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建新

作品数:35 被引量:167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抑素
  • 9篇细胞
  • 7篇蛋白
  • 7篇抗体
  • 5篇血清
  • 5篇肿瘤
  • 4篇血清内皮抑素
  • 4篇真核
  • 4篇细胞生长
  • 4篇细胞生长因子
  • 4篇纤维细胞
  • 4篇纤维细胞生长...
  • 4篇内皮
  • 4篇内皮抑素
  • 4篇抗环瓜氨酸肽
  • 4篇抗环瓜氨酸肽...
  • 4篇类风湿
  • 4篇类风湿关节炎
  • 4篇环瓜氨酸肽
  • 4篇碱性成纤维

机构

  • 24篇安徽省立医院
  • 11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5篇孔建新
  • 16篇罗以勤
  • 15篇濮跃晨
  • 15篇马筱玲
  • 13篇赵亮
  • 13篇姚丽娟
  • 5篇董行
  • 4篇聂江玲
  • 4篇潘健
  • 4篇吴庆
  • 3篇卜国平
  • 3篇王保龙
  • 2篇储新民
  • 2篇丁邦胜
  • 2篇李洁
  • 2篇郑辉
  • 2篇张宏
  • 2篇孙安源
  • 2篇张林杰
  • 2篇林斌

传媒

  • 9篇临床输血与检...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安徽医学
  • 2篇上海医学检验...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应用T-SPOT·TB检测临床确诊的106例结核患者和24例健康体检者,与抗酸染色(AFB)、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结核抗体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T-SPOT.TB敏感性为93.4%,特异性为95.8%。AFB、PPD、结核抗体敏感性分别为36.8%、57.5%、39.6%,特异性分别为100.0%、83.3%、91.7%。T-SPOT.TB敏感性与三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异性与三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酶联免疫斑点T-SPOT.TB实验检测结核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是快速诊断结核感染的有效手段。
储新民孔建新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胸腺瘤相关抗体对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早期诊断的初步探讨
1995年
胸腺瘤相关抗体对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早期诊断的初步探讨潘理纯,周先潮,牛娟,孔建新,包秀芳,卜国平应用间接血凝法,检测2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胸腺瘤相关抗体CAEab结果阳性5例;其中胸腺瘤4例,胸腺囊肿1例。本法对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诊断准确率...
潘理纯周先潮牛娟孔建新包秀芳卜国平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并发症胸腺肿瘤相关抗体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提高常见肿瘤检出率的意义,评价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12系统检测545例常见肿瘤病人和102例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标本中12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分析其灵敏度、特异性,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C12系统对常见肿瘤的单指标检测的阳性率为3.4%~71.0%,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51.4%~80.6%,灵敏度为65.3%,特异性为95.1%。C12检测对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检出率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C12系统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是有意义的,且多个指标间可相互协同,可提高检测率及准确度,并对肿瘤来源的判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郑辉吴赟孔建新马筱玲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
孕妇人群HBV流行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分析合肥地区孕妇人群中HBV的流行状况.方法在产前常规检查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HBV标志物.应用Epi Info 6.04建立数据库,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4年共检测3 415例孕妇,HBsAg携带率3.34%(114/3 415),城镇孕妇HBsAg携带率(2.91%)显著低于农村孕妇(5.62%)(P<0.01);不同年龄组孕妇HBsAg携带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合肥地区孕妇HBsAg携带率较低,对孕妇进行HBV筛查有利于预防HBV母婴传播的发生.
盛敏玲孔建新卜国平潘健高婷赵卫东沈国栋
关键词:流行病学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生化指标评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Ι(cTnI)、B型钠尿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集32例T2DM合并AMI(T2DM)患者、40例非DM的AMI(NDM)患者血样本,比较cTnI、BNP和hsCRP水平的变化,并对累及梗死部位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的BNP和hsCRP水平高于N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cTnI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测定值;冠状动脉造影提示T2DM组冠脉多部位病变发生率高(P<0.05)。结论 cTnI、BNP和hsCRP联合检测对T2DM合并AMI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濮跃晨姚丽娟罗以勤孔建新
关键词: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
三日疟1例报告被引量:5
2011年
随着我国疟疾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疟疾发病和流行程度越来越低,三日疟原虫少见。笔者在门诊病人的疟原虫检验中发现了1例三日疟病例,经住院治疗已痊愈,现报告如下。
曾令军丁邦胜吴庆林斌孔建新马筱玲
关键词:疟疾三日疟
取静脉血和末梢血行血常规检查比较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就血细胞分析仪法用静脉血和手工法取末梢血做血常规中WBC、RBC和plt计数进行比较。结果说明:应用血细胞分析仪使用静脉血结果准确,便于复查,重复性、稳定性均优于末梢血。现报告如下。
孔建新李洁吴庆
关键词:血液常规检验静脉血末梢血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快速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175例HF(NYHA Ⅲ、Ⅳ)患者和59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BNP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并对31例NYHA~级的患者于住院治疗5~10天重复测定,探讨B型脑钠肽在评价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和近期愈后中的价值。结果HF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YHA级心功能时血浆BNP明显训于对照组(P<0.01),且Ⅰ、 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依次递增(P<0.01)。HF在控制后明显低于HF在控制前(P<0.01)。其中好转出院的31例NYHA心功能~级的患者治疗后BNP平均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级(312.3±215.7pg/ml和661.5±326.4pg/ml,P<0.01)、级564.8±314.5pg/ml和1169.6±565.1pg/ml,P<0.01)。结论血BNP浓度在心功能不全患者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加重,血液BNP浓度增加。血浆BNP的浓度变化对HF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孔建新赵亮罗以勤姚丽娟潘健濮跃晨
关键词:心力衰竭B型尿钠肽免疫荧光法
重组人肿瘤抑素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构建重组人肿瘤抑素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的稳定表达。方法以人胚肾293细胞为材料,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合成人tumstatinc DNA,将该cDNA克隆到pGEM-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GEM-T/tumstatin。以pGEM-T/tumstatin为模板扩增含Ⅳ型胶原信号肽sig基因的sig-tumstatin基因片段,sig-tumstatin片段经酶切后,插入经同样酶切的pIRESneo3质粒,利用克隆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以及序列测定对获得的sig-tum-statin基因片段及重组载体进行验证。将重组sig-tumstatin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CHO-K1对其表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所获得的sig-tumstatin片段(822bp)序列与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酶切鉴定的结果表明含重组人肿瘤抑素的pIRESneo3/sig-tumstatin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重组pIRESneo3/sig-tumstatin的CHO-K1分泌表达了重组人tum-statin。另外,从生长曲线结果来看,转染了pIRESneo3/sig-tumstatin真核表达载体和空载体的CHO-K1比未转染的CHO-K1细胞的生长速度要慢一些。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重组人tumstatin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能稳定表达tumstatin的CHO-K1,为开展下一步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赵亮罗以勤孔建新聂江玲姚丽娟董行濮跃晨马筱玲
关键词:真核细胞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与临床观察分析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B型钠尿肽(BN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为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快速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对29例AMI患者治疗前后和29名正常对照者血浆中BNP水平进行检测,通过血凝仪进行D-D、Fib测定,D-D采用免疫比浊法,Fib采用凝固法。结果AMI患者血浆中BNP、D-D、Fib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ib:P<0.05,D-D:P<0.05,BNP:P<0.01),正常对照组与AMI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ib:P<0.01,D-D:P<0.01,BNP:P<0.01),BNP与D-D在AMI治疗前水平呈正相关(r=0.825),治疗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r=0.507),AMI经溶栓和相应的支持治疗后Fib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而BNP、D-D水平虽然下降明显,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BNP:P<0.01,D-D:P<0.01)。结论AMI患者血浆中BNP、D-D、Fib水平的变化说明其参与了AMI的发生、发展,特别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或)破裂及血栓形成。因此BNP、D-D、Fib等3项指标的观察分析对AMI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赵亮罗以勤孔建新濮跃晨马筱玲
关键词:B型钠尿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心肌梗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