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
- 作品数:6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华北地区降水的准周期信号及其阶段性变化特征被引量:12
- 2005年
- 应用奇异谱(SSA)方法分析了华北地区降水的准周期信号及其阶段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月降水序列的年际振荡信号较强,占总方差的44.7%,显著振荡周期分别有17个月(准1~2 a)、30个月(准2~3 a)、60个月(准5 a)和11个月(准1 a),不同分区降水的准周期振荡信号各有差异.各种准周期振荡随时间的长期演变亦很明显且各不相同.奇异交叉谱(SCSA)诊断表明,华北地区降水的年际振荡与Nino区海温的准周期信号存在着显著的耦合关系,且这种耦合关系随时间是变化的,表现出耦合振荡强度的阶段性变化和耦合位相随时间的改变.各分区降水与不同Nino区海温的显著耦合周期信号及其随时间的长期演变各具特色,体现了华北地区降水对Nino区海温异常响应的复杂性.
- 建军余锦华荣艳淑
- 华北地区降水的准周期信号及其阶段性变化特征
- 应用奇异谱(SSA)方法分析了华北地区降水的准周期信号及其阶段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地区月降水序列的年际振荡信号较强,占总方差的44.7%,显著振荡周期分别有17个月(准1~2a)、30个月(准2~3a)、60个月(...
- 余锦华建军荣艳淑
- 近30年青藏高原年平均0cm地温的分布和变化特征被引量:30
- 2006年
- 选取青藏高原40个测站1970~2002年各月平均0cm地温资料,通过EOF、二阶多项式函数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年平均0cm地温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年平均0cm地温EOF展开的第一特征向量反映了高原地温分布的一致性,而第二、三特征向量分别揭示了高原地温分布受到各种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和海拔高度制约的事实。高原地温空间异常可分为4个气候区,即东北部、南部、主体和西部。高原地温各分区代表站的二阶多项式反映出近30年高原东北部地温呈降温趋势;南部呈增温趋势;高原主体和西部具有高—低—高的抛物线型变化趋势。高原地温各分区皆有3a和准7a的振荡周期。
- 建军余锦华达琼
- 关键词:青藏高原
- 华北汛期降水与青藏高原地表温度的相关分析探讨被引量:5
- 2006年
- 利用1980~2002年青藏高原月平均地表温度、1957~2002年我国华北地区104站月降水,分析了青藏高原地表温度与华北以及各分区汛期(7、8月)降水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5月地表温度与华北地区汛期降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高相关区域位于高原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华北地区汛期降水偏少年,青藏高原5月地温以负距平为主;降水偏多年,青藏高原5月地温为大范围的正距平,距平中心也位于高原的东北和西南部。SVD的分析表明,青藏高原5月地表温度和华北地区汛期降水的第一典型场表现出一致的变化特点,前者的分布型态与华北地区干旱或洪涝对应的合成分布以及相关系数场相似,高值区域分别位于高原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后者的高值区域,位于华北中部和东部地区。华北不同区域汛期降水与青藏高原地表温度的相关有明显的差异,华北中部和东部与5月高原地温的正相关最显著,其它地区与上年10~12月地温的负相关最显著,同时,影响各分区夏季降水的高原地温关键区也有所不同。
- 余锦华建军
- 台风活动对华北汛期降水影响的研究
-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气旋活动特点的研究是当今国际台风界的研究热点。热带气旋降水是台风活动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以华北四省两市一个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57-2002年华北汛期总降水量、华北汛期台风降水量、影响华北台风频...
- 建军
- 关键词:台风活动热带气旋太平洋海温
- 登陆我国台风与华北夏季降水的相关被引量:29
- 2006年
- 利用1957—2002年华北104站月降水量、登陆我国台风频数、海平面气压场、850 hPa流场、500 hPa高度场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降水与登陆我国台风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中部和东部夏季降水量与登陆我国台风频数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中心在华北中部的河北饶阳和保定一带。在登陆台风特多年,华北中、东部夏季降水增加(偏涝),南部降水减少(偏旱);登陆台风特少年则相反。逐月分析发现,8月登陆我国台风频数与华北地区同期降水量相关最好,而且显著的正相关仍然位于华北中部和东部。多(少)登陆台风活动年无论是海平面气压距平场、850 hPa流场距平、500 hPa高度距平场还是冷空气异常,其特征均与华北中、东部夏季降水偏多(少)年相似。
- 建军余锦华
- 关键词:登陆台风华北夏季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