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健

作品数:52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1篇儿童
  • 20篇淋巴
  • 17篇细胞
  • 11篇白血
  • 11篇白血病
  • 9篇淋巴细胞
  • 8篇淋巴瘤
  • 8篇淋巴细胞白血...
  • 8篇急性
  • 7篇文献复习
  • 7篇基因
  • 7篇急性淋巴细胞
  • 7篇急性淋巴细胞...
  • 7篇急性淋巴细胞...
  • 7篇复习
  • 6篇治疗儿童
  • 4篇综合征
  • 4篇免疫
  • 4篇患儿
  • 4篇甲氨蝶呤

机构

  • 52篇青岛大学
  • 3篇济南军区青岛...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作者

  • 52篇姜健
  • 27篇孙立荣
  • 14篇杨静
  • 12篇仲任
  • 10篇卢愿
  • 10篇王玲珍
  • 10篇孙妍
  • 8篇徐慧娟
  • 7篇赵艳霞
  • 5篇张秋业
  • 5篇李学荣
  • 4篇泥永安
  • 3篇王艺霖
  • 3篇宋学文
  • 3篇王艳萍
  • 2篇刘燕
  • 2篇袁晓军
  • 2篇姜红
  • 2篇宋爱琴
  • 2篇谢冬

传媒

  • 7篇精准医学杂志
  • 6篇临床医学进展
  • 5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新生儿科...
  • 1篇护理学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0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CMC-ALL-2005方案治疗儿童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005(SCMC-ALL-2005)治疗方案治疗儿童B细胞型ALL的疗效。方法按照SCMC-ALL-2005方案,5家医院对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新发B细胞型ALL患儿进行诊断、治疗和随访。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B细胞型ALL患儿601例,539例(89.68%)随访至2011年9月30日。601例患儿中,低危284例、中危231例、高危86例,均按照诊疗建议治疗。诱导期间缓解率为98.84%(7例未缓解),第一次事件发生时的中位时间为35个月(2.94年),至随访终止日的539例随访病例中共完成治疗403例(74.77%);低危组完成治疗223例(86.43%),中危组150例(73.17%),高危组30例(39.47%),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患儿随访3年的总生存率为(83.3±1.8)%,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79.2±1.9)%;随访5年总生存率为(79.5±3.3)%,5年EFS率为(70.9±3.7)%。低、中、高危三组间3年及5年EF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CMC-ALL-2005方案治疗儿童B细胞型ALL的疗效比较满意,多中心协作有助于儿童白血病的规范化治疗。
徐慧娟姜健仲任李学荣卢愿汤静燕蒋慧袁晓军王宁玲孙立荣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型儿童
PICALM-MLLT10融合基因阳性伴多基因突变儿童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例
2024年
患儿,男,12岁。因"发现皮肤出血点7 d,双下肢水肿3 d"于2023年5月5日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出血点,以腹部为主,伴全身乏力,无发热、牙龈出血、全身疼痛、视物模糊、全身水肿,未予特殊处理;3 d前出现双下肢水肿,伴全身多处皮肤瘀斑及阴囊肿胀,完善血常规:WBC 68.39×10^(9)/L、ANC 9.64×10^(9)/L、RBC 4.01×10^(12)/L、HGB 126 g/L、PLT 117×10^(9)/L。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查体:身高138 cm,体重46 kg,体温36.5℃,心率88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14/73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欠佳,全身多发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未及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脏肋下6 cm、剑突下7 cm,脾脏肋下5 cm,均质韧,无触痛,双下肢及足背部凹陷性水肿。
孙妍姜健孙立荣闫飞宇王玲珍
关键词:皮肤出血点全身水肿皮肤瘀斑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患儿免疫功能变化
目的 检测急性及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变化,探讨相关因素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及单向琼脂扩散法分别检测40例急性ITP、20例慢性ITP和20例正常对照组...
杨静姜健孙立荣
以贫血为首发的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2021年
目的研究分析我院1例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children Takayasu′s arteritis,c-TA)病例,旨在对c-TA的诊疗提供一定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例c-TA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患儿,女,8岁,因乏力就诊,血常规显示中度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高。抗感染及补铁治疗效果欠佳,最终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明确诊断为c-TA。给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患儿贫血纠正;后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加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随访患儿无乏力、腹痛、发热等表现,血沉及CRP正常,血管超声好转。结论以贫血为首发症状的c-TA患儿,往往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早期不易识别,容易漏诊。对以贫血就诊的患儿,常规治疗后未改善者应注意c-TA的发生。
褚红艳宋学文杨静王艺霖张秋业姜健
关键词:儿童贫血多发性大动脉炎
23例儿童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儿科2001年5年至2013年8月收治的23例经病理确诊的儿童青少年H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
李学荣王萌萌姜健仲任卢愿宋爱琴孙立荣
关键词:病理特征预后因素
文献传递
EBER检测在儿童淋巴结活检中的意义
2020年
目的:儿童淋巴结肿大在临床中很常见,病因很多,通过临床详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病理检查,能够确诊。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 EBV)感染是引起儿童期淋巴结肿大的重要原因,EBER检测是确定EBV感染的金标准,探讨其在儿童淋巴结活检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伴有浅表淋巴肿大的行淋巴结活检术的患者60例,病理标本全部行EBER检测,对其临床、实验室资料、病理、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淋巴结肿大患儿,19例行淋巴结切除活检,39例行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占22例(36.7%),肿瘤性疾病占15例(25%),EBV感染和传染性单核细胞细胞增多症占11例(18.3%),其余诊断占12例(20%)。所有患者行组织病理检查,其中EBER检测阳性的14例,在传染性单核细胞疾病中占比例最高(100%)。中位随访37个月,EBER阳性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明显短于EBER阴性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EBV感染是导致小儿浅表淋巴结肿大的重要病因,EBER阳性患者更能更容易出现疾病复发,需要动态长期随访。
褚红艳姜健王丹旗孙立荣
关键词:淋巴结肿大EB病毒EBER
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2型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2型(XLP-2)患者的临床特点、基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XLP-2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儿,男,3岁,高热起病,伴淋巴结、肝脾肿大,检查示患儿存在EB病毒(EBV)感染及NK细胞活性减低,XIAP基因c.1141C>T(p.R381X),确诊为XLP-2,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控制,家属拒绝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结论XLP-2是一种罕见X连锁原发性免疫缺陷,常表现为EBV驱动的噬血细胞综合征(HLH),XIAP基因检测为确诊方法,HSCT为目前唯一治愈性方法。
郝俊楠王志姜健泥永安谢冬孙立荣
关键词: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治疗学
儿童滤泡性淋巴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儿童型滤泡性淋巴瘤(pediatric follicular lymphoma,PFL)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PFL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1例PFL进行临床表现分析、对其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
姜健仲任孙立荣
关键词:淋巴瘤滤泡性儿童
健康干预对防治手足口病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了解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的知晓程度,探讨健康干预对防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1000名患儿家长,调查其预防手足口病知识,并对家长态度及行为进行干预,评价健康教育后的效果。结果健康干预前后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干预前后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各种防控措施的掌握和执行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幼儿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能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有积极意义。
宋学文姜健
关键词: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干预
褪黑素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大鼠NLRP3及相关炎性因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新生大鼠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36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EC组及褪黑素组,每组12只。对照组与母鼠同笼,自由摄食,每日腹腔注射含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360μl/kg)及1%无水乙醇的生理盐水10 ml/kg。NEC组采用配方奶喂养+缺氧+冷刺激的方法诱导NEC,每日腹腔注射PBS(360μl/kg)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30 mg/kg);褪黑素组采用同样方法诱导NEC发生,每日腹腔注射褪黑素15 mg/kg及LPS 30 mg/kg。所有大鼠生后第7天处死,取回盲部肠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电镜观察细胞内超微结构,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8、IL-1β、IL-6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1,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HE染色显示NEC组大鼠肠壁绒毛损伤程度较重,大部分绒毛中部、根部断裂,部分隐窝无法识别、可见透壁坏死。褪黑素组肠壁绒毛损伤情况较NEC组轻。(2)对照组、NEC组及褪黑素组大鼠肠组织细胞凋亡数目分别为(13.6±1.1)、(95.0±9.2)、(37.2±6.5)个,NEC组高于对照组和褪黑素组(P<0.05),褪黑素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电镜下显示NEC组线粒体肿胀,脊结构排列紊乱,并出现部分脆性裂解现象;褪黑素组线粒体损伤情况较NEC组轻。(4)NEC组IL-18、IL-1β、IL-6表达水平最高,分别为(2.13±0.22)、(0.89±0.06)、(0.45±0.02)pg/ml;其次为褪黑素组,分别为(0.76±0.05)、(0.32±0.03)、(0.23±0.02)pg/ml;最低为对照组,分别为(0.55±0.08)、(0.27±0.04)、(0.17±0.03)pg/ml,NEC组高于对照组和褪黑素组(P<0.05),褪黑素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NEC组NLRP3及caspase-
赵铭姜红秦苗孙梦雅张璐璐姜健刘燕
关键词:褪黑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