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浩
- 作品数:94 被引量:733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 桩—土—钢、砼结构动力相互作用试验对比研究
- 2024年
- 为了分析不同上部结构-桩-土相互作用规律,分别进行了钢框架结构-桩-土模型和混凝土结构-桩-土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并对试验模型进行了相应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试验采用三维叠层剪切模型箱,土体为均匀粉质黏土,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模型为简化的3层框架结构,桩基为3×3根群桩,桩径为10 cm,桩长为200 cm,输入为人工地震动时程,按时间相似比压缩1/5。振动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几何尺寸的结构试验模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刚度大于钢结构,因此振动频率大于钢结构;相同地震作用下,钢框架结构模型加速度反应明显大于混凝土结构,桩身加速度放大系数前者为后者1.15~1.2倍,上部结构可达2倍,钢框架结构模型反应谱的卓越周期更长。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定性地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合理性。
- 余佳科景立平王展陆新宇齐文浩
- 关键词:钢结构砼结构桩基础振动台试验动力相互作用
- 地震和场地条件对城市破坏的分析及减灾途径被引量:2
- 2021年
- 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对城市的影响,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从地理位置、地震强度和灾害损失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面临的地震风险,在总结城市震害的基础上,归纳了地震对城市的破坏作用和影响,梳理了城市场地条件对城市震害的影响,通过震例分析,对城市地震灾害形成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城市的建设需要选择抗震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并提出7条减灾途径,在规划、加固、风险排查等方面尽可能降低地震对城市造成的影响。
- 赵鑫龙薄景山李琪齐文浩
- 关键词:城市地震灾害地震风险
- 一种共振柱压头的定位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共振柱压头的定位装置,包括架板框,架板框底部设有激振器,激振器上方设有压头主体,压头主体上端设有与架板框相配合的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包括定位环,定位环下端面连接有多个吊绳,吊绳远离定位环一端与压头主体上...
- 齐文浩王一普阳紫琼
-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 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是目前岩土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技术也是当前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可以直接为结构抗震提供有关的设计地震动参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地震工程学家...
- 齐文浩
- 关键词: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程序
- 文献传递
- 地震动反应谱影响因素研究的若干进展被引量:1
- 2007年
- 回顾和总结了地震动反应谱影响因素的研究历史,特别是对场地条件中土层结构、土动力学参数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指出场地条件中土力学、动力学参数严重影响着土层动力反应分析结果。在对相关研究进展评述的同时,拟对今后需开展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 兰景岩薄景山吕悦军齐文浩
- 关键词:土层动力学
- 土–桩基–核岛体系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及数值模拟被引量:19
- 2022年
- 利用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土–桩基–核岛体系动力反应规律,分析了桩身内力分布特征、变形规律和桩身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输入不同幅值的地震动时土层与桩基础结构均出现加速度放大情况,其中远离结构自由场放大系数峰值出现土层表面,桩间土层放大系数峰值出现在土层中部,表明桩基础对土层加速度放大情况有一定影响;桩身在中部出现加速度放大峰值后在靠近承台位置出现减小,表明上部结构对桩身加速度放大分布有显著影响。桩身剪力在桩-承台连接处最大并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弯矩在桩顶部及中上部位置较大。桩-承台连接处、桩中部(约6倍桩径)为桩身薄弱环节,破坏形式为拉伸剪切破坏及弯曲破坏。群桩各桩的破坏顺序为沿振动方向一侧边桩先出现破坏并引起中部角桩破坏,后中桩破坏,另一侧边桩最后破坏。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群桩的可能破坏机制是沿振动方向的边桩由于受桩周土的约束较弱、最先受到地震的作用,更容易先发生破坏,并引起其它位置的桩发生破坏。
- 景立平景立平李嘉瑞孙运轮周中一周中一
- 关键词:核岛振动台试验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 输入界面对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研究输入界面对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影响,在研究我国数百个工程场地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选取了5个有代表性的土层剖面,利用目前工程上广泛应用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计算了这些场地在6种不同强度地震动时程输入下的反应谱特征周期。结果表明,当覆盖土层厚度薄时,特征周期随输入界面剪切波速的增大而减小;当覆盖土层厚度一般时,特征周期随输入界面剪切波速的增大没有一定的规律;当覆盖土层厚度很厚时,特征周期随输入界面剪切波速的增大而增大,特别是输入地震强度较大时,增速较快;改变基岩剪切波速,对特征周期影响很小。
- 王冲贺为民齐文浩莘海亮李忠良
- 关键词:剪切波速
- 四类场地基本周期对比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场地基本周期是工程场地的重要特征参数。筛选了国内235个剪切波速完备的深达工程基岩工程地质钻孔,其中Ⅰ类场地14个,Ⅱ类场地125个,Ⅲ类场地84个,Ⅳ类场地12个,利用可反映土层结构影响的逐层单自由度法计算不同类别场地基本周期,并统计分析了这四类场地的基本周期的分布范围。计算结果表明:(1)四类场地的基本周期均大致呈正态分布,各类场地的平均值差别明显;(2)对于Ⅱ类、Ⅲ类和Ⅳ类场地而言,场地类别相邻的场地基本周期有重叠;(3)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场地类别不同,但基本周期相似的场地地震反应亦基本相同。
- 齐文浩薄景山王竞
- 关键词:统计分析
- 两种表层土剪切波速等效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等效剪切波速是确定场地类别进而得到地表设计地震动参数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等效方法的可靠性对比研究对工程建设的地震安全意义非常。调整典型人造场地、274个实际工程场地计算深度内的剪切波速排列顺序,讨论走时等效剪切波速(vse)以及周期等效剪切波速(vs T)二者对不同土层结构场地的灵敏性;对比采用vse、vs T两种指标对收集整理的200多个场地的场地分类结果,讨论vse、vs T两者在场地分类方面的一致性;放缩各场地模型各土层剪切波速,直至vse达到分类临界值,计算各场地的vs T。结果表明,计算深度内土层结构改变,vs T随之改变,而vse固定不变,即vs T相对于vse更能灵敏的反映土层结构对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利用vse、vs T两个指标对实际工程场地的分类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vs T作为场地类别的划分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vs T的计算结果比vse偏大,当vse达到临界值时,vs T很好的呈现为正态分布,以此得到二者统计意义的转化值。
- 王竞齐文浩薄景山蒋晓涵
- 关键词:等效剪切波速土层结构
- 输入界面对地表加速度峰值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1年
- 为了研究输入界面对地表加速度峰值(Amax)的影响,在研究我国数百个工程场地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选取和构造了若干有代表性的场地剖面,利用目前工程上广泛应用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一维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计算了4类场地在6种不同强度的地震动输入下的Amax。分析了每类场地的输入界面的改变对Amax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般强度(10 Gal、50 Gal和120 Gal)的地震动输入时,Amax随输入界面的改变而变化较小;大强度(250 Gal、300 Gal和400 Gal)地震动输入时,Ⅱ、Ⅲ类场地的Amax随输入界面的改变而变化较大,Ⅰ、Ⅳ类场地的Amax随输入界面的改变而变化较小。
- 王冲薄景山齐文浩李平刘明军王怀刚
- 关键词:地震动输入加速度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