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卫东

作品数:29 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专利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驱油
  • 4篇油气
  • 4篇油田
  • 4篇勘探
  • 3篇地质
  • 3篇润滑
  • 3篇润滑装置
  • 3篇盘根
  • 3篇轴向
  • 3篇微乳液
  • 3篇纳米
  • 3篇活性剂
  • 3篇贯通
  • 3篇光杆
  • 3篇复合驱
  • 3篇采收率
  • 2篇低渗
  • 2篇地震
  • 2篇地震勘探
  • 2篇地震子波

机构

  • 29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国石油
  • 1篇成都创源油气...

作者

  • 29篇陈卫东
  • 11篇耿向飞
  • 7篇丁彬
  • 5篇管保山
  • 5篇王晨
  • 5篇杨波
  • 4篇陈守春
  • 4篇刘长芝
  • 4篇刘卫东
  • 3篇冯青平
  • 3篇李明德
  • 3篇肖兵
  • 3篇宋鹏
  • 3篇蔡家兰
  • 3篇饶德林
  • 3篇冯云亮
  • 3篇赵万君
  • 3篇王海军
  • 3篇朱宜新
  • 3篇柳转阳

传媒

  • 4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油田化学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中外能源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东地区凉高山组湖泊三角洲砂泥互层背景下致密砂岩储层成因机制被引量:5
2023年
川东地区凉高山组湖泊三角洲砂岩致密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明确储层成岩演化与成因机制是致密储层分布预测的关键。针对凉高山组砂岩储层成因机制认识不清的问题,通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物性分析、核磁共振和高压压汞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分析了凉高山组砂岩的岩石学、储集空间、物性及成岩作用特征,综合分析储层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凉高山组砂岩主要为细粒岩屑砂岩,分选磨圆中等,储集空间以残余原生孔隙、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孔隙度范围为0%~8%,渗透率范围主要为(0.001~0.01)×10^(-3)μm^(2),总体为低孔—低渗透致密储层;②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为机械压实作用,保持性成岩作用包括方解石胶结和自生绿泥石,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为溶蚀作用;③高位体系域水下分支河道砂岩是优质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机械压实作用是储层致密化主要原因,绿泥石包膜和早期孔隙方解石保护原生孔隙,长石和早期方解石溶蚀形成次生孔隙,烃源岩演化提供重要有机酸,水下分支河道砂体底部(砂体主体)储层物性优于砂体中上部(砂体边缘)。该认识为凉高山组优质储层分布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余信杨一晓周欢焕罗冰罗龙罗鑫朱宜新陈卫东陈守春刘菲易娟子谭先锋王濡岳罗勋
关键词:致密砂岩储层成因
非常规油藏表面活性剂评价与渗吸采油技术研究
大量的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均已表明,表面活性剂具有显著提高不同类型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潜力。在非常规油藏中,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的机理与固液间相互作用也即固体表面润湿性的转变相关。本文通过对页岩表面接触角的测量和岩心渗吸实验,...
陈卫东耿向飞丁彬姜珂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
萨北油田三元复合驱防垢技术研究被引量:21
2001年
针对三元复合驱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结垢、卡泵现象 ,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及X 射线衍射 ,能谱、扫描电镜、分光光度等方法 ,对三元复合体系驱油过程中的结垢机理 ,垢样的类型与组成 ,结垢的预防等进行了研究 。
陈卫东于会宇倪锡成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油卡泵防垢剂结垢机理
微乳液技术在储层改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微乳液具有超低界面张力、乳化、增溶、分散、起泡、润滑和柔软性等优异性能,在石油行业中被广泛用作储层改造液体体系。综述了微乳液的形成理论、基本组成、制备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课题组自主研发的纳米流体增渗驱油体系,可用于致密油储集层压裂驱油增产、降压增注补充地层能量、驱替与吞吐提高原油采收率等领域,为致密油有效动用与高效开发及持续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撑。
耿向飞丁彬管保山陈卫东王晨
关键词:储层改造微乳液纳米流体
低渗致密油藏微乳液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低渗致密油藏分布区域广、资源潜力大、开发前景广阔,但是其孔喉半径小、渗透率低、连通性差的特征决定了开发难度大、化学驱等技术应用限制多。微乳液作为一种热力学稳定体系,具有超低界面张力、乳化、增溶、润滑等优异性能,可用于低渗...
陈卫东耿向飞管保山刘卫东丁彬石阳王晨孙建峰姜珂
关键词:微乳液性能评价原油流动性
深度域地震合成记录制作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域地震合成记录制作方法及装置,属于油气地震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的深度域反射系数序列r、常速度深度域地震子波w和速度信息v;将常速度深度域地震子波w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常速度深度域地震子...
钟克修冯青平杨江海刘中林陈卫东蔡家兰廖义沙胥良君朱宜新许希辉王欣陈守春陈思锜叶朝阳韩建
结构导向分散剂、片状氢氧化镁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导向分散剂、片状氢氧化镁纳米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该结构导向分散剂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烷基苯磺酸钠放置于反应容器中,加入甲醇作为溶剂;S2:在一定的回流温度下,在一定转速下缓慢滴加甲醛进行反应;S3...
丁彬耿向飞刘卫东张群管保山徐浩徐庆龙雷征东陈卫东
蒸汽吞吐超稠油井放喷管理探索被引量:2
2016年
曙光油田杜813兴隆台南、曙127454兴隆台南区块是典型超稠油区块,受油藏发育差、储层非均质性强、原油物性差等因素影响,油井存在注汽压力高、热量扩散差、加热半径小、地层吸热差等现象,加之现场管理缺少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方法,导致放喷时间长,热能损失大,生产效果差。通过总结分析兴隆台超稠油区块油井放喷特点,对放喷初期、放喷中期及放喷末期的过程管控分析,摸索制定出"一准备、两完善、三严细"放喷井管理对策。实践证明,放喷初期严格控制采液强度可以有效防止地层出砂,降低套管损坏几率;放喷中期严格掌控井下掺油时机及掺油量控制,可以有效避免地层憋压,缩短放喷时间;放喷末期辅助接力泵及工艺流程改造,可以使放喷更彻底,便于现场管理。这些对策有效提高了区块油井生产时率和生产效果,降低了作业成本。
刘如杰李燕敏刘长芝杨波陈卫东苏小虎
关键词:超稠油采液强度过程管控
从泡沫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中取得的认识被引量:28
2001年
通过对泡沫复合驱油试验的效果及动态反映特征的描述和分析 ,对复合体系的发泡能力、发泡效果做了初步评价 ,并探索泡沫复合驱油的注入及采出工艺 ,同时对泡沫驱油效果的影响因素做了深入的分析 。
于会宇万新德刘琴陈卫东
关键词:驱油效果发泡效果矿场试验
一种用于驱油与压裂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驱油与压裂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其作为一种新的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能够有效改变原油的流动性特征,洗油能力强。所述生物表面活性剂可通过辣...
耿向飞丁彬熊春明刘德基祝孝华董景锋孙建峰王晨陈卫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