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凤

作品数:79 被引量:411H指数:10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合肥市科研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耐药
  • 11篇预后
  • 9篇碳青霉烯
  • 9篇青霉烯
  • 9篇耐药性
  • 8篇血管
  • 7篇脓毒
  • 7篇耐药菌
  • 7篇克雷伯菌
  • 6篇休克
  • 6篇衰竭
  • 6篇碳青霉烯酶
  • 6篇脓毒症
  • 6篇器官
  • 6篇细菌
  • 6篇多重耐药
  • 6篇多重耐药菌
  • 5篇多器官功能
  • 5篇心脏
  • 5篇血压

机构

  • 3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5篇安徽医科大学
  • 20篇南昌大学第二...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安徽省卫生防...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江西省人民医...
  • 2篇宁波开发区中...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昌市第九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江西省胸科医...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解放军105...
  • 1篇华侨医院
  • 1篇安徽省卫生厅...

作者

  • 78篇俞凤
  • 19篇胡龙华
  • 19篇钟桥石
  • 19篇陈艳慧
  • 17篇杭亚平
  • 11篇张泓
  • 11篇丁慧
  • 10篇胡晓彦
  • 10篇张楠
  • 8篇王楼生
  • 8篇张黎明
  • 5篇秦克秀
  • 5篇王小中
  • 4篇章白苓
  • 4篇孙玉东
  • 4篇梁培培
  • 3篇管军
  • 3篇杨兴易
  • 3篇赵良
  • 3篇许永华

传媒

  • 9篇中国急救医学
  • 7篇安徽医药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国抗生素杂...
  • 3篇安徽医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实验与检验医...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11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发肾功能不全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伴发肾功能不全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一综合性ICU中 6 0例MODS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比较了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 (sequentialorganfailureassessment,SOFA)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  6 0例MODS患者中发生肾功能不全 4 5例 (75 % ) ,未发生肾功能不全 15例 (2 5 % ) ,二组比较病死率无差异 ,但发生肾功能不全组器官衰竭个数、最大SOFA评分明显高于未发生肾功能不全组 (P <0 0 1)。在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存活组与死亡组临床特征比较显示 ,两组在少尿、休克的存在、行机械通气治疗、器官衰竭的个数、入院后肾功能不全出现的时间、入院肾SOFA评分、肾最大SOFA评分及总最大SOFA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5 )。少尿组与非少尿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显示少尿组患者病死率、器官衰谒个数、总最大SOAF评分、肾最大SOFA评分明显高于非少尿组 (P <0 0 1)。结论 在MODS中肾脏损害较普遍。伴发肾功能不全的MODS患者中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少尿、休克的存在、行机械通气治疗、器官衰竭的个数、迟发的肾功能衰竭。SOAF评分对估计MODS患者的病情及预测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俞凤赵良管军许永华杨兴易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预后
当前我国自杀高危人群的分布及其社会原因
1992年
自杀是人生的自我毁灭行为。在"社会相关性疾病"中,自杀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据推测,全世界每年自杀已遂者约37万,未遂为740万,而企图自杀者高达3700万。自杀对人数构成的极大威胁迫使医学界和社会学界一次次召开有关国际会议,就自杀的分布。
王楼生俞凤
关键词:自杀者相关性疾病自我毁灭自杀意念口服农药
浅谈针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2021年
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针灸治疗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围绕收治的3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展开调查研究,按照不同时期把患者分为甲组(急性期,120例)、乙组(恢复期,120例)、丙组(后遗症期,120例)。比较三组针灸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甲组明显优于乙组与丙组、乙组显著优于丙组(P<0.05)。结论:分析急性脑梗死针灸治疗开展时期可知,治疗措施实施时间越早,患者各项功能改善效果也为理想。
刘诗洋俞凤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针灸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基于Truvent虚拟呼吸机软件的机械通气情景模拟培训课程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实践
2024年
目的 探讨基于Truvent虚拟呼吸机软件的机械通气情景模拟培训课程能否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以下简称住培学员)机械通气临床整体解决能力。方法 2022年6月—2023年11月,教学课题组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每2月招募10~12名住培学员,随机分配到模拟培训组和传统培训组,比较基于TruVent虚拟呼吸机软件的机械通气情景模拟教学培训与传统培训模式在教授住培学员机械通气管理能力上的差异。结果 研究期间共101名住培学员参加并完成了培训,模拟培训组为49人,传统培训组为52人,两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专业分布、已完成住培年限、之前轮转ICU经历等及干预前理论考试成绩(76.43±12.04vs74.56±13.1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结束后,两组学员都参加了最终的基于高仿真模拟人+模拟肺复杂临床模拟场景考核,模拟培训组的最终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培训组(85.23±15.22vs62.57±12.24,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结束后,课题组征集了住培学员对机械通气模拟教学的意见和满意度。大多数受调查者表示,模拟教学让机械通气概念更容易掌握。结论 基于Truvent虚拟呼吸机软件的机械通气情景模拟教学培训模式提高了住培学员解决机械通气临床问题的整体能力。
丁振兴俞凤谈媛媛
关键词:机械通气模拟教学
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黄嘌呤氧化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之间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例60例。根据患者最终预后将病例分为存活组28例及死亡组32例;另外选取同时期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病例血清XO及SOD水平。分析各组之间血清XO及SOD水平变化与百草枯中毒预后之间关系。结果 PQ中毒患者在入院第1天,血清XO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血清SO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天,血清XO水平及SOD水平较对照组仍持续显著改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Q中毒患者在中毒第1天,存活组和死亡组较对照组血清XO及SOD水平变化明显,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第3天,PQ中毒患者存活组血清XO水平及血清SOD水平较对照组水平变化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死亡组血清XO水平较对照组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中毒患者中各组之间血清XO及SOD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有关XO及SOD的氧化损伤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崔晓悦俞凤
关键词:百草枯肺纤维化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ICU内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预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求导致ICU内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BS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于我院ICU收治的革兰阴性菌BSI患者163例,按28 d内患者的死亡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分析影响革兰阴性菌BSI患者28 d病死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63例革兰阴性菌BSI患者中,生存组82例(50.3%),死亡组81例(49.7%)。具体病原菌分布情况如下:肺炎克雷伯菌52例(31.9%),大肠埃希菌45例(27.6%),鲍曼不动杆菌35例(21.5%),铜绿假单胞菌7例(4.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例(3.7%),洋葱伯克霍尔德菌5例(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组和死亡组中的年龄、住院时间、鲍曼不动杆菌BSI、大肠埃希菌BSI、多重耐药菌、恰当的抗感染治疗、机械通气、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肌酐、尿素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动脉血乳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2,95%CI1.026~1.121,P=0.002)、住院时间(OR=0.923,95%CI0.923~0.985,P=0.004)、多重耐药菌(OR=6.399,95%CI1.203~34.037,P=0.030)、不恰当的抗感染治疗(OR=18.471,95%CI2.827~120.686,P=0.002)、发生感染性休克(OR=5.865,95%CI1.176~29.255,P=0.031)、SOFA评分(OR=1.934,95%CI1.368~2.734,P<0.001)是影响ICU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28 d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发生感染性休克、高SOFA评分、多重耐药菌、不恰当的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为ICU内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成栋张泓丁振兴俞凤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
2016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2016年本单位临床分离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收集本院所有初次分离的菌株,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全自动仪器法检测,E试验法检测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的MIC.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
俞凤胡龙华钟桥石杭亚平丁慧陈艳慧张黎明张楠胡晓彦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药物敏感性试验多重耐药菌
脓毒性休克合并MODS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及预后
2009年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合并MODS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及预后。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入住我院急诊科及ICU的脓毒症患者,对其中56例脓毒性休克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脓毒性休克合并MODS患者死亡率是64.3%,合并DIC占57.2%,脓毒性休克存活与非存活病人相比,器官损害个数和DIC的发生非存活组与存活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休克与DIC发生的时间较非存活组早,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DIC组器官损害个数较非DIC组多,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IC组预后显著较差(P<0.01);早发DIC与迟发DIC临床特征比较,虽入院SOFA评分在早发DIC较迟发DIC更严重(P<0.05),但迟发DIC较早发DIC预后差(P<0.05),早发DIC组较迟发DIC组更易合并急性肾功能损害(P<0.05)。入院时凝血参数比较仅血小板计数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及D-二聚体(D-d)无差异。结论脓毒性休克合并MODS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生的脓毒性休克及早发DIC较迟发者预后较好,早发DIC者更易合并肾功能不全;入院时血小板计数的下降是预示DIC发生的敏感指标。
俞凤秦克秀张泓徐俊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播散性血管内凝血预后
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相关毒力基因在抗菌药物中表达差异的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毒力基因exoS、exoU在抗菌药物中表达的差异性,以期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72株,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采用PCR法检测分离菌株T3SS特异性片段popB和相关毒力基因exoS、exoU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信息,了解毒力基因表达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结果7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4种基因型exoS+/exoU-、exoS-/exoU+、exoS+/exoU+和exoS-/exoU-,分别为56.94%、26.39%、4.17%和12.50%,其中痰液、血液标本中检出率最高的基因型为exoS+/exoU-,分别为57.50%(23/40)和70.00%(7/10)。分析药敏结果显示,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耐药的分离株中携带exoU基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携带exoS基因的耐药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携带exoU基因的总菌株为22株,其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5.45%、45.45%、50.00%、50.00%、40.91%和40.91%;携带exoS基因的总菌株为44株,其对以上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4.55%、6.82%、4.55%、18.18%、11.36%和18.18%。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以exoS+/exoU-基因型为主;铜绿假单胞菌携带exoU基因时,显示出对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更高的耐药性。
方雪瑶胡龙华杭亚平胡晓彦俞凤陈艳慧钟桥石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毒力基因
全身生物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PICCO对照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全身生物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NICaS)与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了解两种监测技术的相关性及一致性,评估全身生物阻抗法NICaS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临床上的可靠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4月1月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符合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并需要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共32例,数据收集64次,每例患者在相同的时间行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全身生物阻抗法NICaS,记录两者的测量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心输出量(CO)、心输出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或TPRI)等参数,并将两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ICaS方法与PICCO方法在同一时间内测量的CO、CI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V、SI、TPRI、SVRI进行对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刻全身生物阻抗法测得的CO与PICCO测得的CO值之间Bland-Altman一致性及Pearson相关性限值为-1.183~1.509 L/min和(r=0.954,P<0.001),说明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NICaS在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方面与PICCO的一致性良好,本身具有简单、无创、便捷等优点,能够有效地监测重症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刘智文俞凤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血流动力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