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玉国

作品数:219 被引量:375H指数:8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专利
  • 8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自动化与计算...
  • 41篇机械工程
  • 32篇电子电信
  • 18篇文化科学
  • 14篇理学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电气工程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8篇压电
  • 30篇电机
  • 25篇并联
  • 24篇传感
  • 21篇感器
  • 21篇传感器
  • 19篇尺蠖
  • 18篇平动
  • 16篇执行器
  • 15篇粘滑
  • 14篇大行程
  • 14篇输出位移
  • 12篇压电驱动
  • 12篇柔顺
  • 12篇四自由度
  • 11篇直线电机
  • 11篇前馈
  • 11篇位移传感器
  • 10篇底座
  • 8篇定子

机构

  • 199篇宁波大学
  • 24篇大连理工大学
  • 10篇浙江大学
  • 9篇信息技术有限...
  • 4篇宁波高等专科...
  • 2篇大连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工商职业...
  • 2篇宁波中大力德...
  • 1篇东北大学
  • 1篇鞍山师范学院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浙江工业职业...
  • 1篇中国科学院宁...

作者

  • 219篇崔玉国
  • 66篇娄军强
  • 52篇马剑强
  • 41篇李锦棒
  • 18篇董维杰
  • 17篇李国平
  • 13篇孙宝元
  • 13篇郑军辉
  • 12篇杨志欣
  • 9篇任志胜
  • 9篇于爱兵
  • 6篇薛飞
  • 6篇程晓民
  • 6篇魏燕定
  • 6篇李勇
  • 6篇淳华
  • 5篇梁冬泰
  • 4篇刘洋
  • 4篇郑绍雍
  • 4篇方凡

传媒

  • 22篇压电与声光
  • 6篇光学精密工程
  • 5篇机械工程学报
  • 5篇仪器仪表学报
  • 5篇振动与冲击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宁波大学学报...
  • 3篇机械设计与研...
  • 3篇机器人
  • 2篇中国机械工程
  • 2篇机械制造
  • 2篇机床与液压
  • 2篇纳米技术与精...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师
  • 1篇制造技术与机...
  • 1篇轴承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光子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6篇2024
  • 16篇2023
  • 25篇2022
  • 20篇2021
  • 28篇2020
  • 31篇2019
  • 22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2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自感知钳指位移与夹持力的4自由度压电微夹钳的研究
微夹钳是MEMS(微机电系统)中实现微零件装配、生物医学工程中实现细胞微操作的关键微执行器之一.现有微夹钳仅能产生夹持方向的动作(每个钳指仅有1个自由度,整个夹钳仅有2个自由度),欲产生其他动作,则必须通过增加相应执行机...
崔玉国
两转动一平动大行程无耦合并联压电微动平台
本发明公开了两转动一平动大行程无耦合并联压电微动平台,包括用作承载物体的动台面,以及间隙设于动台面下方的底座,底座设有呈正三角分布且垂直动台面作独立伸缩运动的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三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
崔玉国惠相君李锦棒杨依领汪家乐孙靖康
一种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轴承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采集电机定子绕组的原始电流信号S;对采集的电机原始定子电流信号S,进行基于遗传算法的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VMD,得到k个分量信号IMF;对k...
张成波崔玉国刘凯李锦棒
快速大面积测量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速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011年
构建了一种可快速大面积测量光栅表面微结构的原子力显微镜(AFM)系统,研究了不同扫描模式下扫描速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分别测量了微悬臂探针在恒高模式与恒力模式下的频谱,获得了这两种模式下微悬臂探针的有效带宽。基于恒高模式与恒力模式,在不同扫描速度下分别测量了光栅微结构表面上的一条直线与一个圆周,进而分析了扫描速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基于该AFM系统,采用恒高模式下不失真扫描速度对光栅微结构表面进行了快速、大面积三维形貌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光栅微结构表面上直径为4.0mm的圆形区域所用时间仅为40s。当扫描速度不超过微悬臂探针有效带宽所对应的速度时,所构建的AFM系统可无失真地实现微结构表面的快速、大面积测量。
崔玉国何高法荒井義和高伟
三自由度并联压电粘滑运动平台
2025年
针对细胞穿刺、显微操作以及微装配任务中对宏行程、高精度、大负载和多自由度的性能要求,利用压电柔顺机构设计了三自由度并联粘滑驱动平台。将压电纤维片粘贴至拱形驱动机构,构成驱动单元并结合粘滑致动,实现并联平台的大范围高精度运动。柱形支撑增强了平台承载能力,万向轴承减小了移动平台的非驱动摩擦,提高整体运动性能。通过有限元法建立拱形柔顺驱动单元的静力学模型,并对输出位移和固有频率进行仿真分析。最后,搭建实验测试系统验证平台性能。实验表明,在步进模式下,压电粘滑平台沿X,Y向平动的最大单步位移可达294.7μm和304.5μm,绕Z轴转动的最大单步转角为9.96 mrad,最大垂直负载为110 N;在扫描模式下,平动和转动的位移分辨率分别为6 nm和0.28μrad。因此,所设计的并联压电粘滑平台满足精密微操作任务所需的性能要求。
孟令伟杨依领吴高华崔玉国魏燕定
关键词:压电驱动柔顺机构三自由度
一种自定心式压电尺蠖直线电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定心式压电尺蠖直线电机,包括输出轴,输出轴套设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钳位单元和第二钳位单元,第一钳位单元和第二钳位单元分别钳位于输出轴;驱动单元包括沿着输出轴轴向设置的第五刚性部和第六刚...
崔玉国张志豪李锦棒汪家乐孙靖康
一种全位移放大式压电尺蠖直线平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位移放大式压电尺蠖直线平台,其定平台设有滑道,滑道内设有动子,动子包括沿滑道长度方向间隙设置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第一框体固设于动台面,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分别连有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
崔玉国刘尔春马剑强娄军强张志豪惠相君周鹏飞
基于拓扑优化方法的柔性结构微动平台的研究
崔玉国秦焜于爱兵王钢明俞国强淳华王路伟李勇
柔性结构微动平台是一种行程小、精度高和分辨率高、通过部分或全部具有柔性的构件的弹性变形来产生位移、传递力的微位移机构.它可应用于各种微纳米定位系统中,如在精密与超精密机械加工中,用作微进给或误差精密补偿机构,实现刀具的微...
关键词:
关键词:微位移机构
压电自感知微夹钳被引量:7
2015年
研制了不需要外部附加微位移与微力传感器、采用自感知方法来获取压电微夹钳的钳指位移与夹持力的压电自感知微夹钳。根据压电陶瓷晶片在驱动电压与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会在其表面产生电荷的思想,提出了基于积分电荷的钳指位移与夹持力的自感知方法;基于Jan G.Smits的压电悬臂梁弯曲变形理论,给出了钳指位移与夹持力的自感知表达式,即用钳指上压电陶瓷晶片表面的电荷来表达钳指位移与夹持力。设计了获取晶片表面电荷的积分电路,给出了其平衡条件为晶片电容与其绝缘电阻之积同积分电容与反馈电阻之积相等。自感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修正后在31.59μm最大钳指位移范围内的自感知位移最大偏差为0.78μm;在35.91mN最大钳指夹持力范围内的自感知夹持力的最大偏差为0.24mN。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自感知方法是有效的。
崔玉国郑军辉马剑强蔡成波
卧式加工中心早期故障间隔时间分布模型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运用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方法 ,对卧式加工中心早期故障间隔时间进行研究 ,找出早期故障间隔时间分布模型 ,求出卧式加工中心早期故障间隔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函数及故障函数。卧式加工中心在早期故障期时 ,故障率曲线为递减型 。
程晓民梁方楚崔玉国
关键词:卧式加工中心分布函数密度函数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