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明芳
- 作品数:36 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EEG、BEAM、SEP、MEP、CT的临床对比和相关性研究
- 朱榆红高平李燕陈纯严勇保明芳殷梅刘豫霞韩剑虹尹凤琼
- 该课题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61例对发病24小时内首次发病的单侧MCA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入院即、第2、4、7、14、28天进行TCD动态观察,并与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CT、体感诱发电位(SE...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神经电生理
- 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随访研究
- 1996年
- 采用BrunnstromVI级评价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对1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随访评定,随访66例。结果表明,急性期后上肢致残率为66.7%,下肢致残率为54.2%,ADL受损率68.2%(51例);1a后随访运动功能有所恢复,但缺血性卒中较出血性卒中恢复差,ADL能力受损更为严重.结果反映了近似“自然”的功能康复变化,ADL受损不仅与肢体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尚与其它因素有关.
- 谈跃朱榆红保明芳刘予霞
- 关键词:BARTHEL指数评分法康复中风
- 脑电图在心肺复苏患者预后判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预后与脑电图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及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14例因不同原发疾病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并进行了心肺复苏术的患者进行临床指标和脑电图指标的判定,分析脑电图的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4例患者中,1~4周内意识恢复者4例,1周内死亡者5例,评定为临床脑死亡者3例,持续植物状态2例。结论脑电图检查结合临床指标对于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它不仅可以为治疗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且还可以为医疗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 保明芳李佳敏
-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脑死亡持续性植物状态
- 甲钴胺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甲钴胺(弥可保)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72例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常规激素及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给予甲钴胺(日本卫材)0.5mg肌注,隔天一次。对照组35例,给予VitB_(12)0.5mg+VitB_1100mg肌注,每天一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采用面神经功能主观检测评分表进行面神经功能测评,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痊愈率为72.97%好转率为27.03%;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37.14%,好转率为63.86%,x^2=18.685,P=0.000。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钴胺及VitB_(12)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均有良好的效果,但前者疗效优于后者。两组治疗4周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保明芳容伟严勇韩剑红李燕缪薇贾文姬
- 关键词: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甲钴胺
- 脑卒中一年后抑郁及认知功能的随访研究被引量:4
- 1994年
- 采用MMSE评定认知功能,CES一D评定情感状况,对120例脑卒中后一年的患者进行随访评定.随访66例,有41例(62.1%)出现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38例(57.5%)有抑郁症状;随访的脑梗塞病人的MMSE积分减少,CES一D积分增加,多发梗塞的病人易发生抑郁和认知功能障碍,MMSE积分和CES一D积分有高度的相关性。作者指出,一个完整的康复方案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学因素.
- 谈跃朱榆红刘予霞保明芳
- 关键词:中风抑郁心理评定
- 首例超选择颈内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脑梗塞被引量:1
- 1995年
- 首例超选择颈内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脑梗塞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朱榆红,谈跃,李燕,保明芳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阎东,李常茂,袁曙光临床资料付某,男,67岁,于1994年3月23日下午4点在行走中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言语含混,次日到...
- 朱榆红谈跃李燕保明芳阎东李常茂袁曙光
- 关键词:脑栓塞动脉插管颈内动脉溶栓疗法
-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TCD,EEG,BEAM,SEP,MEP,CT的临床对比和相关性研究
- 朱榆红高平李燕陈纯严勇保明芳殷梅
- 该研究采用的前瞻性方法,对61例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病后一月内),并同期EEG、BAEP、SEP、MEP、CT的对比研究。TCD可在缺血性脑卒中24小时...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闭塞血管动脉血流速度颅脑超声
- 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15例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 保明芳
-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经颅多普勒超声指标的动态改变及其评估价值(英文)
- 2005年
- 背景:经颅多普勒超声能无创性检测颅内动脉的血流信号,较为客观的反映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了解血管闭塞及狭窄的程度、部位、范围、侧支循环以及闭塞后再通的情况,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经颅超声多普勒动态观察,与脑电图、脑电图地形图、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等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经颅超声多普勒对缺觑性脑卒中早期评估的价值,观察经颅超声多普勒与脑电图、脑电图地形图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以判断病情指导治疗。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10/2002-03在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23例患者及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者30人为对照组。方法:①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即刻行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于入院后第2,4,7天复查,所有正常对照者均于体检当天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当天行床旁脑电图及脑电图地形图检查。③所有患者于入院后即刻,入院后第3,4,7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高得分45分,最低得分0分,0-1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1-45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主要观察指标:①全部被试对象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②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电图描记、脑电图地形图描记、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结果。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例和30名健康体检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入院当天经颅多普勒超声异常率91.3%,高于脑电图(65.2%)、脑电图地形图(78.3%)及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17.4%)。入院当天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为病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34.92±13.25)cm/s (
- 朱榆红陈纯高平保明芳李燕
- 关键词:脑缺血脑电描记术脑图
- 高压氧、血液光量子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 1999年
- 145 例一侧颈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50 例 ( 对照组、 C 组) , H B O 治疗组39 例, 因3 例在 H B O 治疗中发生毒副作用而中止治疗( H 组) , U B I O 治疗组56 例 ( U 组) . 除 H B O 治疗和 U B I O 治疗外, 患者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Barthel 指数, M M S E, C E S- D 等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定. 结果表明: C 组、 H 组、 U 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 % , 75 % ,946 % ; 显效率分别为30 % , 306 % , 804 % ; U 组明显优于 C 组和 H 组 ( P< 0001) , 认知功能的改善( M M S E 评分) C 组不明显, U 组较治疗前改善 ( P< 005) , H 组最为明显, 优于 C 组( P< 005) , 情感障碍改善情况( C E S- D 评分) 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相一致. A D L 能力的恢复以 U B I O 治疗组最好. 并探讨了两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关系, 治疗作用和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
- 谈跃郭昆华朱榆红保明芳韩剑红
- 关键词:脑缺血高压氧疗法光量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