P<0.05),且3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凡纳滨对虾亲虾饲料中添加适量虾青素能够提高亲虾的抗氧化能力和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卵巢卵黄蛋白含量、受精卵孵化率、幼体变态率以及无节幼体和蚤状幼体数量,从而提高亲虾的繁殖性能。
- 王照欣梁萌青卫育良徐后国马强代平
- 关键词:虾青素繁殖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
- 甲壳动物亲体营养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大量研究证实,营养是甲壳动物培育与繁殖的关键因素。文章综述了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对甲壳动物亲体繁殖的影响及适宜添加水平,目的是确定各类营养素对甲壳动物亲体性腺成熟、繁殖性能和后代质量的重要作用,为后期研发安全、高效、优质的甲壳动物亲体强化饲料提供参考依据。
- 王照欣梁萌青卫育良徐后国
- 关键词:甲壳动物亲体营养性腺发育繁殖
- 大菱鲆和红鳍东方鲀脂肪酸转运蛋白的组织分布及营养调控
- 2022年
- 本研究对2种海洋硬骨鱼(大菱鲆和红鳍东方鲀)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亚型FATP1、FATP4和FATP6进行了序列分析,并对其在不同组织或不同营养状况下的基因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在FATP表达的组织分布研究中,分别取大菱鲆和红鳍东方鲀的不同组织。在饲养试验中,分别饲喂大菱鲆和红鳍东方鲀幼鱼不同脂肪水平(8%、12%和16%)的试验饲料,进行9周的饲养试验,然后进行饥饿试验(30 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菱鲆和红鳍东方鲀幼鱼不同组织中以及不同营养状态下FATP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大菱鲆和红鳍东方鲀FATP与其他鱼类和哺乳动物中的同源序列具有高度一致性,但FATP6与FATP1和FATP4的同源性较低。2)大菱鲆FATP1在大脑、心脏、眼睛和肾脏中高表达,红鳍东方鲀FATP1在肝脏中高表达。大菱鲆和红鳍东方鲀FATP4在消化道中高表达。大菱鲆FATP6在幽门盲肠和前肠中高表达,而红鳍东方鲀FATP6仅在肝脏中高表达。3)饲料脂肪水平对大菱鲆和红鳍东方鲀的肝脏FATP1、FATP4和FATP6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4)大菱鲆第30天的肝脏FATP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第0天、第10天和第20天(P<0.05)。红鳍东方鲀第16天和第31天的肝脏FATP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第0天、第1天、第4天和第9天(P<0.05),第9天和第31天的肝脏FATP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第0天、第1天和第4天(P<0.05),第16天的肝脏FATP6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第0天、第1天、第4天、第9天和第31天(P<0.05)。由此可见,大菱鲆和红鳍东方鲀FATP表达的组织分布模式不同,但FATP表达对饲料脂肪水平和饥饿时间的响应相似。饲料脂肪水平对大菱鲆和红鳍东方鲀肝脏FATP1、FATP4和FATP6的表达均无显著影响,但饥饿可上调红鳍东方鲀肝脏FATP1、FATP4和FATP6以及大菱鲆肝脏FATP1的表达。
- 赵丽丽王迪欣廖章斌毕清竹马强卫育良梁萌青乔秀亭程镇燕徐后国
- 关键词:大菱鲆红鳍东方鲀基因表达饲料脂肪水平饥饿
- 大菱鲆鱼体脂肪累积调节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通过摄食生长实验来研究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及水解鱼蛋白对大菱鲆脂肪累积的影响。实验对照组(C)含有30%的鱼粉,高植物蛋白饲料+牛磺酸处理组(HT)使用植物蛋白替代对照组的一半鱼粉后添加0.8%牛磺酸,高植物蛋白饲料+牛磺酸+水解鱼蛋白处理组(HTPH)在HT饲料的基础上继续使用水解鱼蛋白替代7%的饲料鱼粉。室内流水系统养殖,每组4个重复。与对照组或HT组相比,HTPH组显著降低了鱼体的中性脂和肝体比。与对照组相比,HT及HTPH组均显著升高了鱼体水分含量,降低了肝脏总脂和中性脂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肌肉总脂及极性脂仅在HTPH组显著降低。HTPH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组织脂肪酸分析显示,HT及HTPH组有降低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C18∶2n-6,C18∶3n-6及C18∶3n-3含量的趋势。综上,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可以有效降低鱼体肝脏脂肪含量,而在此基础上继续使用水解鱼蛋白具有更好的脂肪调节效果,能够降低鱼体、肌肉、肝脏及血清中的中性脂肪及总脂肪含量。
- 张圆琴张越卫育良徐后国郑珂珂梁萌青
- 关键词:大菱鲆牛磺酸
- 一种提高红鳍东方鲀急性低氧耐受性的营养学方法和饲料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红鳍东方鲀急性低氧耐受性的营养学方法和饲料,属于水产动物营养学领域。所述方法在红鳍东方鲀饲料中使用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质量比为2.41~2.49的淀粉作为糖源,可以明显提高鱼体对淀粉的消化率,增加饲料的粘...
- 马强宋淑青徐后国卫育良梁萌青
- 江蓠、浒苔、藻渣和菌渣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生长性能、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本实验旨在研究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藻渣和菌渣替代鱼粉对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生长性能、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和体组成的影响。实验共制成6种等氮、等脂的饲料,以含鱼粉60%为对照组1和45%鱼粉的为对照组2,分别将10%的江蓠、浒苔、藻渣、菌渣与植物蛋白质配合后替代对照组1饲料中30%的鱼粉,投喂初始体重为(17.33±0.55)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56 d。结果显示,1)浒苔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其他5组(P<0.05),藻渣组SGR显著高于对照组2和江蓠组(P<0.05),与对照组1和菌渣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1和浒苔组饲料效率(FER)显著高于对照组2和菌渣(P<0.05),与江蓠和藻渣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1的蛋白质沉积率(PPV)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对照组2和菌渣组(P<0.05),与江蓠、浒苔和藻渣组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血清和肝脏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3)菌渣组鱼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藻渣组(P<0.05),与对照组1、对照组2、江蓠和浒苔无显著差异(P>0.05);浒苔和藻渣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P<0.05),与对照组1、江蓠和菌渣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来看,将10%江蓠、浒苔、藻渣和菌渣与植物蛋白质配合后替代饲料中30%的鱼粉对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生长性能无不良影响,并且浒苔可以显著提高红鳍东方鲀的生长性能。
- 郭斌梁萌青梁萌青徐后国张庆功李本相廖章斌
- 关键词:红鳍东方鲀生化指标
- 饲料中不同水解蛋白对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鱼体及组织脂肪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本研究通过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来探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不同类型的水解蛋白对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初始平均体重为31.99 g)鱼体及组织脂肪含量的影响。实验设4个等氮等能的饲料处理组,对照组含有30%的鱼粉,通过在对照组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水解猪血蛋白、水解豆粕蛋白和水解酵母蛋白替代10%的鱼粉来获得不同类型的实验组饲料,即水解猪血蛋白组、水解豆粕蛋白组和水解酵母蛋白组。养殖实验在近海浮式网箱中进行,每组饲料投喂3个重复的养殖网箱,每个网箱30尾鱼。实验结果显示,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水解猪血蛋白、水解豆粕蛋白及水解酵母蛋白并没有对鲈鱼幼鱼的鱼体、肝脏、肌肉和内脏的脂肪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但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水解酵母蛋白的处理组显著降低了鲈鱼幼鱼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水解酵母蛋白替代鱼粉显著提高了鲈鱼幼鱼肌肉中C20∶1n-9的含量,而水解豆粕蛋白和水解酵母蛋白显著降低了肌肉中C22∶5n-3的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水解酵母蛋白显著降低了血清中C20∶5n-3的含量(P<0.05)。在腹部脂肪组织中,与对照组相比,猪血、豆粕及酵母蛋白水解物替代鱼粉极显著提高了饱和脂肪酸、十八碳及十六碳单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及亚麻酸的含量,而极显著降低了C20∶1n-9、C20∶4n-6、C22∶5n-3和C22∶6n-3的含量(P<0.01)。本研究表明,高植物蛋白饲料中猪血、豆粕及酵母蛋白水解物替代10%的饲料鱼粉并未有效调节鲈鱼幼鱼鱼体、肝脏、肌肉及内脏的脂肪累积,但水解酵母蛋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代谢。水解蛋白对鲈鱼幼鱼脂肪酸组成的调节因水解蛋白的类型及鱼体组织类型而异。本研究是国内外首次系统研究不同类型水解蛋白对养殖鱼类脂肪累积的调节�
- 曹林张婷婷徐后国郑珂珂梁萌青
- 关键词:鲈鱼水解蛋白
- 一种降低红鳍东方鲀残食行为的复合添加剂及饲料
-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低红鳍东方鲀残食行为的复合添加剂及饲料,属于水产动物营养学领域,所述方法针对红鳍东方鲀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严重残食行为。通过在红鳍东方鲀典型养殖条件下应用不同剂量和组合的复合添加剂(赖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
- 卫育良梁萌青徐后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