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伟 作品数:27 被引量:61 H指数:5 供职机构: 甘肃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后乳糜漏的预防及处理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后乳糜漏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行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12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每日引流小于500ml者,均经保守治疗,于术后4周内愈合。大于500ml者4例中,1例保守治疗成功,3例再次手术结扎漏口,首次术后3~4周内治愈。结论:甲状腺癌术后乳糜漏诊断成立后,应视每日引流量采取不同治疗策略。对于每日引流量小于500ml者,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大于500ml者,可以先尝试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后,1周内再次手术结扎漏口较为合理。 张建伟 宋一丁 王军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颈淋巴结清扫 乳糜漏 手术后并发症 VEGF和VEGF-C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长因子C(VEGF-C)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良性病变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以及VEGF和VEGF-C的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64例甲状腺癌、34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及21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的VEGF和VEGF-C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在T_3~T_4组、复发组及转移组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亚型中以乳头状癌为最高。淋巴结转移者的VEGF-C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亚型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VEGF和VEGF-C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免疫组化染色分数进行相关分析,显示两者表达同步增高(r=0.502,P<0.05)。结论VEGF的高表达预示甲状腺癌具有高复发率及高转移率,VEGF可作为诊断和协助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检测VEGF和VEGF-C的表达有助于甲状腺癌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 张建伟 王军 魏温涛关键词:甲状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观察 2025年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后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利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因头颈部恶性肿瘤行扩大切除术后造成的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利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切除术后的缺损范围制备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最大切取面积为32.0 cm×12.0 cm,最小切取面积为3.5 cm×7.0 cm,大腿部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观察皮瓣的成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受区及供区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术后38例患者的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全部成活,1例患者术后出现静脉危像,1例患者术后出现动脉危像,经急诊抢救取出血栓后皮瓣存活,大腿部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且均一期愈合,术后每3~6个月复查1次,大腿部供区均恢复良好,其中1例口颊癌因病期较晚术后1年肿瘤复发,予以免疫化疗(信迪利单抗+白蛋白紫杉醇+顺铂)及二次手术治疗。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因其血管与颈部血管粗细一致,术后皮瓣成活率高,且对供区影响小,可有效修复头颈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后的口腔颌面部巨大软组织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宏 王军 范向达 王娟 张建伟 宋一丁关键词:头颈部恶性肿瘤 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46例颈动脉体瘤诊治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颈动脉体瘤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46例患者Shamblin分类,其中Ⅰ型2例,Ⅱ型37例,Ⅲ型7例。年龄15~74岁,平均47.8岁,男∶女=1∶5.57。左侧14例,右侧30例,2例为双侧。颈淋巴结转移1例。家族史1例,三代共计5人发病,其中1人为双侧。结果:单纯动脉外膜下剥离38例。动脉外膜下剥离合并颈外动脉切除6例。颈总动脉分歧部切除2例:其中1例未吻合血管,1例切除后行颈总-颈内动脉吻合。术后均无脑缺血症状、体征。颅神经损伤8例。ShamblinII型术后24 h内脑梗塞2例,无手术相关死亡。随访复发2例。结论:尽管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总体是安全的,仍有发生颅神经损伤、术后脑卒中的可能性。 张建伟 王军 张宏 王娟关键词:化学感受器瘤 纳米碳在甲状腺全切除联合中央区清扫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区清扫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间序贯收入甲状腺癌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纳米碳组(观察组)28例和非纳米碳组(对照组)29例,两组均接受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中央区淋巴结标本中甲状旁腺的检出数目和手术前后甲状旁腺素、血钙和血磷水平。结果:观察组检出、术中冰冻证实的甲状旁腺个数多于对照组(7个/1个)(P<0.05);两组术后3d和1个月甲状旁腺激素(PTH)、术后3d血钙、术后5d血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碳在甲状腺全切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提高甲状旁腺的辨识,降低误切除率,降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安宁 罗雁 王军 张建伟关键词:甲状腺癌 甲状旁腺 纳米碳 双侧游离股前外侧kiss皮瓣修复头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5年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Ⅰ,NF-Ⅰ)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1],其主要是由于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神经嵴细胞异常发育而导致的一种遗传疾病,其发病的部位常常累及神经系统和皮肤组织[2]。在文献统计中,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发病率约为1/3500,在头颈部的神经纤维瘤病多呈浸润性生长,常导致头颈部肥大、畸形,对于头颈部巨大的NF-Ⅰ,其治疗的主要手段以手术为主,术后出现软组织缺损较大,常常需要皮瓣进行修复,且手术的致畸风险和出血风险也较其它疾病较高,术前常需备血,术中需严格控制出血,若出血较多需及时进行输血[3-4],因此,对于头颈部的巨大神经纤维瘤病的治疗方案,目前各位学者的意见仍不相同,仍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本文报道1例双侧游离股前外侧kiss皮瓣修复头部巨大神经纤维瘤病的治疗过程及体会,以期为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本研究经过甘肃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编号:A202207010050),且患者知情同意。 张宏 邵蓉 王军 范向达 张建伟 王娟关键词:缺损修复 神经纤维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评分系统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构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评分系统,并评价和验证其工作效能。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甘肃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37例PTC患者为建模组,2018年7月-2019年6月符合相同条件的100例PTC患者为验证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评分系统,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男性、肿瘤直径>1 cm、多发癌灶、肿瘤位于腺体下极和包膜侵犯是预测PTC 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最佳诊断截点值为6分,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9%、85.3%、78.6%和87.8%,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结论基于独立危险因素的评分系统对PTC患者CLNM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评分≥6分的患者CLNM发生风险较高,应积极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武元元 王军 毛爱红 范向达 张建伟 段颖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评分系统 甲状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形成与预后指数关系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与预后指数及甲状腺癌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64例甲状腺癌组织标本的VEGF、VEGF-C、CD34表达,按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的甲状腺癌预后指数计算法计算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指数。结果随着VEGF及VEGF-C表达的增高,MVD显著增高。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VEGF-C、MVD与预后指数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VEGF、VEGF-C的表达水平反映甲状腺癌组织中微血管的形成情况,用做甲状腺癌的预后辅助指标。 田尤新 张建伟关键词:甲状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免疫组织化学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在非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2012年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在非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资料完整的3例非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患者资料,观察移植术后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的变化。结果:移植术后3例患者的甲状旁腺素均在4周内恢复正常,并停服钙剂和维生素D。结论:甲状旁腺自体移植不仅可以用于甲状腺全切,在颈部广泛性手术中可以减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 张建伟 王小龙 王军关键词:甲状旁腺 手术 颈部神经鞘瘤8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005年 杜延泽 张建伟 朱华年关键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