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烈光
- 作品数:94 被引量:37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影像表现
-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非结核性分支杆菌肺病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艾滋病合并非结核性分支杆菌肺病的胸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结果:10例患者胸片显示:9例有明显病变,1例只有轻微病变;病灶分布为...
- 刘晋新黄德扬唐勇唐小平张烈光江松峰陈碧华甘清鑫黄瑞莲史红玲黄务枝
- 关键词:肺疾病分支杆菌感染艾滋病诊断显像
- 文献传递
- 艾滋病相关性肺部空洞病变的CT表现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性肺部空洞病变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5例艾滋病相关性肺部空洞病变患者的全肺CT扫描资料,7l例行病灶处HRCT扫描,总结不同病原菌感染导致肺部空洞病变的CT征象,不同疾病间cT征象的比较使用)(2检验。结果85例艾滋病相关性肺部空洞病变的CT表现:(1)肺结核28例:病灶位于上叶27例,单发空洞15例、多发空洞13例、不规则空洞18例,出现钙化灶8例、引流支气管影8例、卫星灶21例、支气管扩张6例、周边条索影13例、胸膜受累10例、淋巴结肿大10例。病灶位于上叶、出现钙化灶、引流支气管影、卫星灶、周边条索影及胸膜受累6种征象在肺结核与非肺结核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535、26.753、13.944、17.978、11.362、7.796,P值均〈0.01)。(2)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6例:病灶位于上叶5例,单发空洞5例、厚壁空洞3例、外壁毛糙6例,出现卫星灶4例、支气管扩张3例。支气管扩张征象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与非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92,P〈0.01);卫星灶征象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肺脓肿、肺真菌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785、9.423,P值均〈0.01)。(3)肺脓肿12例:多发空洞9例,病灶〉4cm7例,厚壁空洞9例,外壁毛糙8例,内壁光滑11例,空洞内见液一气平面4例。多发空洞、病灶〉4cm及空洞内液一气平面3种征象在肺脓肿与非肺脓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390、4.551、7.635,P值均〈0.05)。(4)肺真菌病39例;单发空洞33例、规则空洞25例,内壁光滑28例,出现壁结节7例,晕征10例,淋巴结肿大11例。单发空洞征象在肺真菌病与非肺真菌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51,P〈0.01)。结论分析空洞的分布、�
- 江松峰刘晋新陈碧华梁艺张烈光凌洲焜甘清鑫黄德扬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疾病X线计算机
-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隐球菌病的胸腹部CT表现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播散性隐球菌病的胸腹部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隐球菌病的胸腹部CT表现。结果 28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隐球菌病胸部CT示肺内结节27例(96.43%,27/28),其中19例(67.86%,19/28)结节内可见空洞;肺内磨玻璃样改变14例(50%,14/28);肺内片状实变2例(7.14%,2/28);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11例(40.74%,11/28);胸腔积液6例(21.43%,6/28);心包积液4例(14.29%,4/28)。11例行腹部CT检查,肝脾肿大8例(72.73%,8/11);肝脾实质病变共2例(18.18%,2/11),其中肝内肿块1例(9.09%,1/11),肝内多发低密度粟粒结节1例(9.09%,1/11),脾内低密度结节1例(9.09%,1/11);腹腔淋巴结肿大4例(36.36%,4/11),其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3例(27.27%,3/11);肾上腺结节1例(9.09%,1/11);腹水1例(9.09%,1/11)。结论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隐球菌胸部最常见CT表现是肺内结节,结节内空洞是特征性CT表现;腹部CT可表现为多脏器受累。
- 张烈光刘晋新江松峰陈碧华黄德扬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隐球菌病X线计算机
- 艾滋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胸部影像表现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艾滋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结果13例患者X线胸片中5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7例呈网织纹理,4例见胸腔积液,4例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3例见粟粒病变,3例见结节状肿块影,2例呈磨玻璃密度影(GGO),2例见肺气囊,内含结节的空洞、胸膜增厚、心包积液及局限性气胸各1例。13例患者HRCT发现7例见纵隔淋巴结增大,7例见小叶间隔增厚,6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5例见粟粒病变(其中1例可见胸膜下小结节),4例见胸腔积液,3例见结节状肿块影,可见GGO、多发肺气囊及树芽征各2例,空洞(内含结节的空洞)、胸膜增厚、局段支气管扩张、心包积液及局限性气胸各1例。结论AIDS合并肺毛霉菌病常见的胸部影像表现为:肺粟粒病变、纵隔淋巴结增大、网织纹理(小叶间隔增厚)、肺内多发的浸润性病灶、胸腔积液及结节状肿块影。
- 刘晋新唐小平张烈光江松峰陈碧华甘清新黄瑞莲史红玲黄务枝黄德扬唐勇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毛霉菌病诊断显像
-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螺旋CT表现分析
-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螺旋CT表现。结果:螺旋CT表现为双肺磨玻璃样改变22例、双肺索条状及网状影8例、碎石路征11例。少见的合并...
- 陈碧华刘晋新甘清鑫江松峰张烈光黄德扬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孢子菌肺炎螺旋CT
- 文献传递
- 艾滋病合并腹部结核的CT表现
- 目的:研究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合并腹部结核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病原学证实及临床诊断艾滋病合并腹部结核的腹部CT扫描表现。结果:33例...
- 张烈光黄务枝刘晋新唐小平江松峰陈碧华黄德扬张志平甘清鑫凌洲焜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腹部结核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文献传递
- 2004年首例SARS患者胸部影像表现
- 2004年
- 刘晋新唐小平张复春张烈光江松峰陈碧华黄德扬黄务枝史红玲唐勇陈金城
- 关键词:SARS胸部影像表现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
- 普通型及重型COVID-19患者139例胸部CT出院后随访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通过分析普通型及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出院后半年内的胸部CT表现,探讨其肺内残余病灶的转归情况。方法收集出院后半年内进行随访的139例COVID-19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发病至病灶完全吸收时间等)及影像学资料(肺内病灶累及的范围、分布、CT表现等)。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成普通型组(n=121)及重型组(n=18),采用半定量评分系统评估肺受损程度,并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重型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普通型组患者;重型组患者双肺病灶累及范围较普通型组患者广泛,且吸收速度较慢,出院后半年内,仅3例(17%)患者肺部病灶完全吸收,而在普通型组患者中该比例高达76%,普通型组患者发病至肺内病灶完全吸收平均(124±58)d,重型组为(159±45)d。肺内残余病灶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及条索影,而实变影、蜂窝影、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及淋巴结肿大未见显示。结论大部分普通型及重型COVID-19患者的肺内残余病灶是可逆的。重型肺炎患者肺内病灶吸收缓慢,随访时间需长达1~2年,而大部分普通型肺炎患者肺内病灶吸收较快,随访时间仅需半年。
- 林琳骆伟杰张烈光杨彦鸿张志平余成成黄德扬江松峰陈碧华刘晋新
- 关键词:胸部CT随访研究
- 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结果 6例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CT表现:(1)脊椎炎3例;L4、5病变2例,L4、5及L5、S1病变1例。CT表现为椎体边缘见多发不规则形骨质破坏、病灶周边增生硬化,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旁软组织肿块、椎旁脓肿、腰大肌脓肿形成。(2)脊椎外骨关节炎3例;骶髂关节炎1例,CT表现为髂骨关节面骨质破坏,关节面毛糙,关节间隙变窄;髋关节炎1例,CT表现为关节囊肿胀、关节腔积液;踝关节炎1例,CT表现为内踝、外踝和距骨骨质密度减低,周边软组织肿胀。结论骨关节炎是布鲁氏菌病的常见并发症,影像检查对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江松峰刘晋新陈碧华张烈光梁艺甘清鑫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骨关节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艾滋病合并卡波西肉瘤的CT表现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波西肉瘤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艾滋病合并卡波西肉瘤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 CT显示肺内结节灶9例,累及胸膜及胸腔积液6例、纵隔淋巴结肿大8例,1例可见骨破坏,1例肝内见多发占位。结论艾滋病合并卡波西肉瘤累及肺部常见影像表现为肺内可见沿肺支气管血管周围分布的多发结节灶,可同时合并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累及肝脏可见肝内多发低密度占位病变。
- 黄德扬刘晋新丁岩张烈光甘清鑫
- 关键词:卡波西肉瘤艾滋病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