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艳
- 作品数:56 被引量:135H指数:6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结核分支杆菌Rv2031c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
- 研究结核分支杆菌Rv2031c 基因对小鼠巨噬细胞对RAW264.7 细胞凋亡的影响.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结核分支杆菌Rv2031c 的序列设计引物,以结核分支杆菌国际标准株H37Rv 株灭活的菌液上清液为模版,扩...
- 史梦婷孟露萍包海洋付强史慧君张辉任艳乔军陈创夫
- 小反刍兽疫病毒重组抗原间接ELISA检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血清学检测方法,本研究将PPRV血凝蛋白(H)和核蛋白(N)克隆至pET28a(+)载体进行诱导表达,并将2种蛋白Ni柱纯化后包被ELISA反应板,建立起检测PPRV特异性抗体的间接ELISA法。结果表明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出2种PPRV蛋白,将2种重组蛋白纯化后按照1:1比例混合,制备PPRV鸡尾酒抗原,成功建立了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PPRV间接ELISA法;最后用建立的方法对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和喀什边境地区采集的325份山羊、789份绵羊和132份牛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阴性,提示在我国新疆边境地区反刍动物尚未发生PPRV感染,但需要及时进行免疫接种以建立预防PPRV从国外传入的免疫带。本研究建立的PPRV间接ELISA法为该病毒的检测提供基础,也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 孟庆玲才学鹏倪伟任艳李贞刘佳旭乔军
-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间接ELISA竞争ELISA
- 基于重组蛋白SP41的布鲁氏菌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6
- 2010年
- 对布鲁氏菌黏附素SP41蛋白进行表达、纯化,以表达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布鲁氏菌病绵羊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克隆布鲁氏菌SP41基因,PRC、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构建pET-32a(+)-SP41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表达菌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重组SP41蛋白,纯化表达产物后包被酶标反应板,方阵滴定法进行最佳血清稀释度和最侍抗原浓度的筛选,结果显示重组蛋白SP41最佳抗原包被浓度为0.6mg/L,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50。交叉试验、阻断试验、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利用此方法检测217份绵羊血清样本,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要高于虎红平板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
- 张辉陈创夫乔军王远志曹旭东任艳
- 关键词:布鲁氏菌间接ELISA
- 表达大肠杆菌K88ac-STⅡ的口服沙门氏菌活苗的动物免疫试验
- 为评价我们构建的表达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ac—STⅡ融合基因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重组活菌苗对这两种引起幼畜腹泻的病原的免疫保护效果,本实验通过重组菌的安全性检查、重组菌的动物免疫、抗体检测、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最小致死量...
- 王鹏雁陈创夫张再超毛志福任艳
- 关键词: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免疫试验
- 文献传递
- 结核分支杆菌Rv2031c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
- 研究结核分支杆菌Rv2031c基因对小鼠巨噬细胞对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根据Gen Bank数据库中结核分支杆菌Rv2031c的序列设计引物,以结核分支杆菌国际标准株H37Rv株灭活的菌液上清液为模版,扩增Rv...
- 史梦婷孟露萍包海洋付强史慧君张辉任艳乔军陈创夫
- 文献传递
- 沙门菌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建立沙门菌病原体的一种可目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实现对沙门菌的高效快捷检测。针对沙门菌的invA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设计一套特异性引物,优化LAMP扩增反应体系和条件,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人工污染样品以及临床样品分别进行检测。与传统的细菌分离与鉴定、PCR和real-time PCR方法进行敏感性比较。该方法优化后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内外引物浓度比例为3∶1,dNTPs为2.5μL,MgSO_4为1.5μL,2.5μL甜菜碱(10mol/L),1μL Bst 2.0DNA聚合酶,在62℃恒温条件下反应50min,可以特异性检出沙门菌,而对其他非沙门菌病原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该方法的最低检测线为1.0×10~2 CFU/mL,灵敏度是常规PCR检测方法的1 000倍,与real-time PCR方法的灵敏度基本接近;针对人工污染沙门菌的鱼粉其检测灵敏度为5.0×10~2 CFU/mL;对临床样品的检出率为65.4%,与传统检测方法的检出率一致。本研究建立的LAMP检测沙门菌的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效能高和可视化,为基层监管部门和畜牧兽医工作者对于沙门菌病原的监控和初步筛选提供了技术保障。
- 刘志科张洁杨宁宁徐锦凤徐明国荆明龙吴文星曹旭东任艳石峰陈创夫
- 关键词:沙门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 山羊痘病毒疫苗株RR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2009年
- 用绵羊睾丸细胞培养山羊痘病毒疫苗株G14-STV44-55,提取其基因组为模板,设计还原酶(RR)基因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克隆至pGEM-TEasy载体,蓝白斑筛选,酶切和测序签定,并对目的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获得了RR基因的阳性克隆PGM-RR,DNA片段长度2 669 bp,内存在BglII等4个单一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编码区5′端含有早期转录终止信号TTTTTN(T)T。RR基因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同源性与GENEBANK中发表的9个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分别在97%和99%以上,说明羊痘病毒RR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 李有文魏风陈创夫王远志张辉任艳郭志儒
- 关键词:山羊痘病毒
-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实时定量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以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保守基因5'-非编码区为参考,设计、优化一对特异的荧光定量PCR引物,应用Smart CycleⅡ分析系统,结合Eva Green荧光染料结合原理,建立一种快速、定量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技术。该方法线形范围为101~106copies/μL,相关系数为R2=0.997,扩增效率为E=0.78。灵敏性比常规PCR高102倍。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变异系数低于1%。应用本实验建立的方法检测25份不同地区采集的临床症状疑似BVDV感染的牛粪样品,阳性检出率为72%(18/25),与病毒分离培养和电检观察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重复性好和能定量检测等优点,为实验室快速、准确检测BVDV奠定了基础。
- 任艳陈创夫乔军王鹏雁盛金良王远志张沾李臻
-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实时定量RT-PCR
- 新疆石河子地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新疆石河子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720例确诊为NSCLC患者(包括已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239例)的完整病史资料,分析EGFR基因突变情况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新疆石河子地区NSCLC患者EGFR突变检测率为38.1%。检出EGFR突变113例(47.3%);女性患者突变率(63.6%)高于男性(35.7%),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腺癌患者突变率(52.7%)明显高于非腺癌患者(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9Del突变率为41.6%,21L858R突变率为37.2%;NSCLC患者中19Del突变在女性患者中较男性常见(P=0.001),L858R突变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腺癌中男性19Del突变率(15.5%)低于女性(29.9%)(P=0.013),L858R突变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6)。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NSCLC患者EGFR突变检测率偏低,有待提高;该地区EGFR突变主要见于腺癌,女性患者;突变类型主要为19Del及21L858R,其中女性患者19Del突变比男性多见。
- 魏院锋任艳蒋金芳魏育涛巩平邹泓吕燕敏庞丽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中国荷斯坦奶牛IL-18基因的克隆与真核表达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克隆并表达中国荷斯坦奶牛白介素18(interleukin,IL-18)基因,用牛白介素18基因特异性引物对刀豆蛋白(ConA)刺激后荷斯坦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b)总RNA进行RT-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纯化后克隆入pMD18-T中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将目的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GFP-C1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GFP-IL-18,转染BHK-21细胞,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结果:该基因全长582 bp,编码193个氨基酸,与羊、犬和猪IL-18基因相比,核苷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但与小鼠和鸡IL-18基因相比有明显的种属差异,转染48 h后,可在转染细胞胞浆中检测到黄绿色的荧光,表明已成功克隆了中国荷斯坦奶牛IL-18基因,并实现了该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 乔军孟庆玲陈创夫才学鹏刘佳旭任艳张辉
- 关键词:克隆真核表达中国荷斯坦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